开国中将廖容标是我军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员,革命战争时期曾长期战斗在齐鲁大地。山东各地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廖容标将军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泰山顶上巧设伏兵捉日寇”就是其中之一。
“忙里偷闲”逛泰山
1938年6月,廖容标任山东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司令员,成为泰山附近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力量。1941年8月,他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旅旅长兼泰山军分区司令员。1942年10月,鬼子再次集结重兵“扫荡”我泰山根据地,为避敌锋芒,廖容标指示部队化整为零,跳到根据地外围。此后,廖容标又带领四旅旅部七八十名指战员,悄悄回到泰山北麓,伺机打击敌人。
一天,鲁中军区敌工部长鲁宝琪来到四旅旅部,与廖容标谈完工作后,顺便说到了泰山:“在我国的五岳名山中,东岳泰山首屈一指。可自从日寇侵占山东省后,这块中外闻名的游览胜地,就成了鬼子、汉奸寻欢作乐的乐园……”
廖容标打趣说:“你是不是想趁我们现在休整之际,到泰山顶‘还愿’去。”鲁宝琪有些莫名其妙,问道:“还愿?还什么愿?”廖容标笑着说:“大家不是平时常嘀咕,泰山好,泰山高,就是他们没见着,净让鬼子、汉奸去胡闹。这回你是不是想上泰山顶去一趟,看个痛快,还掉这份心愿。”
没想到,廖容标和鲁宝琪的一席玩笑话,却被侦察科长刘锡坤听入了耳,真以为他们有兴趣要去逛泰山。他派了几名侦察员,查明泰山顶没有敌人。听到这些情况,廖容标高兴地对鲁宝琪说:“好!反正我们打游击,爬山越岭是拿手好戏,这样也算招待一下你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去!”
泰山顶上摆战场
那天,当他们游览完泰山南天门等地,正在山上饭店用饭时,哨兵跑来报告:“有人上山!”廖容标把饭碗一推,带着两名战士登上城楼,举起望远镜一看,只见山下有十几个人,簇拥着一乘小轿,直奔山顶而来。“出城登山顶,四十还有零”,这是计算里程的口诀。按此推算,这伙人要爬上南天门,至少还得三四个小时。
好不容易上一趟泰山,岂能因这伙人就半途而回。再说,廖容标他们居高临下,地形有利,不足为虑。所以,廖容标决定,除留下他和几名同志准备应付突然情况外,其余照常在附近观赏古迹名胜,并规定了具体的回店时间。
下午1时多,哨兵又来报告:“敌人离南天门已不远了。”这时,外出游玩的人已全部回店,廖容标便把“关门捉狗”的意图向大家做了交待,并做了具体部署:由鲁宝琪带领十几个人埋伏在小街两旁;廖容标带领两名战士登楼观察;其余躲在饭店门后,准备抓活的……
全都当了俘虏
不大一会儿,就见12个伪军有的拿着帽子,有的歪背着步枪,喘着粗气往上爬。在这12名伪军的后面,跟着一乘空轿。在轿与伪军中间,大摇大摆地走着一个当官的。他腰挂东洋指挥刀,神气十足地左右观赏着南天门风光。
两个探路的伪军走进南天门后,见前面有个客店,便一头闯了进去。还没有来得及怎样,我们的战士便跃上前去,用枪口对准他们。后面的伪军见两个探路的伪军平安无事地进店了,也相继闯了进去。不用说,一个个都当了俘虏。
走在伪军班后面的那个伪军中队长,早累得气喘吁吁。他对闯进饭店的伪军班大声命令道:“都出来!别在这里磨蹭了,到玉皇顶再休息。”喊了半天,也不见一个伪军出来,他边骂边往店里走。刚进门,就被战士们按倒在地。
过了一会儿,山道上又来了4个穿便衣的家伙,每人胸前都挂着一个照相机。他们指手画脚,说着日本话,一看便知是那个伪军中队长所保护的“皇军”。
本来规定等4个鬼子全部上来后再动手,可是战士们实在等不急了,3个鬼子刚进南天门,埋伏在门后的战士就出手了,把他们全部俘虏。其中一个名叫间本,是伪山东省的电报局局长。
利用间本做文章
回到驻地后,旅部的同志们见廖容标他们抓来一个鬼子当官的,都羡慕地说:“逛泰山抓敌寇,一举两得,真是好样的。”
如何处置间本这个“高级”俘虏呢?根据上级指示,应将间本送交山东军区“对日反战同盟”进行教育。押走间本后,廖容标原想这件事也就过去了。没想到,几天后,他忽然接到一封伪泰安地方政府派人送来的公文,是伪泰安道尹(相当于专员职务)杜中写给他的信。大意是:“间本乃日本普通公民,因赴泰山观光,不幸被贵部扣留。泰山乃修善之地,贵部在此陈兵设伏,系非礼之举。望本着修善之意,速将间本释放……”
面对这一派胡言乱语,廖容标给杜中回了封信。大意是:泰山乃中国名山胜地,我们在自己的国土上抓了一名入侵的强盗,正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大善事。你等认贼作父,卖国求荣,乃中华民族之败类,有何权力要我们放人,又凭什么资格来奢谈有礼非礼……
信送走后,廖容标他们细细分析:只是捉了个间本,伪泰安道尹为什么这样着急,竟亲自出面要人。这其中必有原因。
原来,杜中这个铁杆汉奸当初为了讨好他的日本主子,趁大“扫荡”后“治安好转”之际,把驻济南的间本等日本头面人物请来泰山一游。为了献好这次殷勤,他特意指定伪军中队长带领一个班保驾。没想到,间本等人刚到泰山顶上,就“恰巧”遇到了八路军的“伏兵”。日本济南特务机关大为恼火,说杜中“私通八路”,要捉他问罪。杜中吓坏了,这才忙不迭地给廖容标写了那封信。
日伪军一无所得
杜中见八路军不吃他那一套,几天之后只好派人来谈判,并表示:只要释放间本,愿以武器弹药作为交换。由于已经摸清了杜中的底细,廖容标就谋划着做篇更大的文章。他正告伪代表:“要释放间本不难,但条件得由我们来考虑。”伪代表表示不能从命,谈判未成。
伪代表走后,廖容标估计到敌人可能要来报复,带领队伍立即转移驻地,并在敌人偷袭的必经之路上,选择有利地形,设下埋伏。果然不出所料,就在这天夜里,500余日伪军包围了他们原驻地山下的村庄。
拂晓时,正在敌人枪声、炮声打得火热之际,廖容标依托有利地形,在敌人背后,突然组织开火,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等敌人明白了枪是从背后打来时,才发现他们包围的是一个“空村”。这一天,日伪军除丢下一百多具尸体外,一无所得。
杜中终于服软了!廖容标提出3个条件:第一,今后不准伪军任意残害老百姓;第二,不准阻挠人民群众对八路军的支援;第三,今后不准捕杀我们的游击队员和地下工作人员,并保证他们来去方便。面对廖容标的“高要价”,杜中当然不愿答应,但不答应小命又难保,最后只得同意。
此后一段时间,伪泰安道捕杀我方抗日军民的事情果真减少了许多。而间本经“反战同盟”教育后,也有了认罪悔改之意,山东军区就把间本释放。后来,间本由于受八路军政策感召,还曾秘密给八路军送过不少情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