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揭密远东战役:日关东军精锐兵团如何走向灭亡
来源:中国老兵网   2016-04-09 10:45:12

1904年,日本出兵入侵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经过一年多厮杀,日本获胜。长期觊觎我国东北土地的日本侵略者,借口保护南满铁路权益,专门成立了一支所谓的“满铁”守备队,另外还留驻南满一个师团。两部兵力大约两万人,归属关东总督指挥。

当时日本在其控制的东北地区设置了“关东州”,所以这支部队也称为“关东军”。

由此,关东军便开始了盘踞东北长达40年之久的罪恶行径。

1919年,日本撤销了关东都督府,组建了关东军司令部,统帅驻扎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各部。

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磨刀霍霍的关东军借机从南铁路属地冲出,一天内便占领沈阳、长春、辽阳等城市。

与此同时,关东军开始急速增加兵力:1931年关东军仅有3个师团,1932年达到6个,1933—1936年保持5个师团的兵力,1937年达到7个,1938年9个,1939年11个,1940年12个。

1941年七八月间,为了配合纳粹德国对苏联的进攻,关东军接连组织以苏联为目标的特别大演习,并再次调集大量部队囤积东北。

到日本偷袭珍珠港前,关东军的总兵力已经达到31个师团,人数上升到85万人,号称百万。

眼看德国进攻苏联受挫,日本十分忌惮,不敢贸然进攻苏联。

1942年下半年,日本《陆军综合作战方案》专门指示关东军,要“防止对苏发生战争,维持北方静谧状态”,但仍在继续扩充关东军力量。

1942年10月,日本将关东军司令部升格为关东军总司令部,增设两个方面军司令部和装甲军、关东防卫军司令部以及第二航空军司令部。

从1943年下半年起,为挽回太平洋战场的颓势,日本大本营开始陆续从关东军抽调兵力增援太平洋战场,指望这支“精锐之师”能够挽救自己失败的命运。

1945年1月,大本营又从关东军抽调13个师团和一支特设的具有高度机械化的常备兵团赴太平洋战场。可是,关东军不但没能扭转太平洋战争的败局,反而白白充当了对美作战的炮灰。

4月初,美军攻占冲绳岛,并对日本本土开始空袭,日本不得不又从关东军抽走7个师团,集中兵力进行本土决战的准备。

1945年5月初,德国无条件投降后,苏联的视线逐渐转向远东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东北各抗日武装也不断打击和消灭日军力量,关东军只好重新扩充力量,进行备战。

为此,关东军将在东北的25万退伍的日本军人重新征集,并编成8个师团、7个混成旅团、1个坦克兵团和5个炮兵联队,作为临时部署兵力的补充。

经过迅速补充,关东军兵力一举达到24个师团,约70万人。关东军兵力的增加只是一种表面的膨胀,武器装备和战斗素养仅仅相当于以前的8个半师团。

1945年8月8日苏联向日本宣战,9日凌晨,150万苏军突然从三个方向同时向日军发起了强大的突击行动。

拂晓,苏军几乎在所有方向上跨过了国界,强渡了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分别从后贝加尔、黑龙江沿岸和滨海地区进入了中国东北境内,在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上展开了强有力的攻击。

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关东军精心布设的阵线很快就土崩瓦解,总司令部慌忙决定放弃“新京”(长春),固守通化,并指令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随总司令部迁往通化,企图在通化一带与苏军决战。

此时的关东军官兵已经完全没有了斗志,纷纷逃命。原来设想的大决战竟然化为一场拼命的追逃游戏,苏军各个方面军的作战行动都进展顺利,在不到一周时间已前突到东北中部地区,关东军从此一蹶不振。

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公开宣布投降。但骄横的关东军借口没有收到日军大本营的停战命令,仍然继续抵抗。

到17日,除海拉尔、虎头和东宁等少数筑垒地域的残余日军仍在顽抗外,关东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

8月19日,关东军最后一任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向苏军投降,交出了象征指挥权的军刀,山田乙三自己和部属成为苏军俘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