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八路军的历史
来源:网络摘编   2016-04-15 15:27:31

八路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1937年8月22日,根据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关协议,中国共产党的武装中国工农红军处于陕北的主力部队由国民政府改编,9月12日,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番号已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


实际控制者中国共产党将这支部队称为“八路军”,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华北治安战》和《支那事变陆军作战》中描述该部队为共产军、八路军、红军,中国大陆历史多称为八路军。


八路军的主要构成实际上来自中国工农红军。1925年共产党武装工会、农会分别组织成“工团军”、“农民赤卫队”。1927年中共将秋收起义等的参与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之后经过长征,红军的主力虽然损失大半,但依然在陕西等地站稳脚跟。


1934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出共赴国难宣言[1],声称:“取消红军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统辖,并待命出发,担任抗日前线职责”。1936年中共于陕北苏区成立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2月17日发表“东征宣言”,击溃阎锡山七个师。


西安事变发生后,在苏联的强力介入下被迫释放蒋介石。事后于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合作相关规定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编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4.6万人),以“第八路军”为番号。南京政府提供军费军需支援比照正规国军。


1937年9月11日,国民政府按中国陆海空军战斗序列改编需要,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编入第二战区序列(战区长官阎锡山),并进入晋北担任游击。改名后中国共产党内部习惯上仍称其为八路军。


八路军以敌后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式打击日军和与日本人合作的伪军;同时也和一些对日抗战的国民政府军及其他地方武装发生冲突,这部分军队被中共称为“顽军”。据共产党《八路军·表册》的宣称,自1939年9月至1945年10月,八路军共对日、伪作战99847次,消灭日军407454人,消灭伪军851249人。其中,毙伤日军401648人,俘虏日军5096人,获日军投诚710人;毙伤伪军312282人,俘虏伪军402112人,获伪军反正136855人[2]。八路军参与的最大规模作战是于1940年发动的百团大战。


在黄桥事件以后,国民政府停止了对“八路军”的军饷供给,加上日军对共产党围剿的加强,八路军的根据地范围有所收窄。但后来八路军凭藉其良好的群众基础日益壮大。据中共资料,八路军创造面积达9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的抗日根据地。至1945年8月,八路军发展到90多万人。[3]


八路军、新四军军服服装基本与国民党军队相同,八路军、新四军都佩戴“青天白日”帽徽,八路军军装为土黄色,新四军一般为灰色,臂章上清楚地标明了自己的身份。1940年到1941年以黄桥战役和皖南事变为代表的一系列国共摩擦发生后,国民政府完全停止拨给八路军、新四军包括帽徽在内的所有补给,又因八路军兵员大幅扩充,部分官兵军帽上没有青天白日帽徽而是仅有两粒纽扣,这并非政治原因所致。


1947年国共和谈破裂后,八路军和其他共产党的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官方一般不提“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称谓,而仍以长期习惯称谓“八路军”称呼该部队。在宣传资料及影视作品中,多以八路军、新四军等部队代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形象。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