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东北军立场之变:从“剿共”到“联共抗日”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05-08-29 记者:鲍小东/实习生王广永   2016-05-27 16:06:13


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东北军参加了当时的战斗

张学良和杨虎城

1936年,蒋介石到西安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剿共”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和西北军官兵在西安革命公园召开大会,提出停止内战、改组南京政府等八项要求
 

  东北军是1929~1936年,张学良统辖的东北地方军的统称,前身为奉军。1928年6月,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后,其子张学良出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接统奉军。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政府,形式上实现了全国统一。同月31日,张学良被任为东北边防军司令,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奉军随即被改编为东北边防军,简称东北军。

  1930年蒋、冯、阎战争期间,部分东北军编组为2个军,进入华北地区,帮助蒋介石战胜阎锡山、冯玉祥。1931年5月,东北军进行整编,列入国民党军统一序列,但仍保持其独立的编制,编为陆军1个师零25个旅、骑兵1个师零6个旅、炮兵3个旅零2个团、工兵1个团零2个营及东北宪兵、兴安屯垦军、省防军等,海军2个海防舰队、1个江防舰队,空军5个航空队,总兵力约30万人。

  “九一八”事变后,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黑龙)江副司令长官马占山等爱国官兵在江桥等地奋起抗击日军,但由于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很快占领东三省,驻东三省的东北军也因此发生分化,一部分撤往关内,一部分加入东北抗日义勇军,一部分投敌叛国。

  1932年10月整编为17个师、3个骑兵师、3个炮兵旅和1个工兵团。不久,又以各师、旅编组为6个军,即第51、第53、第55、第57、第63、第67军。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第55军在热河(今分属河北、辽宁、内蒙古)作战不力,军长汤玉麟被撤职,第55军番号被撤销,东北军随即改编为5个军零2个独立师、4个骑兵师、3个炮兵旅、1个工兵团,总兵力约26万人。

  1934年部分东北军被调往河南、湖北“围剿”工农红军,失利。1935年将各骑兵师组建为1个骑兵军。同年,东北军大部被调往陕甘地区,参加对西北红军的进攻,被击败。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第17路军总指挥杨虎城为逼蒋介石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和平解决后,东北军陆续东调河南、安徽、江苏,接受蒋介石改编。1942年8月3日,57军111师师长常恩多发动了“8·3”起义,与蒋介石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动政策彻底决裂,投奔八路军山东军区。

  1944年10月20日,111师改为八路军山东军区滨海支队。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滨海支队扩编为东北挺进纵队。之后,三下江南,并参加四平之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统一番号中,改称为38军114师,并参加解放天津战役。

  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和西北军官兵在西安革命公园召开大会,提出停止内战、改组南京政府等八项要求。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

站长统计-当前在线[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