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年轻有为的少帅却有着根深蒂固的毒瘾,准备出国的过程当中,端纳言辞恳切地劝戒张学良戒除毒瘾,认为此次呢出国代表着中国,一个青年将军吸毒这是有碍观瞻的有损国体,帮少帅戒毒这件事情被提上了日程。
陈晓楠:痛失东北之后顶着不抵抗将军骂名的张学良和端纳谋划好,通电全国下野,并且放言将出洋考察,多少转移了国内的视线,端纳曾经说少帅是我在中国见到过的品质最好的一个人,他不拿工资,不诈人钱财,不说谎富有勇气,敢随时并总是说出真话,我发现中国官员当中没有谁比得上他的品质,但是在端纳眼中,年轻有为的少帅却有着根深蒂固的毒瘾,准备出国的过程当中,端纳言辞恳切地劝戒张学良戒除毒瘾,认为此次呢出国代表着中国,一个青年将军吸毒这是有碍观瞻的有损国体,帮少帅戒毒这件事情被提上了日程。
解说:其实早在当端纳第一次见到张学良本人的一刻,他被张学良苍白的脸色震颤的身体震惊了,谈话进行不到二十分钟,少帅就出去吸毒了,端纳悲哀地想,难道我到这里来是给这位瘾君子当保姆的吗?但他没有离开,他认为张是可以由所作为的,但必须戒毒。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学良是个比较洋派的军阀,就是他是当时民国四大公子之一,四大公子好几个版本,但是每个版本都有他,这就是张大公子少不了,就是吃喝嫖赌什么都会,玩儿逗乐,大家都喜欢他,也都喜欢跟他玩儿,手笔也还大,有钱大方,所以呢他而且新派,他就说所有新鲜玩意儿他都玩儿,什么开飞机,什么放电影,跳舞他都会,当然包括扎吗啡,当然还有泡妞儿什么的都是高手,所以他也是,张公子他是这样的,张公子这个人是一方面他有特别好的方面,就是仗义疏财,待人很直率,也挺诚恳,就这好的一方面挺大方,但也有恶少的一方面,就是这种不管不顾,什么事儿都不管不顾。
戴鞍钢(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端纳认为张学良是,是可以给予很大希望的,他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因为东北易帜就是表明张学良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如果置个人利益之上的他不愿意东北易帜,他完全可以投靠日本人,当他的一个东北王,所以端纳在这一件事上是看到希望,然后令他很反感的就是这样一个有希望的人,居然是一个吸毒的,所以他下决心要帮助他戒毒。
解说:张学良吸食鸦片由来已久,弱冠之年的少帅统领千军,目睹战场上杀人如麻,血流成河之惨状,内心惶恐不安,开始吸食鸦片,借求麻醉身心。1928年张作霖在皇姑屯遇难后,张学良对日本侵略暴行痛恨不已悲愤交加,更是常以毒品麻醉自己,无法自拔,他自己也承认吸大烟是一种很不滚才的行为,曾对周围的人说,一个活人不能叫一个死东西管着。
当端纳第一次直截了当地说出这个建议时,少帅感激地说,那我们试试吧,于是端纳每天带着他打高尔夫球,钓鱼,打猎,营养膳食,端纳听说上海的米勒医生是戒毒专家,便想请他到奉天为少帅医治,但是米勒拒绝了邀请,他的工作让他无法离开上海,随后战事不断,戒毒一事被暂且搁置。到了1933年初,身在上海的米勒医生接待了这位从北平赶来的第一白人顾问,端纳说,现在已经到了少帅戒毒的时间了,蒋委员长和宋子文都同意治疗,张自己也很积极,3月张学良一行由北平来沪,经宋子文安排住在福煦路,今延安中路181号宅邸,就在这里张学良给予米勒医生绝对权威,一切听由米勒分咐。米勒告诫张学良这就不是药物所能对付的了,全看你的意志了,张学良听出了米勒博士话里的疑虑,他苦笑了一下说,我已经把东三省丢了,现在只剩下意志了。
戴鞍钢:希望蒋介石关注中国的落后地区,第二个也想把蒋介石的中央权力能够比较有效的伸展到那些地方势力控制的地区,因为在抗战之前蒋介石只是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中国的很多地区实际上还在各地的军阀手里。
解说:在这次旅行中,这个曾说不为女人工作的老记者看到了宋美龄的不易,在旅程中宋美龄每天都拿着非常多的信件要处理,因为蒋介石不懂英文,有些完全机密的文件难以交给其他人处理,而且即使有外语人才,在代表委员长来给外国元首回信的工作上,没有政治外交的知识也无法胜任,所以这些工作全落在了第一夫人宋美龄的肩上。
张威:所以端纳一看宋美龄被这么多的回信每天被纠缠着,他也很同情,因为没有人能够帮助她,所以当宋美龄说,说你看我每天要处理多少信,难道你不来帮帮我吗?他当时就动心了,他觉得我应该帮助这个弱小的女子,来改变中国,这确实是他是很真诚地这样想。
解说:宋美龄越来越倚重端纳的帮助,请求端纳成为她的顾问,当端纳踌躇之际,宋美龄安排了一次三人午餐,蒋问端纳,如果你掌权你将如何建设中国,端纳说首先我要枪毙那些只会要面子的人,然后我会枪毙那些说没办法的人,最后我会枪毙那些行政上的无能者,蒋介石很不高兴地说,看来我的在每个村庄都建设一个弹药库了,这是蒋介石的幽默,最终端纳加入了蒋宋,张学良尽管不快,但大势所趋,他也无能为力。
张威:张学良知道这个以后,自然是很不高兴,但是他又没有办法,因为毕竟蒋介石是他的上司,而且毕竟他也知道蒋介石和宋美龄肯定是,就是在中国是最重要的人物,而且他从国家的视野来考虑,他应该不自私地把端纳奉献出去,所以当端纳跟他提到这一点的时候,他说我知道我要失去你了,说这个但是你可以一半儿的时间在我这儿,说这个每个月半个月的时间在我这,每个月半个月在委员长那儿,后来刚开始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最后那样太辛苦了,所以最后端纳还是就是说留在了蒋宋的身边。
陈晓楠:1934年圣诞节在蒋介石宅邸为其撰写年终政治总结的时候,端纳得了肺炎,此后一年忙于剿共的蒋介石坐镇前线,而这位六十岁的老记者羸弱的身体再也不足以支撑他奔赴陪同了,端纳留在上海休养身体,直到1936年,跟随蒋夫人一起飞回了南京,端纳住进了总司令官邸当中的一间平房,从此成了蒋宋形影不离的顾问,也正是这段蜜月期加深了宋美龄和端纳之间相互的信任和默契,所以西安事变之际,端纳成为了宋美龄第一个想到的帮手,他侍奉的两个主人兵刃相接,深入虎穴斡旋调解的重任就自然落到了这位洋顾问的身上,然而西安事变虽然和平解决了,但在端纳和蒋介石的关系当中还是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解说:在西安时为说服少帅放蒋,端纳和宋子文、宋美龄均以人格担保张学良的人身安全,没想到亲自送蒋回京负荆请罪的张学良却遭到蒋介石的长期软禁,蒋介石的背信弃义让端纳颇为恼火。
邢建榕:他蒋介石国家利益是吧,从他个人的利益考虑的,把张学良就长期的监禁,但这个使端纳就陷于这种不仁不义的地步了,端纳说我是担保,几次跟张学良说没问题,你就送蒋介石回南京好了,那么张学良他就这个意思,无论你们担保不担保我做事光明磊落,既然是我做的,我现在愿意送蒋介石回去就送他,至于后面枪毙也好,坐牢也好,送我回来也好,我无所谓,但是对,所以后来对张学良来讲是无所谓,对这个宋美龄,对这个宋子文,对端纳来说他们都觉得于心不安,好像失信了。
解说:尽管不满,但面对日益紧张的战事,端纳还是继续投入到辅佐领袖的奔波之中,七七事变后中日全面开战,国际关系成为中心,帮助中国与世界大国的斡旋,这正是端纳所擅长的,此时在国民政府的国际宣传系统成为了端纳的主战场,抱着打服中国人,摧跨中国人的精神政策,日本军队步步紧逼,而蒋介石很清楚中国军队的实力无法与日军匹敌,但可以通过中国幅员辽阔,退缩防守等待时机,蒋介石寄希望于国际援助,他认为拉更多的国家卷入战争,一起对抗日本,中国就能胜利,端纳在给友人的书信中道出,其完全同意蒋宋的抗战策略,并在行动上全力相助。
张威:端纳对这个蒋宋政权的贡献我觉得主要体现在,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他的这个争取英美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因为他是在蒋去跟英美的一些,包括一些首脑打交道的时候,都是要端纳要参与的,而且端纳也要起草一些文件,起草一些讲话,甚至在后面会说怎么样跟英美打交道,能够有效的得到他们的同情。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