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这是确定无疑的,也是我们需要始终坚持的抗战史观。
但是,国内那些“蒋遗”(蒋家王朝的遗民)却不这么看。自去年以来,一些文化“精英”在其把持的平面媒体上,大肆叫嚣,掀起一波又一波非毛反共的声浪,核心就是“重写抗战史”。为什么要“重写”呢?他们表面上要“揭开历史迷雾”,其实内心里就是要改变抗战史观,大肆宣扬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把国民党蒋介石作为抗战主轴。所谓“主轴”也就是“中流砥柱”的意思。
“蒋遗”们要“重写抗战史”的“依据”,就是“在抗日战争中,自“7.7事变”到日本投降的8年里,国民党军队少将以上的将军牺牲了100多人,何应钦则说是200位以上”。“蒋遗还给“重写”提出了佐证:“中共牺牲的高级将领只有左权和彭雪枫两位将军”。一边是100多位乃至200位,一边“仅有两位”,这是何等大的差距啊!事实果真像“蒋遗”们说的那样吗?“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们还是用事实说话吧!
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到几组相关数据。这些证据有的出自近代史研究专家的研究成果,有的来自档案资料,还有的是国共双方公开的数据。我根据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去伪存真,将可信度最高的几份材料搜集整理出来。它们分别是:网上流传甚广的国民党军阵亡将领名单;八路军、新四军、抗联阵亡将领名单;日军在中国境内死亡将领名单。通过比较,我们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到底谁才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笔者一直认为,正确的结论必须建立在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而且还要对这些历史事实做出科学分析、比较和鉴别。
先看当时的军事基础,即国共双方抗战结束时的军力。国民党方面的总兵力约600万,陆军、空军齐备;共产党方面的兵力约60万,无空军。国民党军队掌握了全部的国际援助资源;共产党军队没有军饷来源,被日寇、国民党两面封锁,只能靠大生产解决边区军民吃饭穿衣问题。国民党军队装备精良,1942年以后,主力部队的火力已经超过日军;共产党的装备大多来自战斗缴获,少部分简单武器自制,包括土地雷之类。国民党的军队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共产党的军队一直战斗在日寇占领区。国民党一退再退,直到没有地方退为止;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在日寇无数次大小扫荡面前,武装力量不仅没有被消灭,根据地反而越来越大。
再看国共双方“将领”的标准。国民党有完整的军衔体系,中共没有正规的军衔。抗战期间,共产党副主席身份的周恩来,因特殊需要才被国民党政府授予“中将”军衔。所以,单看军衔是不公平的。比较客观的是看具体职位。笔者在搜集到的100位国民党阵亡将领名单中(这份名单是网上流传人数最多的,我们找不到何应钦所说“200位以上”的证据),发现这些将领最低职位是“大队长”或“团长”。国军旅长一般是少将,团长、大队长的“将军”多为阵亡后国民政府“追认”。根据上述标准,笔者整理的共产党武装阵亡“将领”名单中,八路军取旅长以上职务,新四军取团长以上职务,抗联取支队长以上职务。这样做是客观公正的。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共产党方面阵亡的“将领”合计197位,国民党阵亡的将领合计100位。按照“蒋遗”们所谓“重写”的证据,再比较国共双方10比1的军队实力,共产党付出的阵亡“将领”比率,要高出国民党20倍以上。如此高的“将领”牺牲比率,一方面证实了共产党军队“将领”身先士卒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反证究竟谁是“抗战中流砥柱”的核心问题。
笔者在搜集材料过程中,还发现一个令人痛心的事实:新四军阵亡的高级指挥员,有很大一部分不是在抗日战场上,而是死在国民党顽固派、反动地方势力甚至国民党正规军的之手。仅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就损失了将近20位高级指挥员。这再次证明了蒋介石“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反动本质。
最近两年,“蒋遗”们还大肆攻击中国共产党“刻意抹杀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伟大历史功绩”。其实,他们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中国共产党是始终客观评价国民党军队抗战历史的,也充分肯定他们的作用,同时还把坚持抗战、英勇杀敌的国民党爱国将士与消极抗日的蒋介石集团严格区别开来。在笔者搜集到的100位国民党阵亡将领名单中,已知的就有18位被新中国追认为革命烈士。另外,我们看到的“卢沟桥事变纪念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淞沪战役纪念馆”等等……都是主要纪念国民党军队抗战事迹的。“蒋遗”的这些污蔑不是故意造谣,就是别有用心。
我是始终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待所有抗日英烈的,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人,他们都是抗日民族英雄,都值得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缅怀和敬仰。
笔者将中国共产党军队和国民党军队抗日阵亡将领名单以及日军在中国死亡的将领名单列在后面。这是笔者目前搜集到的最完整的资料。欢迎广大网友和读者对该材料进行增补,错讹或遗漏的地方也请提出,以便进一步修正,使该名单能成为最权威的抗战历史资料。
抗战期间阵亡的八路军将领抗战期间阵亡的八路军将领
1.王平陆(1902-1938),冀东抗日联军1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冀热边区特委书记, 1937年12月30日 在热河省青河沿战斗中负重伤, 1938年1月1日 牺牲;
2.陈锦秀(1912-1938),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团长, 1938年1月22日 在河北省平山县温塘镇作战牺牲;
3.理琦(1908-1938),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军政委员会主席,1938年2月13日在山东省牟平县雷神庙作战牺牲;
4.刘礼年(1909-1938),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政委, 1938年3月31日 在山西省宁武县石湖河作战牺牲;
5.陆省三(1915-1938),八路军鲁东游击第7支队政委兼鲁东地区工委书记,1938年4月在山东省昌邑县瓦城村被敌杀害;
6.叶成焕(1913-1938),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团长, 1938年4月16日 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战斗中牺牲;
7.王育民(1914-1938),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津浦支队政委, 1938年5月11日 在河北省南宫县被敌杀害;
8.刘连科(1917-1938),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8年8月在河北省蓟县潮白河战斗中牺牲;
9.秦进乐1909-1938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参谋长1938年9月23日在山西省辽县作战牺牲;
10.陈宇环(1896-1938),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员,1938年9月与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1.张襄国(1911-193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易县游击支队支队长兼政委,1938年9月于北平市北西野山坡战斗中牺牲;
12.洪麟阁(1902-1938),冀东抗日联军副司令兼第1路总指挥,1938年10月在河北省蓟县作战牺牲;
13.韩明柱(1913-1938),八路军鲁东游击第8支队副司令员, 1938年10月8日 在山东省长山县西蒙家庄战斗中牺牲;
14.金道松(1911-1938),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关中军分区副司令员, 1938年11月21日 在日军空袭延安时牺牲;
15.杨靖远(1902-1938),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司令员, 1938年12月14日 在河北省盐山县牺牲;
16.宣侠父(1898-1938),八路军总部高级参议,1938年于陕西西安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7.那恕(1915-193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1支队政治委员,1938年于河北省涞水县作战牺牲;
18.杨万林(1911-1938),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1师参谋长,1938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村战斗中牺牲;
19.温健公(1908-1938),河北抗日民军政治部主任兼总秘书长, 1938年12月26日 在敌机空袭中牺牲;
20.黄政(1908-1938),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副支队长,1938年在绥远省陶林县章旦沟战斗中牺牲;
21.李剑卜(1914-1939),八路军第3纵队兼冀中军区独立2支队参谋长,1939年2月在河北省霸县新镇被敌杀害;
22.邓永耀(1913-1939),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日 在河北省武邑县徐沙村战斗中牺牲;
23.陈生庆(1912-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司令员, 1939年3月26日 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4.鲍辉(1904-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3月30日 在山东省博山县遇害;
25.高唏(1913-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治委员,1939年3月在河北省束鹿县东焦战斗中牺牲;
26.蒋洪高(1909-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九龙支队支队长,1939年3月在河北省定县长庄战斗中牺牲;
27.苏苏(1914-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第1支队参谋长,1939年6月与河北省迁安县大峪战斗中牺牲;
28.马耀南(1902-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3支队司令员, 1939年7月22日 在山东省垣台县牛王庄战斗中牺牲;
29.黄胜斌(1912-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4分区平井获支队政委,1939年于河北省获鹿县作战牺牲;
30.魏大光(1911-1939),八路军120师独立2旅旅长,1939年8月在河北省永清县大宁口村乘船时与日军汽艇遭遇,在激战中牺牲;
31.郭征(1919-1939),八路军120师独立1旅参谋长, 1939年9月28日 在河北省灵寿县陈庄战斗中牺牲;
32.王铭森(?-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1支队政治部主任, 1939年11月15日 在山西省应县马牙寺作战牺牲;
33.胡一新(1913-1939),八路军雁北6支队政委,1939年11月于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作战负伤后牺牲;
34.余化臣(1908-1939),冀东抗日联军参谋长,1939年于河北省丰润县城关作战牺牲;
35.段世曾(1904-1939),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河北游击军第2师师长,1939年于河北省高阳县新桥战斗中牺牲;
36.董少白(1912-1939),八路军山东纵队12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牺牲于山东省费县;
37.杨铁成(1914-1939),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治部主任,1939年牺牲于河北省霸县;
38.牟光义(1901-1939),八路军鲁东游击指挥部政治部副主任, 1939年12月12日 在山东省掖县河南村与扫荡的日军遭遇,被捕后牺牲;
39.曹志尚(1902-1940),八路军鲁西军区汶郓钜嘉游击支队副支队长,1950年2月于山东省嘉祥县响水口战斗中牺牲;
40.阎祖皋(1914-1940),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参谋长, 1940年3月9日 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1.姜林(1918-1940),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第2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9日 于河北省遵化县南营作战牺牲;
42.彭德大(1914-1940),八路军120师大青山骑兵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3月12日 在绥远省武川县后垴包战斗中牺牲;
43.冷赤斋(1915-1940),八路军冀南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春于河北省滏阳河西地区遇害;
44.马玉堂(1910-1940)八路军渤海军区司令员1940年赴任途中过平汉铁路封锁线时与日军遭遇,不幸牺牲;
45.闻允志(1900-1940),八路军第2纵队1旅政治委员、冀鲁豫军区1分区政委,1940年春于山东省冠县渡卫河时与日军巡逻艇遭遇牺牲;
46.李荣(1901-1940),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940年7月于河北省永年县临名关战斗中牺牲;
47.董天知(1910-1940),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政委, 1940年8月20日 于山西省潞城县王家庄战斗中牺牲;
48.徐秋(1898-1940),八路军鲁西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于山东省郓城县作战牺牲;
49.王溥(1910-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司令员, 1940年11月16日 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0.郝玉明(1910-1940),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游击军政治部副主任, 1940年11月16日 于河北省曲阳县张家峪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51.马振华(1907-1940),八路军冀鲁边军区津南军分区政委,1940年于河北省宁津县筛泉作战牺牲;
52.郭建中(?-1940),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8分区太原支队副政委,1940年于山西省文水县作战牺牲;
53.苏精诚(1912-1941),八路军129师386旅政治部主任兼太岳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1月27日 于山西省武乡县韩壁战斗中牺牲;
54.张铎(1915-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5旅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月在山东省平度县马各庄战斗中牺牲;
55.贾源(?-1941),八路军冀中军区任河大支队政委, 1941年2月16日 于任(任丘)河(河间)大(大城)地区作战牺牲;
56.朱宝琛(1910-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察绥游击支队参谋长,1941年2月与山西省灵丘县南山战斗中牺牲;
57.杜希龄(1906-1941),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1年3月于山东省濮县被害;
58.晏显升(?-1941),八路军120师兼晋西北军区洪赵游击纵队司令员, 1941年5月29日 于山西省汾阳县向阳镇战斗中牺牲;
59.杨忠,原名欧阳吉善(1909-1941),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政治部主任, 1941年9月4日 在反扫荡作战中在山东省惠民县涂骇河畔负重伤后牺牲;
60.刘海涛(1907-1941),八路军鲁中军区司令员兼滨海军区9支队司令员,1941年11月与山东省蒙阴县作战牺牲;
61.刘涛(1911-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蒙山支队政委, 1941年12月4日 于山东省沂蒙山地区作战牺牲;
62.戴克信(1918-1941),八路军冀鲁豫军区巨南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12月于山东省巨野县作战牺牲;
63.王立人(1910-1941),八路军115师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1941年12月与山东省沂蒙山区作战牺牲;
64.曹有民(1912-1941),八路军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长,1941年牺牲于河北省望都县;
65.刘子超(1905-1941),八路军山东纵队政治部宣传部长, 1941年12月11日 于山东省沂水县作战牺牲;
66.张宝龙(?-1941),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4支队支队长,1941年于绥远省大青山地区作战牺牲;
67.熊德成(1907-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1941年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
68.郭国言(1913-1942),八路军太行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2年2月9日 于山西省武乡县太有镇阻击扫荡之敌时牺牲;
69.范子侠(1908-1942),八路军129师新10旅旅长兼太行军区6分区司令员,在百团大战曾经三次负伤 1942年2月12日 在河北省沙河县柴关反扫荡作战中壮烈牺牲;
70.包森(1916-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 1942年1月12日 在著名的果河沿战斗中以七个连的兵力歼灭日伪军千余, 1942年2月27日 在河北省遵化县野瓠山战斗中牺牲;
71.刘德明(1911-1942),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2纵队兼晋西北军区副司令员, 1942年2月17日 在山西省交城县指挥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2.杨成德(?-1942),八路军冀鲁边军区3分区司令员,1942年2月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73. 陆升 勋(1907-1942),八路军山东纵队1支队副司令员,1942年春在山东省莱阳县作战牺牲;
74.刘诚光(1915-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3日 在河北省遵化县甲山被优势之敌包围,战之弹尽粮绝后跳崖牺牲;
75.刘诗松(1911-1942),八路军129师新7旅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11日 于河北省南宫县郑家堤作战牺牲;
76.郭六顺(1912-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 1942年4月17日 于河北省交城县陈庄作战牺牲;
77.杨宏明(1910-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司令员, 1942年4月29日 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8.孙益民(1913-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4月29日 于河北省曲周县香城固作战牺牲;
79.陈元龙(1912-1942),八路军129师政治部副主任, 1942年4月29日 于山东省丘县作战牺牲;
80.左权(1906-1942),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年5月25日 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1.孙开楚(1909-1942),八路军后勤部军工部政委, 1942年5月25日 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2.彭光(1914-1942),八路军山西青年抗战决死队第3纵队兼太行军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5月在山西省武乡县作战牺牲;
83.谢瀚文(1908-1942),八路军后勤部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在山西省东南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
84.肖伟成(1906-1942),八路军太行军区供给部副部长,1942年5月在山西省长子县社村作战牺牲;
85.常德善(1911-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1942年6月8日 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6.王远因(1917-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政委, 1942年6月8日 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肃宁县薛村;
87.袁心纯(1913-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9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6月9日 在反“五一大扫荡”作战中牺牲于河北省定县;
88.王炳三(1915-1942),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治部副主任,1942年6月在冀鲁边区作战牺牲;
89.石景芳(1912-1942),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1分区军区司令员,1942年6月在山东省南皮县作战牺牲;
90.杜子孚(1910-1942),八路军115师教导6旅兼冀鲁边军区1分区政委, 1942年6月19日 与部队在山东省东光县大单家村被日伪军包围,组织突围时牺牲;
91.张友清(1905-1942),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1942年7月于山西省太原市被敌杀害;
92.熊德臣(1907-1942),八路军晋察冀军区2分区参谋长,1942年7月在河北省平山县作战牺牲;
93.魏金山(1911-1942),八路军冀鲁豫军区8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9于27日于山东省梁山县大小安山战斗中牺牲;
94.孔庆同(1913-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8分区司令员,1942年9月于河北省河间县作战牺牲;
95.汪洋(1912-1942),八路军鲁中军区政委, 1942年10月17日 于山东省莱芜县吉山战斗中牺牲;
96.王泊生(1915-1942),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政委, 1942年10月28日 在河北省枣强县南居家庄作战牺牲;
97.赖国清(1918-1942),八路军鲁南军区3分区政委,1942年11月牺牲于鲁南地区;
98.于寄吾(1905-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政委,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99.于一心(1910-1942),八路军胶东军区3分区参谋长,1942年12月在山东省莱阳县明山战斗中牺牲;
100.王至发(1901-1942),八路军冀鲁豫军区3分区政治部主任,1942年12月在山东省单县西玉楼作战牺牲;
101.王东福(1916-1942),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政委,1942年12月在河北省沧石路作战牺牲;
102.唐克威,原名徐德乾(1913-1943),八路军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政委兼水东独立团政委、中共水东地委书记。 1943年1月27日 ,部队在长营村突遭日军20余辆汽车的包围。他在突围失利的情况下焚毁文件自戕殉国;
103.徐尚武,原名徐荣耀(1912-1943),八路军冀鲁边军区2分区司令员。1943年1月在山东省临邑县王家楼村与日军遭遇,作战中牺牲;
104.李永安(?-1943),八路军山东军区渤海军区3分区司令员。 1943年2月3日 军对3分区所在地大洼进行合围扫荡,李永安在组织部队突围时中弹牺牲;
105.李忠,原名郑树筠(1913-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1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冀南区二地委书记。 1943年3月15日 在河北省隆平县(今百尧县)白家塞村与日军遭遇,他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至弹药将尽自戕殉国;
106.易良品(1912-1943),八路军、新7旅旅长冀南军区6分区司令员。 1943年3月25日 在河北省枣强县西高庄与日军遭遇,重伤后不治牺牲;
107.赵义京(1912-1943),历任冀南军区5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 1943年8月30日 在河北省枣强县大江关村遭到日伪军两千余人的包围袭击。赵亲自指挥部队掩护与会干部突围,并用缴获的日军战刀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斗中身中数弹牺牲;
108.陈耀元(1909-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5分区副司令员。 1943年8月30日 ,在前述的大江关村战斗中与司令员赵义京一道组织突围战斗,并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109.萧永智(1916-1943),八路军新8旅政委,1943年任冀南军区7分区政治委员。 1943年9月23日 ,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与下乡扫荡的日军遭遇,战斗中中弹牺牲;
110.袁鸿化,陕西省高陵县人八路军冀南军区4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3年9月23日 在山东省临清县陈官营村战斗中牺牲;
111.杨承德(1908-1943),八路军冀鲁边军区1分区司令员兼16团团长、3分区司令员。1943年3月在河北省庆云县组织反日军扫荡作战中中弹牺牲;
112.夏祖盛(1907-1943),八路军冀南军区6分区副司令员,政治委员。当年5月23日在河北省枣强县大马村战斗中牺牲;
113.朱程(1909-1943),八路军冀鲁豫军区1分区司令员。以后1分区改为5分区,又与6分区合并为4分区,朱始终担任司令员。 1943年9月28日 所部在山东省曹县王厂村被日军包围,他在与日军肉搏中壮烈牺牲;
114.符竹庭(1912-1943),八路军115师343旅补充团政委、教2旅政委、山东军区滨海军区政委兼中共滨海区委书记。1943年11月带领警卫员检查下属部队工作时与日军援兵遭遇,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