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如何实行抗战?国民党主张依靠国民党政府和国民党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主张依靠人民群众和全民族的力量共同抗战,这就是全面抗战路线。
两条抗战路线的根本区别在于,是打一场国家和民族的战争,还是打一场政府和军队的战争。其核心是如何动员、组织和领导人民群众抗战,这是国共两党指导抗战、实施抗战的分水岭,也是双方在抗战期间力量消长兴衰的根本原因。国民党虽然在退无可退的时候决定实施“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的全国抗战,并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但始终实行的是政府操控、军队主体的片面抗战路线。而共产党实行的是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提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民力和军力相结合,将给日本帝国主义以致命的打击。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无论是在沦陷区还是游击区,共产党人都是播火者,都是动员抗战、组织抗战和坚持抗战的领导者。在敌后战场,共产党构建起主力军、地方军、民兵自卫队三结合的抗日武装力量体制,真正展开了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
两条抗战路线的区别,还表现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国民党是让民众“共同担负”,共产党是与人民患难与共;国民党致力于控制民众,共产党致力于服务人民,与人民是血肉关系、鱼水关系。这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观念,是不同政党和军队阶级属性的集中体现。据新华社
中国抗战胜利是因为“搭便车”吗?
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一点毋庸置疑。但现在却有一些观点认为,中国抗战的胜利不是通过全民族奋起抗击得来的,而是“熬”出来的,是等来美苏参战才打败敌手的,是搭上了美苏的“便车”才得以实现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在二战中,中国不是唯一遭受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但无疑是最早进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国家,从反法西斯战争开始,直到最后赢得胜利,在国家层面从来没有投降。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兵力,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曲壮丽史诗。中国的持久抗战不但为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赢得了宝贵的战争准备时间,而且为保证同盟国实施“先欧后亚”大战略起了重要作用。
事实上,中国抗战是不是在“搭便车”这一所谓的“问题”,在国际上已有认定。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后,中国成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参与了规划战后格局的一些重要会议和国际文件的制定。如果中国没有在战争中作出巨大的贡献,国际社会是不会把“五大战胜国之一”的桂冠戴到中国人的头上;也不会用掌声和鲜花,把中国人请到联合国的主席台上。
可以说,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是国际公认的。中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用巨大牺牲换来的。据新华社
抗日敌后游击战是“游而不击”吗?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军民创造了形式多样的游击战,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对于敌后游击战,当年有人污蔑其为“游而不击”,近些年也有一些人轻视甚至诋毁游击战的作用。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从战场成果上看,在全国抗战的八年中,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包括日军52.7万余人,自身伤亡61万余人。应该说,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对日作战不仅不是“游而不击”,而且是多番恶战。而且,敌后战场有其特殊贡献,比如破坏敌人的交通运输、通讯联络、仓储战备,这些都是正面战场所需要的。原日军士兵藤原彰出版的《中国战线从军记》,就记述了曾整晚不睡觉守在电话机旁边,每隔一小时就和邻近部队通一次话来检测线路是否被八路军切断的经历。游击战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极大地牵制、消耗了敌人实力。
从战场态势上看,到1940年8月,抗日根据地已发展到数十万平方公里,人民军队发展到50万人,彻底改变了中国抗战走势,迫使日军不得不将大批主力调回后方对付陌生的游击战争,最多时将其在华兵力的75%(不含关东军部队)和几乎全部伪军投入敌后战场。到抗战胜利时,抗日根据地已经达到19块,面积1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军队发展到了132万多人。
铁的史实证明,坚持敌后游击战,建立并扩大根据地,广泛发动人民战争,是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乃至关键因素。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