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日军狼狈撤退时连军旗也顾不上拿
来源:台州日报   2017-01-12 15:42:38

到访宁波北仑戚家山时,恰逢台风“灿鸿”登陆前夕。沿着石阶往山顶爬,满山树木随着大风呼呼作响。沿途,偶尔能碰到正在锻炼的老人家。

山顶的戚继光雕像周边,明朝抗倭时所建的营垒,残迹犹存。一座石亭前立着的“七一七戚家山抗日纪念碑”告诉人们,1940年7月份镇海保卫战期间,国军第一九四师1126团和第十六师48团官兵在这里与进犯的日军激战,最后击退了日军。

沧海桑田,戚家山脚下的滩涂,如今已成为繁华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工业区。但戚家山犹如一座屹立的丰碑,俯瞰着船来船往的甬江口日复一日的潮起潮落,从未更改。
 

为封锁中国,日军入侵镇海
 

镇海县(现宁波市镇海区、北仑区)历来为军事要地,招宝山和戚家山分处甬江口两岸。抗战爆发前,招宝山、笠山等均筑有要塞炮台。

至1938年冬,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大多沦陷,宁波港成为我国对外联络的主要港口。1939年9月,日本侵华派遣军发出命令,要求随时对中国沿海要地进行以封锁为目的的作战。日海军第三舰队30余艘军舰及航母一艘、飞机30余架,陈兵东海,向浙江沿海港口轮番轰炸,企图登陆镇海。

1940年7月初,镇海口外日舰活动频繁。7月15日下午,日军汽艇突袭穿山港,被守军击退。16日,日舰及飞机轮番轰炸浙江沿海各要塞,中国守军严阵以待,日舰当晚撤向外海。

17日凌晨2时许,镇海口外日舰再度向我要塞炮台猛烈轰击。在炮火掩护下,日海军陆战队500余人乘装甲艇在青峙老鼠山登陆,随即袭击要塞炮台,抢占金鸡山、戚家山制高点。当天上午和傍晚,日军后续部队先后登陆,驻守在要塞和小港等地的宁波防守司令部守备团仓促应战,损失惨重,不支后撤。
 

戚家山争夺战,阵地几易其手
 

日军登陆镇海后,中国军队奉命从各地增援前线。7月18日凌晨,国军第一九四师师长陈德法率师部抵达孔墅岭,设立指挥所。当日,中国军队将登陆的日军围堵在青峙、小港、江南道头和镇海县城一隅之内。

当时,战局重点是戚家山制高点,其两翼支撑点为小港和竺山头,敌我双方以戚家山为中心展开了惨烈的争夺战。

18日晚,国军第一九四师1126团连夜向戚家山之敌发起攻击,1127团则开始强攻小港。三天内,1126团夺回山头五六个,控制了戚家山的西半部,但部队伤亡减员严重。19日中午,1127团在青峙岭击落一架日机,飞行员跳伞后降落在滩涂上,被日舰救走。

原驻上虞的国军第十六师在日军登陆后,奉命派48团急行军开赴镇海前线,归陈德法指挥,并于19日深夜接防1126团的戚家山、陈山、衙前阵地。

戚家山自西向东共有大小山头十余个,至20日中国军队已夺占其中七八个山头,最高的104高地上的重机枪火力,已能打到甬江沿岸大、小道头一带,对日军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拔掉这颗“钉子”,日军于21日早晨集中兵力发起强攻,当天敌我双方白刃肉搏十余次,阵地几易其手。
 

日军撤退时连军旗也顾不上拿
 

21日下午4时后,日军因伤亡惨重,放弃戚家山。当晚,中国军队相继收复小港、金鸡山、江南道头等地。次日凌晨,镇海县城光复。

日军逃窜时极为狼狈。22日拂晓,国军第十六师48团搜索部队进入设在江南道头谢公兴大屋的日军临时指挥所时,发现“武运长久”军旗一面,来不及吃完的饭团两大堆,以及上好子弹的机枪弹夹、急救包等。

镇海保卫战是中国军队在浙东沿海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被誉为“浙东的台儿庄战役”。是役,中国军队经过血战将日军赶下大海,共击毙日军400余人,击伤600余人,日军指挥官萍乡月浊剖腹自杀。中国军队官兵阵亡600余名,伤580名。

“……陈德法师兮,血战戚家山;日寇大败兮,葬身在海滩;大小浃江兮,江水作见证……”戚家山顶,戚继光雕像后的《戚家山颂》,记下了中国军队在这里血战日寇的悲壮历史。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