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元宵佳节,赏灯会、吃元宵、万家团圆,一片喜庆。每当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总是感叹安宁祥和生活的美好,感叹和平的来之不易。距离南京大屠杀那段悲惨的历史,已经过去了近80年。在风雨如晦的岁月中,饱受战争摧残的南京人,他们的元宵节又是如何度过的呢?
1938年2月14号,是79年前的元宵节。然而,这一天,南京城已被日军践踏的面目全非,一片狼藉。被烧毁的家园、被屠杀的亲人,无家可归的人们只祈求能有一块能保命的地方躲藏。
在充满着硝烟余烬味的南京城,元宵节——这个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节日,在残酷的战争中,却变得黯淡凄凉。
劫后南京城南
对于这一天,当时在南京组织救助难民的国际友人拉贝先生、魏特琳、以及魏特琳的助手——中国人程瑞芳女士在日记中均有记载。
回顾他们当年的亲历,我们发现在他们的日记中,丝毫没有提及南京人是如何过元宵佳节的,他们记录的,只有灾难中的苦楚。
拉贝先生的日记
拉贝先生在这一天,正千方百计地帮助安全区内的难民们寻求蚕豆,帮助难民们解决没饭吃的危机,以及用来治疗已经蔓延开来的的脚气病。(大屠杀期间,许多难民由于伙食极差严重营养不良,得了脚气病得不到医治。)
由于我们这里发生了几例脚气病,我们曾请求上海运给我们100吨蚕豆,这批货应该于今天运抵这里。在上海的日本海军早已发给许可证准许船运这批蚕豆在下关靠岸,但是南京的日本军队尚未同意,后来果然遭到了拒绝。
上海的无线电台报道了这事,并指出:由于我们的国际委员会和自治委员会“缺少合作”,运入货物产生困难,不言而喻,运人之事只允许由自治委员会办理。我们早已于2月12日就此事向自治委员会提出了请求。日本人声称,他们对南京的脚气病一无所知,这一点也不令人奇怪,因为他们根本不关心这里的健康状况。
拉贝在之后的日记里写道,“蚕豆是中国普通食品的重要部分,当前在市场上已经买不到。免费将这批蚕豆发给穷人将会阻止营养不良状况的继续恶化,因此它对两个月来几乎只是以粥为生的南京居民有很大帮助……”
“我们的医药顾问也建议食用蚕豆以防止脚气病。这种病已在难民收容所里出现了。”
约翰.拉贝
日军百般刁难,阻挠蚕豆运送至难民区,而拉贝并不妥协。最终,经过不懈努力与坚持,蚕豆分发到难民手中。为表达对拉贝的感激之情,麦卡伦牧师专门谱写了一首《南京难民合唱曲》。“我们要蚕豆做早饭,我们要蚕豆做午饭…”,这首曲谱目前在纪念馆史料陈列馆展陈。
程瑞芳的日记
作为魏特琳女士最得力的助手,程瑞芳女士在她的日记中,对这一天的描述,也尽是被烧一空后的南京凄惨萧条的模样。
二月十四号最怕春天发瘟症,现在病人也多。现在要分发外面收容所的鱼肝油和奶粉,史先生和我一同出去,看看外面的情形。昨日到城南去看看,也到夫子庙去看的,南京的房子烧了三分之二,其余都是空的。有的光架子,有的地板、柜都没有。最好是这安全区,这边没有烧,最烧得利[厉]害的是夫子庙、太平路,真可恶,这样狠心,南京现在完全一空。
日记中的夫子庙,房子被烧一空,空荡荡的大街,哪里见到人。相比今天的夫子庙,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灯会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79年前的夫子庙在元宵节这天却荒芜萧条着,到处是被烧毁的房子。今朝对比,令人心酸……
魏特琳的日记
魏特琳对这一天也有日记记载,无情的战争,凶残的敌人,已弄得人心惶惶,没有人会想起这天是元宵节。
2月14日,星期一早上多云,没有飞机声。
大王和我去了模范监狱。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监狱里是否有平民。但我们意外地发现,北门桥尽头的唱经楼附近原是条熙熙攘攘的商业街,但现在看起来很凄凉。偶尔看到几个勇敢的人已回到了铺子和饭店里。街道几乎空无一人。所有商店都遭到彻底抢劫,更糟糕的是被烧毁了。那里实际上已没有商业活动了。
在证实了模范监狱里有平民的报告后,我们去见了拉贝先生,并把监狱里的人写的请愿书交给了他。为他们做点事很不容易,因为稍微出点差错,对他们所有的人来说就意味着死亡。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当时的人们是如何度过这一天的,但在实施人道主义救助的国际友人和爱国义士的日记中,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无奈与愤怒,感受到难民的绝望与恐惧。
唯有自强,方得和平!在欢度2017年元宵佳节之际,我们同样也发现,日本右翼分子至今依然在通过各种方式,歪曲诋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铁一般的暴行事实!
今天,我们回望79年前的元宵节、悲痛凄清的南京城,我们祈愿——这段历史,每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全世界都不会忘记!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