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九一八事变决定整个中华民族灾难命运的竟是一个瘾君子!
来源: 抗战论坛   2017-02-11 10:02:46

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是中华民族永远的耻辱日,在这一天,日本关东军制造事端,向中国军队发起攻击,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变”。令全世界目瞪口呆、令国人痛心疾首的是,张学良的东北军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撤入关内,不到半年时间,日军即占领东北全境。110余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沦陷,3000余万同胞从此开始了长达14年的奴役生涯。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沈阳

更为严重的是,九一八事变得逞如此容易,大大刺激了日本政府的野心,日本国内的侵华势力占据上风,最终导致了日本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苦战14年,承受了无穷的苦难,付出了惨痛的牺牲,才在盟军的帮助下取得战争的胜利。

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有一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张学良会不抵抗?有人说,张学良不抵抗是奉了蒋介石的命令。

这根本站不住脚。首先,张学良虽然改旗易帜,名义上归附中央,但实际上,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阀。整个东北军唯他之命是从。当初中原大战,蒋介石为了让张学良出兵,仅开拔费就给了五百万元,他哪可能真正指挥得动张学良。事实上,“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中央政府多次命令张学良务必守住锦州,堵住东北通往华北的门户,但张学良执意不从。全军从锦州撤退,将锦州交给日军,使得华北门户洞开,埋下无穷祸患。而且,张学良晚年也公开承认,不抵抗是自己下的命令,与蒋介石无关。

张学良夫妇(左)和蒋介石夫妇

还有一种说法,是张学良错估了形势。这也是张学良自己的解释,他晚年接受采访时说:我判断日本人不会占领全中国,我没认清他们的侵略意图,所以尽量避免刺激日本人,不给他们扩大战事的借口。这种说法同样站不住脚,冲突发生时你没看清日本人的意图,那第二天呢,第三天呢,一个月后呢,两个月后呢,日本占领北大营的时候你没看清日本意图,那日本占领沈阳后呢,占领奉天后呢,为何直到12月份,在中央政府一再要求其抵抗的情况下,依然将华北门户锦州拱手相让,依然不抵抗?如果到这时你还没看清日本的野心,那未免太蠢了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张学良做出了这样一个愚不可及遗臭万年千夫所指的不抵抗决定呢?他被鬼附身了吗?

是的,张学良当时确实被鬼附身了,这个掏空了张学良的意志精神和男儿血性,令其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在国难当头时无视国恨家仇,无视军人荣誉,无视千夫所指,无视千秋史册不愿抵抗的魔鬼,叫毒品。

张学良痛苦戒毒史:绑在床上任其哀嚎

毒品这个话题,对中国人来说实在太沉重了。直到今天,仍然时不时传出一些明星和公众人物吸毒的消息。令人感到可怕的是,竟然有很多人为这种行为辩解,甚至公然要求毒品合法化。

如果要想很专业地了解毒品的危害,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名词实在太多,我尽可能以通俗一点的方法来解释一下毒品的危害。

在我们的大脑内,有两个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平衡的机制:一个是奖励机制,一个是惩罚机制,前者令我们愉悦,而后者令我们难过。这种奖惩机制,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吃到美食的那种快感,以及饿肚子时的那种痛苦,其实是在激励我们不断寻找食物以生存。我们在爱情中的欢愉,以及孤单时的悲凉,其实是在激励我们不断寻找配偶以繁衍后代。

而毒品,改变了这种平衡,毒品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取代了人体的奖励机制,令人感受到远超于正常的快感和兴奋。这种快感有多强呢?据说,初次注射海洛因产生的快感远超性高潮无数倍而且持续时间极长。

直接作用于大脑的毒品带来的极度快感,轻易就破坏了人体自身的奖惩机制。然而,这种快感并不能持续,使用毒品一段时间后,大脑不仅不能再产生这种极度的快感,相反连正常的带给人愉悦感的奖励机制都没了。人只有通过不断地注射毒品并不断增加剂量,才能勉强维持奖励机制和惩戒机制的平衡。一旦停止注射或者减量后,大脑里就只剩下惩戒机制了,人就会处于无穷无尽的痛苦之中,这种痛苦唯有毒品才能解脱。

当时的张学良,就是这样一个瘾君子。张学良的毒瘾,染上不是一天两天,最初是吸食鸦片,其后又改成注射吗啡。张学良富甲天下,无须担忧毒资问题,所以毒瘾日渐加重。在1930年,他虽然已经毒根深重,但在毒品不缺的情况下,尚能勉强处理事务。而到了“九一八事变”爆发的时候,张学良已经彻底被毒品摧毁了。

1932年3月,张学良下野来到上海。这时,“九一八事变”才过去半年,端纳见他时,觉得“这个人已病入膏肓,对他自己和国家来说,都毫无价值了”。而更早时,热河兵败后黄绍竑在北平会晤张学良时,见他“骨瘦如柴,病容满面,精神颓丧,大家都为这位少帅的精神体力和指挥威望担忧”。

“九一八事变”爆发时,张学良正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我们基本可以断定,当时的张学良已经成为一个完全被毒品控制,完全被掏空了精气神的行尸走肉。对于这种瘾君子来说,只要能获得毒品和使用毒品,其他的一切对他来说都不重要,包括国恨、家仇、军人的荣誉、同胞的苦难。

张学良、于凤至在高尔夫球场

1932年,旅欧之前,在宋子文和杜月笙等人的劝说下,张学良终于下决心戒毒。与他同时戒毒的,还有他的夫人于凤至和情人赵四小姐。很难讲张学良的戒毒是自愿还是被迫,在戒毒期间,张学良还曾偷偷吃药。但在德国名医米勒博士的帮助以及宋子文和杜月笙等人的监督下,张学良终于成功地戒除了毒瘾。也很难讲张学良后来有没有偷偷复吸,但至少,历史记载是:他戒了。

1934年1月8日,张学良(右)回国,吴铁成(左)、杜月笙(中)在上海港口迎接

在张学良的戒毒过程可谓惨烈无比,米勒医生接管了张学良卫队和亲随的指挥权,并赶走张学良的私人医生。将张学良捆在床上,听任其哭号求救而不予理睬。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几乎被囚禁了一生,冤枉吗?我不觉得。相对于不抵抗丢弃百万国土、三千万同胞的罪愆,一生的幽囚真的不算太重。

历史无法假设,但我们依然忍不住要问,如果张学良当时没有那么严重的毒瘾,能够妥善处置“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会经历14年抗战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吗?甚至,如果张学良没有那么严重的毒瘾,对其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肯定了如指掌的石原莞尔等人,敢于狂妄地宣称用把竹刀就能吓退张学良,敢于发动“九一八事变”吗?没有“九一八事变”,没有不抵抗,没有如此轻易的胜利,会有以后日本的全面侵华吗?

我不知道,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要忘记: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就操控在这样一个被魔鬼夺去了灵魂的瘾君子身上。

历史就是这样让人欲哭无泪。

文章来源:《八卦医学史》作者:烧伤超人阿宝(宁方刚),鹭江出版社2015年出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