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田中奏折》是怎样被公之于众的?
来源:搜狐历史   2017-05-03 10:49:52

  张学良获此奏折后喜出望外,立即责令王家桢及东北外交处将其翻译成中文。

  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

  由于是在紧张、匆忙之中描摹,脱落字及错误之处很多,精通日文的王家桢将原稿和译稿逐字逐行修改完善后交给张学良,张学良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遂叮嘱王家桢按照绝密文件的处理方式,特意到官银号印刷所,用上等宣纸印刷了200册中译本,有4本立即呈送南京国民政府,116本分发给少数东北高级官员,其余留在家中。

  任国民外交协会执委会主席的阎宝航

  任国民外交协会执委会主席的阎宝航从王家桢处获得此奏折,震惊之余,如获至宝。1929年10月底,太平洋国际会议将在日本西京召开。担任此次会议筹备会主任的阎宝航征得张学良及国民政府同意,将《田中奏折》译成英文,印出200本份发给英、美、加等与会代表。此奏折的推出如重磅炸弹一般在会场内外炸开,全场哗然,日本首席代表村冈洋右以退出会议相威胁,企图阻止会议进行辩论,造成会议进行中的一场轩然大波。就这样《田中奏折》经阎宝航之手公诸于世。

  国民政府在得知日本百般抵赖的情形后,立即将《田中奏折》交给南京的《时事月报》,该报于1929年12月将《田中奏折》全文公诸于众。《田中奏折》的公布不但震惊了中国,也轰动了全世界。

  《田中奏折》披露后,日本方面立即矢口否认,称《田中奏折》是中国伪造的。同时抓紧追查泄密者,山下勇等28名皇室书库官员全部遭到免职,蔡智堪也身陷囹圄,数百万美元家产也被日本当局没收。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才获得自由返回台湾定居。1955年9月29日,68岁的蔡智堪在台湾病逝,国民党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由蒋介石颁发褒扬令。

  蔡智堪写给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秘书胡俊赵卓凡的信(藏于辽宁省档案馆)

  1932年,历经918事变后的中国政府在国际联盟大会上,控诉了日本当局的侵略行径和野心,并举出了《田中奏折》这一罪证,日本当局仍是百般抵赖、拒不承认。曾参加东方会议、积极推行强硬对华路线时任奉天总领事的吉田茂在战后接受调查时也声称《田中奏折》系中国方面“伪造”。然而,事实上正如战后日本外相重光葵所说:“《田中奏折》出现以后,东亚方面所发生的事态,以及日本对此等事件采取的行动,恰似以《田中奏折》作为蓝本那样进行的。因此想消除外国对这一文书存在的疑惑是颇为困难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以及太平洋战争,都是按照《田中奏折》中的计划逐步实施的,岁月和事实证明了一切。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