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抗日战争时期,焦土抗战和守土抗战孰是孰非
来源:今日头条   2017-05-08 14:47:55

  全面抗战开始后,南京国民政府多次提出“焦土抗战”的口号。

  阎锡山是个喜欢自己创造名词、思想和理论的人。自决心抗日后,他提出的最著名的口号是“守土抗战”。

  阎锡山对这一口号的解释是:“以反侵略反畏缩的意义,站在整个国家责任立场上,纯论是非、不顾成败的抗敌行为。”

  阎锡山不下决心便罢,下了决心就表现得十分强硬,声称:“我已抱定决心,不惜牺牲性命,为救山西。但同时我也要擒住山西人,与我一块牺牲。”

  他训练山西的官员、民众和学生,组建起一支一万多人的“预备军官团”,同时大量吸引华北各省的爱国学生进入山西的军官学校,以至于太原大街上的人“至少有一半穿着军装”。

  阎锡山认为,他的晋军向来以“守”闻名,于是他提出的又一个口号是:“能守住就能存在”。

  为了表示自己的抗战决心,他把父亲留给他的八十七万元遗产以他母亲的名义捐给了绥远前线。

  在阎锡山的带动下,晋军军官们纷纷捐款,山西的民众和学生也发起了节衣缩食运动支援抗战。

  城府极深的阎锡山看待任何事,都如同面对一本需要分析的商业账目。他说他无论干什么都必须顾到“利”。

  他曾说,“以我们守土抗战说,是地方长官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当尽力而为之,成功是成功,失败也是成功,不容返顾。当汉奸,国人共弃,是义所不当为者,失败是失败,成功也是失败,不容尝试。收复失地,是以成败定是非。成功是成功,失败是失败,必须审慎,到能成功的时候,才可为之。要是不估计我们的力量,和守土抗战认为同样的路线,孤注一掷,那就不但不能收复东四省,恐怕连华北华南也要失掉!要知道当敌人进攻东四省的时候,我们和他拼命,是个义;现在想得收复失地,必须顾到利。”

  谁能真正读懂这个说话擅长绕来绕去的阎锡山?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阎锡山顾不了别处,但要为自己的地盘尽“义不容辞的责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