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争取世界和平做出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
在这段历史中,常州儿女踊跃投身于抗战洪流之中,常州大地成为英勇抗战的敌后战场。今年是全面抗战爆发80周年,我们从馆藏中挖掘抗战史料,以无可辩驳的史实,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陈列,讴歌常州儿女前赴后继、英勇无畏的抗战精神。
历史是一面镜子,激励我们为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常州而努力奋斗。
冯仲云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突然向东北军驻地沈阳北大营发动袭击,炮轰沈阳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由此掀开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常州人民迅速响应,社会各界民众掀起了抗日救亡的热潮。《武进中山日报》《武进商报》《溧阳民报》等报纸均在显著版面以醒目标题向民众报道九一八事变真相。各种抗日社团纷纷成立,民众捐款捐物,支援前线抗日将士。同时,许多常州优秀儿女在全国各地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史 良
史良,常州人。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后,史良发起组织上海妇女界救国会 ,担任理事;1936年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委员。因参加与领导抗日救亡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为历史上著名的七君子之一;她是中国著名法学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
李公朴
李公朴,武进县湖塘桥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著名的七君子之一,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杰出的社会教育家。1940年11月,沈钧儒电邀李公朴回重庆商谈筹备成立中国民主同盟等事宜。李公朴搜集了大量反映中国人民抗战业绩的资料,准备去缅甸举办“中国抗日战争现状”展览,争取侨胞和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援。在昆明期间,他创办了《北门书屋》,两年多时间里出版了各类进步文艺读物30余种。
日军轰炸常州
左一:遭日军轰炸后的常州城区惨状
左二:遭到日军轰炸的大成一厂
右:西瀛里国华银行被日军炸毁后的惨状
1937年7月7日,日军蓄意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国民政府组织淞沪会战,奋力抵抗三个月后,终因不敌全线溃退。10月12日,日军出动飞机开始对常州进行首次轰炸,戚墅堰机车厂、电厂都中弹受损,机厂子弟小学全部被炸毁。次日,日机开始轰炸常州城区,火车站、新丰街、南大街、县直街等交通枢纽和繁华商区,昔日繁华的市镇在几天内就被炸得面目全非。11月29日侵占常州。疯狂的日军一路烧杀淫掠,对常州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
日军占领常州
1937年11月29日上午,日军第十六、第十一、第九师团(部分)所辖的大野、虎桐、助川、野田、三国、今中大队,分别从戚墅堰和武宜公路进入城区,占领了常州。日军进城后,实行“三光”政策,奸淫虏掠,无恶不作。《支那事变画报》历时70多年,虽纸张泛黄,但保存完好。内页在“占领常州”处标明了“十一月廿九日”,配发文字1篇《敌机击破四一七机》和6张图片,分别为:日军从水路进城、日军在常州城楼上、日军在常州火车站、日军坦克开过文笔塔附近、常州城内景等。
新四军挺进常州敌后
上:陈毅率部到茅山地区,提出的“三不”政策;
下:(左)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右)先遣支队司令员粟裕;
新四军向群众宣传共产党的政策
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多次举行谈判,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达成共识,决定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8年5月中旬,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首先率部向江南敌后挺进,于6月11日到达常州溧阳地区,开始了创建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
新四军东进
东进部队行军途中
新四军东进部队整装待发
位于武进洛阳的“江抗”总指挥部旧址
1938年10月,第一支队授予梅光迪、朱松寿领导的地方武装为“江抗”第三路番号,在戴溪桥、洛阳一带活动。1939年1月,陈毅又派支队参谋胡发坚主持其工作,完成了创建新四军东进前哨基地的任务。1939年5月,叶飞奉命率第六团,以“江抗”第二路名义东进,与“江抗”第三路会合,成立“江抗”总指挥部。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
1939年8月,为了适应敌后斗争形势的需要,新四军军部决定第一、第二支队由陈毅、粟裕统一指挥,并相应设立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的建制。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李氏宗祠成立。从此,水西村成了茅山乃至苏南抗战的指挥中心,成为新四军发展壮大的红色摇篮。1941年7月中旬,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称为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尔后与八路军南下部队共同肩负起开辟苏北、发展华中的光荣使命。
塘马战斗
1941年11月,新四军第十六旅在溧阳塘马村遭到日军3000余人的突然袭击,旅长罗忠毅、政委廖海涛等率领部队英勇阻击,与敌人反复冲杀十余次,廖、罗等270余名指战员壮烈牺牲。塘马战斗,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一举消灭苏南新四军主力和苏南地方党政领导机关的阴谋,使苏南党政军机关人员1000余人突出重围,为我党我军保存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和有生力量。
艰苦卓绝的反“清乡”斗争
“清乡”是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占领区进一步推行“以华制华”“以战养战”政策的产物。常州地区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党、政、军各级领导机关,在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部领导下,针对日、伪“清乡”的性质和特点,在军事、政治、思想、组织和群众发动方面均作了充分准备和周密部署,以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为主,结合其他斗争手段,灵活运用策略,长期坚持斗争,取得了反“清乡”斗争的胜利。
民族忠魂
全国抗战14年,苏南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民族解放,为祖国独立,与日本侵略者、与投降派、与反共顽固派作殊死搏斗,不怕流血牺牲,无私奉献,创建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的民族正气歌。苏南人民的5万子弟参加了新四军,7000多人为国捐躯,其中县团以上干部牺牲百余人。
根据地的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
为了反对敌人的文化侵略,常州地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逐步创办和发展了抗日文化和教育事业,提出了抗日根据地“实行国难时期的普及教育,发展抗日文化事业,提高民族觉悟,启迪民权思想”的抗日文化发展方针,为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全面开展文化教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常州地区取得反“清乡”斗争的胜利,取得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的胜利,经受住艰苦险恶时期的严峻考验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表达了同盟国“坚持对日作战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应当归还从中国窃取的领土等共同政治意愿。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地向前推进,日本侵略军在中国战场遭到抗日军民的沉重打击,已日暮途穷。
欢庆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消息传来,常州地区城乡一片欢腾。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