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以史为鉴 > 解密抗战 > 内容正文

日本兵被俘虏之后
来源:搜狐网   2015-05-18 16:57:39

  日本工农学校里的俘虏,通常会学习日本作家小林多喜的《蟹工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等书籍。4年间,共有400余人毕业,他们被认为是已经改造好的同志,发往各地工作。有技术的日俘从来不会放归,比如军医,会被留在医院效力;一些军官会被派到各部队里成为炮兵、工程、武器装备的教员,训练八路军士兵。另一些人将要从事一件非常刺激的活动——上战场喊话。他们要躲避战火,跑到炮楼边,高声向同胞叫嚷:日本打不赢!日本军阀才是我们的敌人!你们都是劳苦大众啊!想家了吧,我给你们送来了慰问粮!”一位俘虏秋山良造在冀南对日喊话一战成名。日军内部经常问:“秋山君来了没有?”据说给他的信件高达一尺。但战争毕竟很危险。归顺的日俘共有38人牺牲,延安方面称他们为同志。另一些日俘的工作相对安全:宣传。首先是对外宣传,反战组织的战俘们到各地参加群众大会,为军民做报告;日本工农学校举办各种展览会,接待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的访问;其代表向国统区和盟国宣传中共的战俘工作取得的成就。当然,日本俘虏还要经常演戏。英国记者根室·史坦因在延安时,观看了一场由日俘表演的4幕话剧。在冀南区,日俘也组织了话剧团,自编自演话剧“活路”。冀中支部的“国际剧团”、太行支部的两个剧团都经常进行巡回演出。

  延安方面的日俘工作令人印象深刻,美国外交官约翰·艾默逊1945年1月参观了国府的重庆日俘收容所后说:“这与在延安那些快快活活的日本人相比,真是鲜明的对照。这个评语十分贴切。国军的战俘管理混乱,一度仿照共军让日俘从事宣传,但效果实在太差,被举报为“纵兵扰民”,最终日俘还是老老实实呆在营中。由于活捉一个日本兵实在太难,当时国际上都不相信中国活捉了大批日本兵,为此,1940年国民政府在重庆拍摄了一部全部由日本战俘参演的反省侵略战争的宣传片,这部名叫《东亚之光》的电影特意用了一个长镜头把大批战俘和他们的宿舍捕捉进镜头。该片拍摄期间曾遭遇顽固日俘的破坏和日军轰炸干扰,1941年1月最终上映。恼怒的日媒称片中日本战俘是由留日学生演的,实际上全片只有导演何非光一个人是中国人,何非光1913年在台湾出生,会一口流利的日语。1958年,因拍摄反动电影和参加国民党被判管制两年,1979年平反。文/唐元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