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以史为鉴 > 解密抗战 > 内容正文

中日武器产量差距有多大?
来源:腾讯网   2015-05-19 09:47:49

  导语:陈诚说,“敌人之军需工业,实非我国所能望其项背。”

  日本工业发达,战时每年的钢产量是中国的数百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之所以要维持对日交涉,避免战争扩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日国力相差过于悬殊。1934年,蒋介石在一次谈话中说,“现代战争为科学的战争,然而中国的科学发明与工业技术,自觉幼稚,不逮日寇”,且“中国在战争上应具备的条件极不充分,海军空军都不如人家,殊无对日作战之可能。”

  蒋介石此说,确非虚言。从下表中选取的生铁、钢材和煤产量情况,即能看出战前中日两国工业水平的巨大差距(中国的数据不包括已沦陷的东北,日本数据仅包括其本土)。

  中日两国生铁、钢材、煤产量对比

  战前,日本的钢铁产量是中国数十倍;全面战争爆发后,中国只有少数企业迁往后方,使钢铁产量进一步下降。技术落后,是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日本在战时使用高炉炼钢,如八幡制铁所有两座1千吨高炉、广畑制铁所有一座1千吨高炉等。相比之下,中国大后方规模较大的大渡口钢铁厂,仅有2座10吨炼钢炉;而云南钢铁厂直到1943年,才有了一座50吨炼铁炉。

  日本煤矿很小,主要依靠从中国进口。战争后期,至少有10万个熟炼矿工被征召入伍,取代他们的是外国劳动者(主要是朝鲜人和中国人)和战俘。这虽然使日本的煤产量在1945年一下少了50%,但还是远超当时的中国。

  下列柱状图,可以更为具象地呈现上述差距:

  1937-1945年中日两国生铁产量差距(万吨)

  1937-1945年中日两国钢材产量差距(万吨)

  1937-1945年中日两国煤炭产量差距(万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