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以史为鉴 > 内容正文

卢沟桥:全面抗战烽火由此点燃
来源:新华网   2015-06-01 09:48:50

  日军91岁侵华老兵跪在卢沟桥上忏悔谢罪

  御题汉白玉碑  赵珊摄

  旧桥面遗址

  宛平城的顽强抵抗

  我从卢沟桥的东桥头向东走百余步,便来到了宛平城。城墙上的累累弹痕刺痛着每位参观者的神经。

  我围着城墙慢慢地走着,抚摸着斑驳的砖石,脑海中继续回顾着历史:卢沟桥事变爆发了!日军用大炮和机枪向宛平城轰击,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中国第29军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线官兵:“确保卢沟桥和宛平城”、“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抗战。双方展开了激战,日本侵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

  卢沟桥事变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事变后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熊熊烈火由此燃烧起来。

  宛平城和卢沟桥目前同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天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宛平城在建筑布局上颇有特点,是我国华北地区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两开门卫城。明朝为防御李自成进京,命御马监太监武俊于公元1638年主持修建,称为“拱极城”。宛平城的形制结构初建时与普通县城不同,全城只有东西两门,城墙厚实、坚固,有利于防卫京师。1928年,宛平县衙迁入城内,改为“宛平城”,相继兴建酒肆、茶楼、驿站和祭祀庙宇,打破了单纯的军营格局。

  宛平城不大,东西长640米,南北宽320米。我从毗邻卢沟桥的西城门进入古城,一条宽敞笔直城内街直通向东城门。新中国成立后,宛平城历经多次修葺,先后复建了宛平县衙、卢沟驿、戏楼、兴隆寺及拱极营等建筑景观,已形成了一条古色古香的明清文化步行街,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展示平台。如今,为了迎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宛平城又一次在进行大规模的整修。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