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以史为鉴 > 内容正文

卢沟桥:全面抗战烽火由此点燃
来源:新华网   2015-06-01 09:48:50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大型雕塑

  在卢沟桥抗战的中国军人

  追忆抗战的硝烟战火,我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卢沟桥。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爆发,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我走上卢沟桥,望柱上日军的弹痕斑斑可见,石狮子仿佛在诉说着那段难忘的历史……

  卢沟桥上不屈的石狮

  卢沟桥坐落在北京西南,是一座古老的桥、一座艺术的桥,更是一座英雄的桥。

  很多人熟知卢沟桥的历史是从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的。其实,卢沟桥是一座距今近千年的古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建成于金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桥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10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我站在引桥向前望去,卢沟桥桥身显得宽阔大气,桥面凹凸不平的印迹又平添了历史沧桑感。尤其一个个精美的石狮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堪称卢沟桥建筑上的点睛之作。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这些狮子经历了金、元、明、清、民国和新中国几个时期的修补,融会了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成为一座石刻艺术博物馆。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卢沟桥“河上有一美丽的石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极之者……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桥”。

  如此古老且精美的卢沟桥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由于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早在战国时代,卢沟河渡口一带已是燕蓟的交通要道。1153年金朝定都燕京之后,这座浮桥更成了南方各省进京的必由之路和燕京的重要门户。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承受着最沉重的历史伤痛。望柱上、桥面上日军当时留下的弹痕清晰可见。看到这些,我耳畔仿佛听到了枪炮声和厮杀声。

  史料上记载着: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七七事变爆发前夕,北平的北、东、南三面已经被日军控制,卢沟桥成为北平对外的唯一通道。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随即,日军首先向中国军队开火,枪炮射向卢沟桥。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卢沟桥旁边的宛平城。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