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专题栏目 > 以史为鉴 > 内容正文

庐山:吹响全民抗战的号角
来源:新华网   2015-06-23 18:05:26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1937年7月7日,在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第二次赴庐山谈判途中,卢沟桥事变爆发。翌日,延安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呼吁:“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建筑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

  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鲜明主张抗日。这其间,中共的政策经历了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不同阶段的转变。

  西安事变后,从1937年2月至9月,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的首席代表,与国民党蒋介石、顾祝同等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和南京举行了5次谈判,其中最关键的是两次庐山谈判。因此,1937年的庐山风云与中国全面抗战局面的形成密不可分。

  国共在庐山谈什么

  2015年杜鹃花盛开时节,记者来到庐山牯岭,寻访国共谈判的踪迹。

  从莲花峰到牯岭道边的小天池景区里,耸立着“庐山抗战纪念碑”。

  穿过云锦杜鹃、柳杉、松柏组成的宁静肃穆的林墙,我们站在望江亭上,眼前豁然开朗,左看牯岭,右眺长江。与记者一起寻访的庐山外宣办副主任符超指着山下说:1937年,周恩来两次都是从这好汉坡上庐山的。两次谈判,蒋介石出尔反尔,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想要共产党“投诚”,接受国民党“收编”。

  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石仲泉写到,1937年6月4日,周恩来带着根据此前杭州和谈意见而起草的《关于御侮救亡、复兴中国的民族统一纲领》上庐山,与蒋介石进行第一次庐山谈判。在会谈中,一方面,蒋同意红军改编后可达4.5万人,分批释放狱中的中共党员,这些表示较前有所进步。另一方面,蒋介石又给和谈设下新的障碍:一是避而不谈《民族统一纲领》,提出另外成立国民革命同盟会;二是推翻了在杭州答应红军可在3个师以上设总司令部的承诺,提出请毛泽东、朱德出洋考察的意见。这都表明,蒋介石仍然要在组织上将共产党融化在国民党内,收编红军,由他直接控制。因此,第一次庐山谈判暂时中断。

  中共的退让与坚持

  美庐、教堂、长冲河……我们在别墅区中穿行,庐山这座民国政府曾经的“夏都”,仍依稀可见抗战的痕迹,在美庐那个狭小的防空洞里,隐约还能闻到硝烟的味道。

  拐进中五路336号,符超说:这里就是著名的仙岩饭店。1937年夏天,蒋介石邀请社会贤达人士参与“庐山谈话会”的代表在此下榻。

  为参加第二次庐山谈判,周恩来偕博古、林伯渠一行于7月13日抵达庐山。此时,蒋介石正在举行谈话会,听取各界人士对国是意见,但共产党没在邀请之列。因此,周恩来等人不得公开露面,谈判只能秘密进行。

  为争取谈判取得进展,7月14日,中共中央主动发电报,向南京政府表示:“愿在蒋指挥下努力抗战,红军主力准备随时出动抗日。”

  当蒋介石带着邵力子、张冲与周恩来等会谈时,周恩来提议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作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并尽快发动全国抗战。但蒋介石态度依然十分傲慢,一是他借故修改《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周恩来选集》中写道:“他(蒋介石)要动手改两句,那时候我们还客气,同意他修改两点。但修改了他也不发表,总想把共产党合法这一点抹杀掉。”二是对红军改编后的指挥权和人事权更是抓住不放,要求红军改编后各师直属行营,政治机关只管联络,无权指挥;3个师的参谋长由南京派遣,以周恩来为政治主任,毛泽东为副主任。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