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琐忆
■林依光 文/图
兰圃村地处闽侯县与长乐市交界,背倚峰峦叠起的大象山与鳌峰山,时为福(清)、长(乐)、林(森)三县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1938年至1941年间,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的江国荣和中共福清中心县委,通过陈亨源,先后派人在兰圃村播下革命的种子。1938年到1939年,中共地下党通过单线联系,党员林开进、林宝开在兰圃村组织一支有30多人、20多支枪的抗日游击队,先后在兰圃村培养发展地下党员骨干31名。
自古以来,兰圃村的地缘、族缘与福州、长乐交往频繁。一些村民在长乐从事蔬菜种子与洋葱苗的销售。游击队成立前,中共长乐地下党员林得利通过结识兰圃村村民林裕裕,落脚在兰圃村,以理发职业为掩护,在闽侯七里一带活动。林得利是长乐古槐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2年3月入党,与中共长乐游击队长陈亨源关系密切。
兰圃游击队以村后山为基点,配合长乐、福清地区的游击队开展抗日活动,隶属中共福清中心县委领导。1941年5月下旬,福清游击队与闽侯县(兰圃)的抗日队伍联合,在阳下玉岭村组建一支50多人的游击队,陈金来任队长,郭仕春任参谋长,在福清北区、闽侯兰圃村、长乐玉田等地开展抗日活动。六月下旬,这支队伍并入长乐抗日游击总队,隶属第九中队。
兰圃村后山有连绵的群山,回旋空间广,是与长乐、福清联合抗日理想的红色“飞地”。1941年至1944年,兰圃游击队先后派出精干队员,执行长乐总队下达的军事任务,三下长乐,六次组织抗击日军,歼敌20多人,缴获枪3支,子弹几十发。
1941年8月4日,长乐抗日武装在琅尾港小冬浦橘树林,乘日军往蕉岭视察“遮断线”工事返途的有利战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这次战斗,消灭了日军马(尾)营(前)守备司令中岛中佐及分队长村野以下官兵42人,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总队选派48名游击队员组成的“敢死队”中,就有4位兰圃村的抗日勇士,他们是林得利、林依炎、林举华、林春弟。
林举华参加琅尾港战斗不久,受闽中游击队调派,马不停蹄地奔赴福清,在福清县海口海面与海匪的遭遇战中,不幸牺牲。
兰圃游击队还曾两次伏击前来“扫荡”的日军:1941年农历三月廿三,驻扎在尚干庵塔边的日军200人,将前往长乐县玉田乡西浦“清剿”游击队。游击队领导江国荣、林开进知道兰圃村是日军必经之路。当日下午3时多,日军经穆岭回老巢,游击队化整为零,30多名骨干分成四个战斗小组,埋伏在前屿山,在茅草与密林的掩护下,日军行至兰圃村与前屿自然村交界的井尾桥时,江国荣一声令下,大家居高临下向日军开火。激战半个小时,由于我方在暗处,敌人在明处,日军死伤10多人。夜幕降临后,日本军官见势不妙,只好乱放一阵冷枪,狼狈地逃回尚干,我方无一伤亡。
同年7月12日,日军出动近百人,对兰圃村、青圃村等地进行“扫荡”。这次日军吸取教训,将队伍分成3段摆开,形成前攻后卫的火力配备。据如今仍健在的93岁的老党员、抗日老战士潘国金回忆:游击队只有七八位同志,神不知鬼不觉地朝日军打了几枪,毙伤日军2名,日军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游击队员消失在丛林中。
1944年10月4日,福州第二次沦陷。次年农历四月初九,日军小分队12人趁着夜幕,摸到兰圃村山寮,杀害了黄大妹老大娘和刚满14岁的潘寿基,场面惨不忍睹。游击队得到日军惨害无辜同胞的消息,队员们个个义愤填膺,地下党召集游击队,迅速制定周密的歼敌方案,组成一支有50多名游击队员参加的歼敌队伍,游击队分成3个战斗小组,以组为战,各就各位,凭借有利的地形,激战半个多小时,当场击毙9个日军,其余的日军沿路往前屿洋方向逃,游击队与群众紧追不舍,3个日军被团团围住,在群众愤怒的呐喊声中,日军见逃生无望,相继自杀。
兰圃游击队在党组织的指引下,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发动群众向地主、富农、乡绅,募粮、募枪,募款购枪弹,并得到兄弟游击队的支援。同时,依靠多次缴获敌人的武器武装自己。党组织有意识地团结、争取一批苦大仇深的深山猎户,将他们手中的猎枪装备游击队,队伍中有不少猎户出身的游击队员,他们狩猎经验丰富,射击准确。当年,潘国金兄弟等,都是游击队的神枪手。
2003年9月,兰圃村172名老党员干部、革命烈士亲属、“五老”家属,带头捐资筹款15万多元,在本村马岗山建成兰圃老区抗日纪念亭,2004年7月竣工。次年9月,村党委决定:在当年与日军战斗的大顶沃,在抗日英烈潘寿佺牺牲处建抗日纪念碑。王直将军,闽中革命领导人、原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许集美等领导,分别为纪念亭、纪念碑等题词。
(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供稿)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