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敌后游击队 > 内容正文

铁道游击队 出奇制胜的抗战“特种兵”[图]
来源:中国网信网  杨倩   2015-07-31 09:26:51

  

  图为坐落于枣庄市市中区的铁道游击队展览馆。(中国网信网 杨倩 摄)

  “我们爬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还记得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这段旋律吗,热血的歌词再现了战士们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情景。那么在电影中被侵华日军称为“飞虎队”的铁道游击队,在抗战历史的现实中是什么样子呢?近日,记者跟随“峥嵘岁月 红透齐鲁--抗战看山东”网络名人行,走进铁道游击队展览馆,见证70多年前那一群特殊的“抗战特种兵”。

  

  潘福安馆长讲述日军暴行。(中国网信网 杨倩 摄)

  铁道游击队展览馆馆长潘福安为我们详细介绍了铁道游击队成立历史和英雄事迹。铁道游击队原称“枣庄铁道队”“鲁南铁道大队”最初组建于1938年。在1940年1月正式组建了“铁道游击队”,隶属于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鲁南军区。以抱犊崮山区抗日根据地为依托,战斗在津浦、陇海铁路鲁南段百里铁道线,临枣、台枣铁道支线上。他们袭票车、截军列、毁铁路、炸桥梁,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或闪转无定、神出鬼没,总是能给日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游击队比较著名的事迹有夜袭洋行、巧撞火车头以及受降日本军。

  1939年初,日军在枣庄开办正泰国际公司(又称洋行),这家公司表面从事经商贸易,实质是用来搜集情报的间谍机构。当时的铁道游击队称枣庄铁道队,后来任铁道游击队大队长和副大队长的洪振海和王志胜摸清敌情后,在仅有一支匣枪的情况下,于夜间冲进洋行,击毙两名日军,击伤一名日军,缴获长短枪各一支。

  铁道游击队战术灵活机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打击日军。1941年7月,在津浦线上,游击队员将铁路信号灯作为“武器”,同时给两辆行驶的火车发可以通行的信号,使日军火车相撞,车毁桥断,迫使敌津浦线运输中断数日。

 被缴获的日本军官指挥刀。(中国网信网 杨倩 摄)

  铁道游击队还成功受降千余日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驻扎在临城的日军却迟迟拒绝投降缴械,打算逃至徐州。残留日军乘火车趁夜色悄悄开出临城车站,行驶到沙沟附近时,发现铁路已被破坏。日军试图退回临城,发现退路也被铁道游击队切断。孤立无援的日军一边与铁道游击队政委郑惕谈判,一边企图再次组织逃窜,却被游击队识破了阴谋。在两次谈判无果的情况下,时任鲁南军区司令员张广中亲自率队谈判,日军大队长太田被迫答应投降,交出了他的指挥刀。1945年10月,驻枣庄和临城日军千余人携带8挺重机枪、130多挺轻机枪、其余枪支1400余支、火炮数门、子弹千余箱,正式向铁道游击队投降。如此规模的日军,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击武装投降,在当时的受降行动中是十分罕见的。受降过程中收缴的日本军官指挥刀现在存放在铁道游击队展览馆内,向我们生动地展示着这支队伍的抗日英勇事迹。

  七年的浴血抗战史,一次次颠覆敌人列车,一次次惊险战斗重创侵略者,充分展示了铁道游击队的英勇、无畏、机智、顽强。铁道游击队还和兄弟部队密切配合,开辟和保护华东经鲁南通往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安全护送刘少奇、陈毅等大批过往干部。这样一支出奇制胜的抗日“特种兵”,为中国抗日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他们的一个个传奇故事也为世人永久传扬。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