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敌后游击队 > 内容正文

16岁参加抗日游击队
来源:凤凰网   2015-08-04 09:22:17

  

  回忆四叔时所写的文稿

  晨报讯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这让80多岁的合肥老人沈德晖特别怀念他已逝去的四叔沈野。家庭条件还算优越的四叔,是在16岁时因参加抗日游击队而步入革命队伍的。沈德晖回忆,当年,祖父思念在外革命的儿子,甚至登报称病寻子,可为了打鬼子,看了报纸的四叔依旧没回家。

  舍弃小家,毅然投身抗战

  在庐阳工业区(林店街道)金池社区,江淮晨报、江淮网记者见到了已故老人沈野的侄子沈德晖老人。老人今年82岁,身体十分硬朗,精神矍铄。他拿出一叠叠黑白老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上那眼神充满锐气、温文尔雅的年轻人正是他的四叔。

  “我四叔是1921出生,因为常年在野外打游击,他自己改名叫沈野,其实原名叫沈炳裕。”沈德晖介绍起四叔,心情有些激动。他说,祖父早年来到上海学做生意,后来也发家了,就在上海的郊外盖了房子,全家人过起了衣食无忧的日子。祖父共5个儿子,他爸是老大,家中唯一参加过抗日战争的人就是四叔。

  日寇入侵上海时,16岁的四叔正就读于上海雷士德工业技术学校,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鼓舞,出于报国之心,不辞而别离家出走前去投奔了抗日游击队。

  祖父爱子心切,曾在报上登寻人启事,诓称“父病危吾儿速归”,但却没有等来四叔回家。四叔后来告诉家人,他看到了寻人启事,为了国家利益,舍弃小家情丝,迟迟没回去。后因游击队遣散,才返回到家。

  重庆谈判时他曾去机场迎接毛主席

  担心他再次不辞而别,祖父便亲自陪送到香港就职的父亲处,由父亲替他谋了一份固定工作。也就是在四叔去了香港之后,沈德晖和只比他大一轮的四叔,相处了很长时间,四叔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可四叔的心还牵挂着抗战。在香港的这几年里,他又与中共驻香港的地下党组织接上了联系,在香港也为组织抗日宣传活动,继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后来,沈德晖全家回到上海,四叔独自去了重庆。1945年重庆谈判时,他还作为工作人员到机场迎接毛主席。

  “我四叔曾身处家族条件十分优越的环境中,然而,他不畏艰险、挺身而出,参加了抗日战斗,正是许多和他相似的革命先辈们的典型代表。”老人说,“当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更加珍惜。而且永远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这是永恒的真理。”

  

  四叔(右)当年的老照片

  晨报记者 李玲芳/文 高博/摄

  实习生 牛敬超

  通讯员 王文芸 沈德晖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