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敌后游击队 > 内容正文

斯文教师单枪匹马组建游击队
来源:厦门网   2015-08-20 11:06:02

  

  郑仕照和妻子颜丽冰。

  

  2005年,中央颁发给郑仕照的抗战纪念勋章。

  

  1960年代的郑仕照。

  本报记者 何无痕 实习生 邢雅妮

  2015年8月14日凌晨5时35分,95岁的抗日老兵郑仕照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他的一生坎坷曲折,却也波澜壮阔:7岁丧父,10岁被绑架,抗战爆发后,他穿越深山老林寻找抗日队伍,并投笔从戎,独自一人开辟抗日根据地。

  尽管一生充满了磨难,但郑仕照却永远带着豁达的笑容,用乐观迎接一切挑战,退休后的郑仕照带着妻子从老家泉州来到了厦门,与儿子一同居住,在这里,他度过了安逸而又快乐的老年生活。而生前的郑仕照最珍爱的便是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给他的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勋章。“可惜这次,父亲再也没有办法接过抗战胜利70周年的纪念勋章。”儿子郑毅夫遗憾地说。

  【投笔从戎】

  离开刚怀孕的妻子 加入抗日武装

  祖籍泉州永春的郑仕照出生在马来亚,从小就经历着颠沛流离的生活:7岁时他的父亲早逝,10岁时郑仕照姐弟又被地方军阀绑架,无奈的母亲只好倾家荡产,四处借债赎回姐弟俩,当生活终于渐渐回归平静,郑仕照在母亲的支持下回到祖国读书上学,没想到日军发动侵华战争,郑仕照只得又重返马来亚教书,可随后的太平洋战争却彻底扰乱了郑仕照的生活。

  在特殊的战争年代中,往往一刹那的决定,就能改变人的一生。郑仕照做出了决定:加入抗日队伍,成为一名战士。

  不过,郑仕照的回忆录提及,在他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才刚刚得知了另一个消息,新婚不久的爱妻颜丽冰怀孕了,“获知我要当爸爸了,我高兴得蹦跳了起来。”只可惜,风雨飘摇,又何来安定的家?面对严峻的局势,怀着对抗日的热情,郑仕照坚定地告别了家庭,带着简单的行囊投奔马来亚抗日军第四独立大队第十三中队。而他传奇的一生也就此展开。

  没想到投奔抗日军后的第一个任务,就让郑仕照傻了眼。“你的任务是回到眼东港顶发展武装队伍,成立分队,并任分队长,开辟抗日根据地。”副中队长苏淼水告诉郑仕照。投奔抗日军前,郑仕照的职业是一名教师。向来只会舞文弄墨的他,又怎么会提起枪作战,更何况单枪匹马建立起一支队伍?这样的任务,对于郑仕照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

  【游击队长】

  半年组建起游击队 变身威武军人

  尽管被“赶鸭子上架”,但命令不能违抗。1942年底,郑仕照回到龙引眼东港顶,当时没有任何作战技能,仅仅凭着一腔对日本人的仇恨和抗日的热情,郑仕照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走家串户,与群众拉家常,并陆续得到了当地民众的支持,队伍也渐渐壮大。1943年7月,抗日军第四独立大队二十中队三分队成立,郑仕照担任分队长,并兼任指导员。

  人找到了,但下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刚创建时,抗日战士来自各地和各行各业,如何把他们组织在一起,并带出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当过老师的郑仕照,从不敢说一句骂人的粗话,但斯文的自己却不适应指挥军队的角色,为此,他改变自己平时唯唯诺诺的形象,不仅每天都和战士们一起训练、作战,在聊天中还会时不时带上一两句粗话。很快,郑仕照的脸上就褪去了那种书生的文弱,转而添上了军人的威猛。

  在三年多的游击生活中,郑仕照耳畔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行军时战士踩在厚厚落叶上的“沙沙”声。为了躲避敌军,他们每天穿梭在南洋的热带雨林中,不断辗转、迂回,居无定所,一个晚上往往会住两三个地方。

  避开敌人的锋芒是为了主动出击。1943年11月,日本又一次对抗日军进行疯狂的大围剿。得知敌人进山的消息后,郑仕照率领突击队占领营房面前的小高地,此时敌人正用步枪盲目地对着树林一阵扫射,郑仕照利用大树做掩体,直到敌人与自己不过只有三百米距离时,命令突击队开始扫射。对方见火力不强,判断是小型的游击队,便更为猛烈地射击,直到临近五六十米时,郑仕照和队友们突然扔出手榴弹,并一起射击,把敌人弄得晕头转向,气焰大减,而郑仕照则率领战士们消失在密林之中。

  【孤胆英雄】

  只身入虎穴谈判 阻止当地反华行动

  除了与敌军作战,郑仕照还曾单身闯入虎穴,阻止了马来亚一起反华排华的行动。那是在1945年5月,马来人受到日军的蛊惑,掀起反华、排华浪潮,眼见同胞们无助哭泣,四处逃难,郑仕照竟单身闯入虎穴,与当地马来人进行谈判,并最终阻止了行动,保卫了华人的安全。

  “我父亲告诉我,抗战时他多次与死亡擦身而过,最近的一次,子弹离他只有1厘米。”郑毅夫说,直到父亲去世前,都还能在他的太阳穴上看到当年弹片划过留下的疤痕。

  1948年回国后,郑仕照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参加了解放战争。之后,他便一直在泉州工作,直到退休。2012年,夫妻俩来到厦门生活,曾经的抗战烽火岁月,变成了安逸幸福的晚年生活,居住在海边的郑仕照,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望着大海的波涛,翱翔的海鸥,来往的巨轮,环岛路疾驶的车辆,“在这里他喜欢参与社交活动,爱写作,还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把吃药’,幸福指数极高。”郑毅夫说。

  【故事】

  结婚时为躲日本兵

  新娘剪板寸头扮小伙

  郑仕照和妻子颜丽冰1942年5月结婚,一同经历了近4年的抗战岁月。郑仕照清晰地记得,结婚时他一人骑着自行车,上岳母家迎回心爱的新娘。因担心碰上日本鬼子,颜丽冰只得剪了一个板寸头, 穿着她父亲原来做工穿的旧衣服,打扮成一个马来亚地地道道的打工小伙子,就连脸庞都涂抹了褐色的粉。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