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档案
吕志和
吕志和,今年91岁,老家在盐都秦南镇,现居住在大丰市大中镇裕华福丰村,1941年加入秦南区游击队,多次参加战斗,多次负伤。
地下工作者介绍加入游击队
1940年,秦南共产党地下工作者活动频繁,有彭彭、周楚、梁玉池(音)等人,吕志和由于经常出入在那里玩,于是认识了当地游击队不少人,1941年3月,吕志和经熟人介绍,加入了区游击队,队里发给他一支汉阳造的步枪。
在加入游击队的第二天,吕志和就参加了一次伏击日本兵的战斗。从盐城来的日本兵坐汽艇沿蟒蛇河而来,汽艇上架有机枪,有一个班大约十几人。游击队员躲在圩堆上准备伏击,当汽艇靠近时,吕志和与游击队员打了几枪后。日军汽艇随即停下来靠岸,日本兵一上岸就用机枪扫射,面对敌人强大火力,游击队立即撤退。吕志和由于冲在前面,来不及躲闪,情急之下,他跳进了蟒蛇河里,他在水草下呆了一个小时,直等到日军远去之后,他才从河里出来。
亲眼目睹战友被害
1943年秋天,秦南区游击队的一个排配合盐城独立团攻打秦南,当时日军在秦南有碉堡,他们利用碉堡掩护,火力强大,而游击队员武器弹药很少,一人只发10颗子弹。由于实力悬殊太大,游击队被迫撤退,刚撤到秦南街西南乱坟场时,被日本兵断了后,12名游击队队员被日军抓了。
日军将这12人分别用钢丝从锁骨一一穿过,并一个接一个串起来,把他们带到秦南小街上进行游街,恐吓民众和游击队员。但这12名队员面对日军的残暴,并没有屈膝,他们虽然不能动,但高喊口号:“打倒日本鬼子!打倒汉奸!”鬼子很惊慌,一时手足无措,连忙找东西将队员的嘴塞上,最后,鬼子将这12名队员带到一处乱坟岗挖坑活埋了。
吕志和亲眼目睹了这一切,这样的行径更是激起了游击队员的愤慨。由于日本兵人多势众,武器装备先进又充足,游击队不能跟他们正面交锋,只能通过伏击作战。不久,秦南日伪军头目崔德真率人下乡扫荡一直到楼王抢东西,游击队在蟒蛇河边上进行伏击,断了他们的后路,日伪军被打得七零八落,死伤多人,慌忙逃跑。平时,吕志和与游击队员们则通过偷袭的方式,他们将盒子枪放在菜篮子里,遇到行单影只的日本兵就下手,就这样,吕志和用枪撂倒了好几个日本鬼子。
合德战斗水淹鬼子碉堡
1943年底,秦南区游击队编入了盐阜独立团(属华东第三野战军)后,吕志和参加了多次与日军的战斗。其中有两次最惨烈。一次是在合德,当时,位于苏北沿海中部的合德镇是重要的棉花产区。合德的日军拖了老百姓棉花几十万担,想偷偷运走,结果被我军包围拦截了下来,但敌人的火力很猛,他们在高高的炮楼里,用轻重机枪不停地向我方进攻部队扫射,气焰十分嚣张。合德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我方牺牲了几百人。由于碉堡地底下是空的,还有些日军躲在里面不肯出来,后来我军民想了一个办法,用水淹。他们挖了一条沟,然后引水过来,日本兵只好跑出来,最后活捉了几个日本鬼子。几十万担棉花终于被我军夺了回来,仅这些棉花运往阜宁就用了一个多月时间。
还有一次在伍佑,打得弹尽粮绝,最后跟鬼子拼刺刀,吕志和一个班牺牲得剩下两个人,他是其中一个。日军的尸体将串场河都填满了,这场战斗还活捉了五六个鬼子,把他们带到盐城喊话,最后盐城东门、西门,还有潘黄九里窑子据点的日伪军都被歼灭。
吕志和身负九次伤。打伍佑时,膀子被子弹擦伤,在阜宁壕沟伏击鬼子时,子弹擦过他头皮,在合德,他腿子被炮弹片擦伤,下巴被子弹打穿挂了下来,也没有退出战斗。
采访手记
老兵们都已步入耄耋之年,采访者与被采访者沟通的困难可想而知。在采访吕志和时,他在回忆往事时,不禁失声流泪,采访不得不几次中断。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巧遇前来看望他的“铁血老兵”公益组织的10多名志愿者,他们在炎炎烈日下,给吕志和送来了生活用品和慰问金。是的,但愿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这样的队伍中,因为这些老兵已经步入一条记录历史的跑道,要同时间赛跑,才能来得及。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