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伪军进军百花洞村,被游击队包围。次日,日军以飞机支援,并出动日伪军1000余人增援,被困日军才得以逃脱。这就是东纵抗战史上著名的“百花洞战斗”。
百花洞战斗旧址 图片来源:中共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
当年战斗的山头,如今变成了林立的居民楼和厂房。
在百花洞村委大楼的天台上,邬波向记者讲述当年百花洞战斗的情形。
深圳晚报记者 江田力 伊宵鸿
实习生 余思颖 文/图
1941年6月10日,日伪军600余人夜袭广东东莞县城东南的百花洞村,企图消灭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队长曾生收到情报后,率领3个中队200余人及自卫队近1000人在百花洞村周围高地设伏。11日拂晓,日伪军进军百花洞村,被游击队包围。12日,日军以飞机支援,并出动日伪军1000余人增援,被困日军才得以逃脱。这就是东纵抗战史上著名的“百花洞战斗”。
战后,广州日军华南南支派遣军头目无奈哀叹,百花洞战斗“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仗!”2015年7月7日,《人民日报》曾发文称,百花洞战斗和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是血与火的十大战场,还介绍此战为“游击队的伏击战”,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的代表性战斗。
百花洞是隐蔽在东莞大岭山东侧一片荔枝林中的一个小村庄,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易守难攻。持续两天一夜的百花洞战斗的胜利,正得益于事先得到情报的第三大队凭借有利地形,布下“口袋阵”。
提前部署:600日伪军进入“口袋”
据《东江纵队志》记载,1940年9月,东江人民抗日武装合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10月初,第三大队70余人在林平、梁鸿钧、曾生、邬强等人带领下挺进东莞大岭山区,创建了大岭山抗日根据地。
第三大队不失时机地袭击当地敌伪据点,惩办汉奸,伏击日军往来车辆,破坏日军交通运输和通信设备,并打败了日伪军和顽军的进犯。这引起了驻莞太线日军的极大恐慌。当时,日军认定曾生游击队的主力就藏在百花洞,于是计划秘密行动消灭游击队。
1941年6月10日夜,驻莞城、太平、桥头的日军长濑大队400余人倾巢而出,以及厚街伪军第30师200多人,在大队长长濑率领下,兵分两路隐蔽地奔袭大岭山区中心百花洞村。一路从桥头经大迳、大环直扑百花洞;另一路由长濑率主力从莞城经上下山门、髻岭、新屋场直插百花洞。
《曾生回忆录》里记载,日伪军出兵当天夜里,他和几位同志正在大岭山中心区百花洞村召开民运工作会议,当晚就住在百花洞村。当时林平和梁鸿钧带着“领导机关”住在大王岭村,第三大队副大队长邬强带领“西征队”保卫“领导机关”。
当晚,第三大队在厚街的情报站侦察得知日伪军此次的秘密行动,并连夜把情报送到曾生手上。曾生立即率领百花洞抗日自卫队抢占百花洞西南的小山头制高点,同时派通讯员飞奔大王岭村,向第三大队总队长梁鸿钧和政委林平报告敌情。总队当即命令副大队长邬强率领第三中队赶往百花洞去支援曾生,又命令驻大环村的二中队和驻大沙长圳村的一中队迅速抢占有利地形,随时准备出击。随即,梁鸿钧和林平率领大队部机关人员从后山转道与曾生会合。
据当时参加战斗的第三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彭沃事后回忆,3个中队总共只有200多人,只配有两挺轻机枪,武器装备均不如敌人。第一中队接到命令后,登上百花洞对面的大岭山右侧小高地。
痛击日军:日军大队长长濑被击毙
1941年6月11日拂晓,一队日军出现在北面通往百花洞的小路上。曾生一声令下,抗日自卫队以猛烈火力向日军射击。顿时,日军手脚大乱,一部分慌忙趴在地上,利用田埂进行抵抗;一部分拼死抢占北面的小高地继续抵抗。
彭沃回忆,在第一中队阵地500米外也有一队日军约100来人朝阵地横向运动过来。走在前面的是骑着东洋大马的长濑大队长(当时不知道身份),他挥舞着指挥刀,趾高气扬。埋伏在阵地上的一中队战士看到他,恨不得一枪把他撂下马来。彭沃伏在机枪射手吕苏的身边,两只眼睛紧紧盯住那匹大洋马,它一走进机枪射程,他便立即向吕苏下令:“瞄准那马上的军官,打!”
吕苏打中了目标,骑在马背上的长濑连人带马跌落在路边,滚了几滚就不动弹了。
日军头目被击毙,敌军乱了阵脚。第一中队战士向敌群猛烈射击,仓皇中,一部分敌人卧倒在田沟里负隅顽抗,另一部分则向荔枝园窜去。彭沃立即下令发起冲锋。冲在前面的第二小队在荔枝园里遭遇20多名溃逃的日军,冲在前面的班长吴提祥一枪就击倒了军曹,缴了他的指挥刀。战士们紧追日军,与日军展开白刃格斗。敌兵占领了荔枝园北面的小高地,第二小队就立即组织火力发起冲锋,跃进到高地旁,用火力把日军压制在棺材坑和茅草丛中。
合围日军:人民群众扛着锄头助战
据《东江纵队志》记载,第一中队在荔枝园与日军拼杀的同时,邬强率领的第三中队赶到百花洞村与曾生会合后,迅速占领了大环至百花洞的南面高地,第二中队也及时占领了大环北面山地的制高点,在抗日自卫队配合下,以火力打击大环北山地的日军,并配合第三中队堵截日军往大环的西南退路。
到了中午,驻在附近的第五大队的第一中队和重机枪中队以及百花洞附近各乡的抗日自卫队先后赶来投入战斗。不久,百花洞一带到处是游击队和民兵,把日军包围在百花洞与大环之间的几个小山头上,并进行有力打击。
敌人退路被堵,成了瓮中之鳖。曾生回忆当时的场景写道,周围村庄的群众听说“包围了日本鬼子”,兴高采烈,像看大戏似的跑拢来,扛着尖头扁担、木棒或锄头前来助威。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响彻了田野山间。
被困日军企图逃命,一次次疯狂反扑,均被击退。当天晚上,日军收缩队伍,龟缩在百花洞荔枝园北面的几个小高地,彭沃中队组织小分队轮番袭扰日军。深夜,大迳抗日自卫队截住2名去莞城报信的日兵,1名被打死,1名逃脱。
次日上午,各处战斗还在激烈进行。不敢低飞的日军飞机向被围困之敌空投粮食、弹药,结果大部分落在我军阵地。日军再次突围,未能得逞。直至下午,日军从广州、莞城、石龙出动步兵、骑兵1000多人前来救援,用大炮狂轰滥炸,被围日军才在炮火和烟幕弹的掩护下,狼狈逃走。
据《东江纵队志》记载,百花洞战斗持续了两天一夜,击毙日军长濑大队长,日军官兵共死伤50多人,第三大队和抗日自卫队共伤亡十多人。
侧记
邬波是时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副大队长邬强的儿子,他对百花洞战斗和父亲当年的抗战经历非常了解。“这一仗打得很痛快,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变成了一场人民战争。浩浩荡荡两三千人在山上,土炮土枪都上了。”邬波对记者说道。
在百花洞村委楼顶的天台上,邬波介绍,当年作战的地方正是百花洞村委附近一带的山头。如今环顾一周,百花洞村委近处的山头已经不在,居民楼房与厂房林立,远处依然群山连绵。
采访结束之时,邬波语重心长地对百花洞村委的多名工作人员说,百花洞战斗在华南敌后抗战史上影响很大,希望他们能够珍重百花洞当地的资源,修建一座百花洞战斗纪念公园,让后人可以更好地缅怀铭记这段历史。
来源:深圳晚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