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敌后游击队 > 内容正文

敌后尖刀威名扬
来源:360图书馆   2018-01-22 10:15:30

  华南抗日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东以及广西多支人民抗日游击队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广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广东省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广东省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广东省人民抗日解放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韩江纵队等人民抗日武装力量。

  【回放】

  发动“省港大营救”,打破“铁壁合围”,粉碎“万人扫荡”,华南游击队如同插在敌人胸口上的一把尖刀,在华南地区不断给日寇以沉重的打击。

  从1941年12月开始,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同时占领香港。东江纵队即派出力量进入香港、九龙地区开展城市游击战,得知有一大批爱国民主人士滞留港岛,处境十分危险。东江纵队克服重重困难,先后从香港救出700人,对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43年1月至10月,东江纵队主动出击,拔除了广九铁路沿线的一批据点,掐断了广九铁路这条日军华南运输“生命线”。1943年11月中旬,气急败坏的日军为了打通这条“生命线”,出动七八千人,在空军的配合下对岭山抗日根据地实行大规模扫荡,下旬又对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实行“多路围攻”。东江纵队集中兵力杀伤一部日伪军后,巧妙地跳出包围圈,转向外线袭击敌人,经过一个多月的顽强战斗,彻底粉碎了日军大规模扫荡,收复大片失地,使广九铁路两侧的解放区连成一片,卡住了日军南线交通运输的咽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把海南岛变成支撑起太平洋战场的中转站和供给基地,从1942年5月至1944年春,集中其侵琼的几乎全部兵力,对琼崖纵队和琼崖抗日根据地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蚕食”和“扫荡”。日军在抗日根据地实施惨绝人寰的“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将多个村庄列为“无人区”,组成多股“讨伐队”,分路深入根据地腹地寻找琼崖纵队主力,企图围歼。

  琼崖纵队战略上采取内线军民坚壁清野,外线部队打击敌人的方针,战术上广泛开展伏击战、夜袭麻雀战,不断打击敌人、消耗日军。近两年间,琼崖纵队和抗日军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反“蚕食”、反“扫荡”战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仅牺牲的指战员就达数百人。同时在进行的400多次作战中,毙伤日伪军1000多人,自身力量从1500多人发展到4000多人,为琼崖地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