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敌后游击队 > 内容正文

国民革命军的敌后游击史
来源:历史爱好者罗某百家号   2018-07-13 18:33:22

  1937年国民政府军委会在武汉召开最高军事会议,国军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提出“游击战与正规战配合,加强敌后游击,扩大面的占领,争取沦陷区民众,扰袭敌人,使敌局促于点线之占领”的方针。随后军委会通令各战区“我为长期抗战,应一面于交通要线上,纵深配备有力部队,增加抵抗力,一面于广大地域行游击战”,国军遂在各战区同日军展开游击战。

  国军敌后游击队最初以奉命留在敌后的正规军为主进行游击战,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命令万福林和孙殿英的国军正规部队留在河北进行游击战,同时把河北保安部队整编为181师开展游击战。后期也有由国军军官、地方军人、国民党党务人员所领导的民间武装部队开展敌后游击战。 太原失守后,二战区全部国军将士转为敌后游击战场,以太行山,吕梁山,中条山等为主要依托开展游击战,为了协调敌后各部共同对日作战,国民政府军委会增设鲁苏和冀察两个战区,于学忠和鹿钟麟分任这两个战区的总司令。在冀、察、鲁、苏四省进行敌后游击战的国民党军已达35万人以上。

  由于战时需要,国军又增加了隶属于第一战区的鲁苏豫皖边区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对日游击战。还设立了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部,以桂系二十一集团军为主以大别山为根据地同日军长期周旋,使驻武汉日军受到了很大威胁。国军建立了翼察、鲁苏战区,山西游击区、豫鄂皖游击区、浙西游击区、海南游击区等,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国军游击队战果也是不错的,击毙多位日军高级将领,譬如,1941年广东省中山县的国民党军挺进第三纵队击毙了日本海军大将大角岑生;1942年大别山区国军游击队击毙日本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大将,1945年驻浙东的国军游击队击毙日本海军第四特遣队司令山县正乡中将。

  当然敌后游击战场上国军游击部队也蒙受巨大损失,国军将士也付出了巨大牺牲,高级将领就有东北挺进军骑兵第6师师长刘桂五(中将),东北游击队总司令唐聚五(中将),第5战区第2路游击司令刘震东(中将),苏鲁战区政治部主任周复(中将),第34军暂编45师师长王风山(少将),第3军军长唐淮源(上将),第98军军长武士敏(中将),第51军114师师长方叔洪(中将)。

  但是总体来说,国军的敌后游击战并未达到国军高层想要的战略战术效果,国军投入敌后战场的除了桂系的二十一集团军实力较强外,多以地方杂牌部队为主。加之国军内部的派系斗争严重影响了敌后战场的团结和相互作用。同时国民政府派往敌后游击部队的思想也不是最纯粹的与日军交战,还要与我党领导的敌后游击部队争地盘,争资源等同时发挥着限制我党发展的作用。同时由于投入敌后游击战的国军各种私心好和兵源素质太差,欺压沦陷区的平民百姓,艰苦环境下投敌叛变也就成了常事。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来无视那些敌后浴血奋战过的国军游击队先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