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寇铁蹄踏遍我国三分之二国土,犯下了滔天罪行。上前线与日寇决一死战的愿望,一直萦绕在汪再祥的心中。汪出生在遵义县新舟区绿塘河一个贫困家庭,家中有4个哥哥,3个姐姐,他排行第八,“汪八”便成了他的乳名。小小年纪,父母相继离世,汪以优异成绩考入绥中,他深知读书来之不易,学习分外努力,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他不仅参加演唱《流亡三部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还在街头演出抗日活报剧,既宣传了民众,也激发了他自己对日寇的仇恨和杀敌报国的决心。.
1940年秋,就读于绥阳中学的汪再祥,得到了遵义招兵站招收青年学生抗日的消息,他激动不已,立即去找班主任夏都棻老师,报告他要求参军抗日的愿望。作为绥中第一个自愿报名参军者,校长在开学典礼上慎重地宣布了这一消息,表彰了他的爱国精神,当天中午,年仅17岁的汪再祥告别了老师、同学,搭乘一辆马车去遵义(当时各县还没有汽车客运)。9月18日,他们坐上军用卡车开往贵阳。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这个“九•一八”是这群热血青年奔赴抗日战场的起点,卡车经过7个多小时的颠簸到了贵阳次南门,他们驻进了红墙大院的黔宗祠。到驻地后,汪再祥被分配到无线电营,并接受了培训。培训除常规的军事训练外,重点是学习通讯基础理论和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汪再祥在军训、学习中格外刻苦努力,取得了军训优等的成绩,获得了2次嘉奖和1次全团通报表扬,兵从下等兵晋升为下士。
1941年9月,经过一年培训的通讯三团移防昆明候令。大部分通讯兵输送到远征军团以上部队。汪再祥被分配到六十六军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所部,并从昆明乘飞机到印度丁江机场待命。远征军大部是从云南出境入缅的,从北到南布满防线。日寇占领仰光后,第一道防线在同古,远征军长官部副司令长官兼第五军军长杜聿明率部指挥作战。经过浴血奋战,远征军在无盟军炮兵、空军配合的情况下,将士伤亡过半,仍坚持12昼夜,同古才失守。
三十八师师长孙立人奉命率部在柏当布防。部队刚进入阵地,坚守电台的汪再祥连续收到两封火急电报,要求支援在仁安羌被日军包围的由英军将领亚历山大率领的70000名雇佣军,孙师长率一一三团星夜赶到仁安羌。次日拂晓,孙师长亲自登高观察地形,发现日军兵力不足,尚未形成包围圈,趁日军援兵未到,与盟军实施内外夹击,日军大部被歼。仁安羌解围脱险,亚历山大感激不尽,盟军各媒体亦纷纷采访报导,远征军声威大振。
1942年9月,三十八师从战场调防印度兰姆珈扩充为新一军军,首批接受美援现代化装备的训练,军长由孙立人升任,受命投入印度新平洋与日军作战。这时的汪再祥已晋升为上尉连级台长,由于努力自修英语,不用翻译也能与盟军对话。训练中部队编制进行了调整,一个团设一个高炮、坦克营;步兵武器增加了冲锋枪、卡宾枪、重机枪;后勤运输配备了汽车、摩托车等,由美国提供的军需供给也相当充足。训练中无线电通讯方面增加了“中美合作电台培训”,重点训练英语收发,利于盟军将领不用英汉翻译各受其令。
汪再祥受命带手摇电机员和架设天线的5名士兵深入前沿阵地,收发长官部的作战命令和战地战报。这时日寇从越南,泰国增派十五、十八2个师团向印缅进攻。战斗正激烈时,日寇的炮弹击中了野外作业的电台,3人当场牺牲,2人重伤。汪再祥被弹片击伤,昏死于血泊之中。后经战地医护人员紧急抢救,用微型飞机把他送到兰姆珈治疗。汪思念前方战友、战事,遂向部队递交了提前出院的申请。长官部将其立即接回,并留在首脑机关电台工作。1944年6月6日,汪再祥收到了一份令他终生难忘的电报,那是亚历山大来电告诉孙将军,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东西两线夹攻势如破竹,德意法西斯的末日即将来临,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新一军,令战斗在印、缅战场上的中国远征军士气倍增,歼灭日寇的决心更大,作战更加勇猛。
1945年8月1日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孙立人所部开到沈阳。东北解放后,汪再祥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后随军南下参加地方工作。这位经历过种种人生磨难,至今仍建在的80余岁的抗日老战士,如今过着改革开放后带来的安定祥和、幸福富裕的生活,他由衷地感叹道:老叟终说小平好,国富民强在今朝。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