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初,由新安旅行团(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宣传抗日救国的青少年文艺团体)在江苏创办的《儿童生活》杂志推出了第26、27期合刊“小先生元旦专号”。这一期的卷首语是黄克诚在1944年元旦题写的“儿童生活元旦特刊,动员全区儿童进学校读书,提高文化增加知识,好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人”。合刊中刊登的《新年的礼物》一文,介绍了孩子们组织发起的两个新年活动:一是争做“模范小先生”,二是参加“拥军优抗大活动”。
1944年,黄克诚为《儿童生活》元旦特刊所作的题词。
争做“模范小先生”
《新年的礼物》一文中写道:
冬天到了,新年也到了,正是该我们快乐的时候,可是我们还不能很快乐的过年,还要提防日本强盗来“扫荡”,尤其是靠近敌伪区的小朋友,成天成晚还要担心。这是因为敌人还没有打走,坏人还没有肃清。
一九四四年中国的抗战离胜利更近了,我们小朋友在这一年要加紧做些抗日工作,我们号召创造模范的小先生:要真正做模范小先生就要头皮硬不怕困难,要和气耐心要吃得苦要做到底。有三不要:一不摆架子二不怕羞三不偷懒,看是那一个学校那个儿童团的小朋友,把这件工作做好,得到这光荣的名称。
我们又发动了一个拥军优抗的大活动,这是新年的第一件工作,我们小朋友要热烈参加这个活动,因为这是我们小朋友能够做到的,也是应该做的,这算是我们迎接一九四四年的大礼物吧!
1944年初,《儿童生活》杂志刊登的《新年的礼物》一文。
何为“小先生”?在这期合刊中,有一篇文章题为《小先生是谁发明的》,详细介绍了小先生的由来和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
十多年前,中国有一位教育家,他姓陶名字叫做行知,他的母亲已经五十多岁了,这位年老的母亲并不识字,她(原文为“他”,下同)的儿子给她写信,她一个字也不认得,心里叫苦。后来她的孙儿六岁都已经读书了,这位年老的祖母就伴着她的孙儿读书,做了她孙儿的学生,老祖母也就一天一天的读起书来把字学会了不少。
…………
民国廿三年,陶行知先生提倡普及教育,因为中国是个穷国,一定要穷办法来办这件事,就想到他的老母亲不会读书的痛苦,可是请了一位六岁的小孙儿小先生,后来得到了好处,如果全中国的小学生都动员起来做小先生,那成绩不是更大吗?于是陶先生就研究这个道理,提供不少办法,果然不少地方实验了他这种办法,成绩很好,可惜当时的政府不肯认真的推行,所以办法虽好,并未收到更大效果。
现在是抗日民主的时代了,普及教育是一件最大的事,政府每年都办冬学,是为了使老百姓人人识字普及教育,因为要想我们根据地好,就一定要我们老百姓有知识脑筋开通,把文盲文聋肃清,今天政府号召我们小学生做小先生,这是我们小学生的光荣任务,看谁做得好政府一定有奖,那是多么光荣啊!
陶行知所谓的小先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长者为师”,而是知者为师、能者为师,以知识和能力掌握的情况为标准。正如陶行知所说:“每个人,即使是只学习过几个月,只要学到一点,就应当把他学到的教给别人,甚至很小的孩子也可当‘小先生’。”
如何学做小先生呢?当时,在新安学校开设了一个“小先生训练班”,分甲、乙、丙三个班。甲班是年龄稍大的小先生,准备在冬学中教民兵、自卫队员识字。乙班是三四年级的小先生,准备在冬学中教妇女和自己的父母识字。丙班是年纪较小的小先生,预备冬学时在大路旁教路人认路牌上的字。训练班每天下午要上3个小时的课。课程内容主要有4种:第一种是学习如何讲授抗日民主政治道理,每个小先生都要讲得很有道理才行;第二种是唱歌课,不但自己要学会,还能指挥大家唱;第三种是讲故事课;第四种是学习怎样做一个小先生。
小先生教家人或邻居时,没有黑板,可以把门、墙、田埂当黑板;没有粉笔,就把柳枝烧成炭条当粉笔。他们每天在大门上写几个字,人们进进出出都能看到,随时可以认字。小先生的学生学会了,又能去教其他人,这叫“即知即传人,不做守知奴”。
那什么是“模范小先生”?当时的评选标准为:“一是谁的学生顶多,二是谁教的成绩顶好,三是谁能坚持到底。凡是做得最好的,学校和儿童团应该选他为模范小先生,特别好的,可以告诉本报,成为全盐阜区‘模范小先生’,由本社发给奖品。”
参加“拥军优抗大活动”
《儿童生活》杂志
这期合刊还刊发了新安旅行团、新安学校、儿童生活社共同发起的倡议《大家来参加拥军活动》。
亲爱的小朋友们:
新年到了,全世界人民都笑开了嘴,来迎接一九四四年,因为德国强盗就要垮台,日本强盗也活不长久了。将来的世界一定是很自由民主的。
我们盐阜区人民也很快乐的过着新年,为什么有这样快乐的生活呢?这就要首先感谢共产党,感谢新四军,他们用血肉建设保卫了盐阜区。并且给我们民主和自由。这个军队,就是我们自己的军队。
这样好的和有功劳的军队,我们要不要拥护和爱护呢?要的!一万个要!我们小朋友虽然年纪小,但是全盐阜区十几万儿童一齐来拥军,这个力量可不小呢。这里提出一些拥军优抗活动的办法,全盐阜区各学校各儿童团一齐来努力吧?看那一个做得,最好最模范!
祝
新年进步
有了倡议,还要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合刊中刊登的《儿童拥军优抗活动办法》,详细介绍了活动的内容、形式等。如:儿童每人给新四军军部、三师以及盐阜军区首长和将士写一封慰问信;募集铜铁给三师造枪弹;慰劳抗日将士和伤兵山芋、大白菜;慰问抗属;每人至少写一条拥军优抗标语;举行军民联欢会等。
为组织好这次拥军优抗活动,合刊在《我们怎样做》一文中,告诉小朋友在募集日、优抗日都要做什么,如何写拥军标语、慰问信和怎样做拥军活动的总结报告。文中还强调,小朋友在向别人募集物品时,要先把道理说通,人家愿意出才行,否则就是违反纪律。募集到的铜铁送到区署,食物送到当地的部队、机关。送慰劳品时,要组织一个小慰问队,以唱歌等方式向部队致敬。慰问的歌曲都是小朋友自编自演的,比如《献铁歌》中唱道:“破铜烂铁万万千,收集起来献三师,造成枪弹千千万,主力民兵弹药足,个个将士雄赳赳,打起仗来猛如虎,前方打仗后方帮,保卫盐阜享太平。”
1944年初,虽然战争的阴霾仍未散去,但小朋友的新年活动还是开展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新春佳节,他们既是抗日的宣传员,又是知识的传播者,为苏北盐阜一带开展抗日宣传活动作出了贡献。
文中所示档案资料为江苏省档案馆藏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25年1月31日 总第4245期 第三版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