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顾抗日战争的话,我们不难发现,当年先烈们,在非常的艰难环境中,与强大的敌人做血腥的斗争。
我们不得不必须承认,当年日军的战斗力相对于中国军队要高许多,往往可以以小打多,甚至有一个极端说法,日本一个步兵大队的战斗力相当于国军一个步兵师。
那么日本会如何高的战斗力那?如果分析起来,大家会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时的日本也许与美国比,绝对是一个贫困户,然而与中国相比,日本绝地是工业国,工业水平绝非中国能比。也因此,中日的装备水平相差极大,相差不止一个别级。
如今有人很喜欢去论证,国军的装备水平并不差,具体一点就是,中国的中正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甚至连马克泌重机枪都比日军的同类装备的性能好。可惜这只是从某件装备的性能参数角度说一说,根本没有提及中国军队的实际装备情况是:“旧、杂、乱、缺”,仅就步枪而言,型号杂乱,号称万国造,原型设计于1888年的汉阳造才是中国的主力步枪,而且许多步枪的状态极差,甚至膛线磨光了;号称最好的中正式,实际生产质量不稳定。既便如此,许多装备还是严重不足,尤其是重武器,比如:没有一门火炮的步兵师属于很平常的情况。
相比之下,日军的装备实现制式化的,没有什么杂乱的问题,不仅可以按编制配置装备,还可以保证质量。仅就双方的装备实际编制情况,日军完全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特别是重武器方面,1000人左右的大队即拥有大队炮的标准配置。
中国军队的装备差,后勤保障能力也不足。作战时,往往面临着弹药不足的问题,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日军的情况则相对好太多了,极少出现弹药不足的问题。
兵源素质上,日本占据了大便宜,由于教育的普及,日军的士兵受教育水平很高,并接受了良好的训练,特别是战争初期,日本士兵的素质可以说世界一流的。特别是战斗意志非常顽强,即便伤亡惨重,失去军官指挥的情况下,士兵依然能战斗到底,宁可自杀,也少有投降者。
日军的军官素质也不低,基本都接受过系统与完全的军事教育,以至于李宗仁感叹:“日本高级将领中虽乏出色战略家,但是在基本原则上绝少发生重大错误。日本将官一般都是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其作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令人生敬生畏。”
中国军队士兵文盲率极高不说,也没有受到良好的训练,甚至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1944年10月,魏德迈担任蒋介石的总参谋长后,发现中国士兵无力行军,不能有效作战,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处于半饥饿状态。 中国军官的素质也不行,多没有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著名的黄埔军校实际上只是一个短期培训班,从实战体现来说,也确实存在太多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中国军队内部存在太多的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仅就是各部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即相当成问题,不服从命令已属常事。
中日之间的实际差距是非常明显的,不过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赢得了胜利,今天回顾起来,我们并是仅仅要引以为自豪,更要从中吸引经验与教训。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