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八年全面抗战,渭南12万人奔赴抗日前线
来源:渭南青年门户网    2016-02-22 11:04:03

  “日本强盗打到了陕西的门前,黄河两岸都成了抗日前线;野兽般的敌人在向我们逼近,他想占领咱们的城市和家园。咱们是炎黄子孙,咱们是三秦好汉……”“七七事变”后,日军长驱直入南下,1938年3月至山西风陵渡,一下把抗日战场摆在了渭南人民的面前。

  渭南迅速展开社会动员,同全国人民一道,奔赴抗日前线,这首《保卫陕西之歌》歌词,恰是当时形势的真实写照。

  历史上,渭南人口众多,兵源充足,加上驻军多,常从当地补缺,因而成为历代战争征集补充兵员的重要地区。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渭南常驻军队十数万人,调防频繁,军供、军备任务十分繁重。抗战爆发以后,渭南地区自愿、摊派、抓丁,据统计共有12万壮士奔赴抗日前线。如果按当时全地区(按今日12县市区)130万人计算,几乎是十分之一人以各种形式参加了抗日战争,也印证了渭南曾经参加过抗战。

  潼关附近渭河岸边为抗战运送战争物资

  渭南人民奉行“军事第一,忍痛吃苦”原则,在尚不温饱情况下,勒紧腰带,为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据国民党陕西省第八区区政公报载,1937年—1941年,大荔县共征兵6365名。

  从1937—1945年渭南等县征兵情况汇总表看,渭南县实证上交数31397人、华县18868人、合阳3728人、富平7173人、澄城2770人。而潼关县征、买、抓壮丁3799名。按1944年建制,平均每乡(镇)542.7人,每保97.4人,每甲6.3人(10户为甲,10甲为保,10保以上为乡镇)。 连年的大量征兵,渭南为前线输送了充足的兵源,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持续进行。渭南人民,为全国抗战作出了血与泪的贡献。

  八年全面抗战,特别是在西北军坚守中条山的日子里,正是由于西北军与日军殊死拼搏的拉锯战,以及潼关、大荔、合阳、韩城防线的顽强镇守,渭南人民的超负荷支援,才守住了潼关的安全,陕西的安全,西北和大半个中国的安全。

  日军虽然被渭南军民堵在了潼关之外,但八年时间里,日军对潼关、大荔、华阴、华县、临渭、韩城、合阳、蒲城的空袭,对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是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