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小米加步枪”,那时我们也有伞兵部队
能够活着打到1945年的抗联战士,每一个都是百战老兵
几百名战士参加了解放东北的战斗,但很多资料却不曾记载他们的功绩
夺回东北的战斗,是我们中国人最先打响。
2015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大规模阅兵,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阅兵式的高潮出现在“不朽军团”的大游行,人们高举二战期间参战先人的肖像走过红场,纪念为反法西斯做过贡献的老兵,参与者包括俄总统普京。在这些肖像中,有若干中国抗战领袖和老战士,还有一个帅气的中国人似乎让人们感到陌生,他的名字叫做王立臣。举着他的肖像的,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前首席俄语播音员刘霞,王立臣便是她的丈夫。
名不见经传的王立臣,却有着传奇般的战斗经历。在1945年8月前苏联对日宣战前夕,他曾经以空降的方式,参加了中国伞兵特遣部队对牡丹江日军的突击作战。
二战期间
被日军评价“一骑当千”的中国伞兵
在那个时代,中国居然有伞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国力的影响,中国在抗日战争中虽英勇奋战,但一直受到装备低劣的困扰。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武装,更是以“小米加步枪”著称。所以,很难想象当时的中国居然能有伞兵部队。然而,王立臣他们所在的部队,的确是一支具有空降能力的中国军队,而且正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这支部队的番号是中国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1],共编四个教导步兵营,一个无线电营,一个自动枪营和两个迫击炮连,旅长周保中。该旅实行军衔制,大部分人员经受过伞兵、滑雪、发报、爆破等训练,是一支正规化的特种部队。
1940年前后,由于受到日本关东军的疯狂攻击,东北抗日联军部分人员退入前苏联境内,驻扎在维亚茨克、乌苏里斯克等地。1942年开始,这支部队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换装全套最先进的苏式装备,并在此后数年中积极活跃在中苏边境上,继续对日军展开艰苦的战斗。丰富的战斗经验和精良的装备相得益彰,使他们的战斗力十分强劲,日军在档案中称其为“伏罗希洛夫部队”,描述其战斗力可以“一骑当千”。
王立臣便是这支部队的成员,他和弟弟王立平等家人均为九一八事变后渡江进入苏联生活的中国侨民,基于对日本侵略者侵占祖国的仇恨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并接受了相关训练。王立臣毕业于苏联远东军侦察学校,曾多次执行对日侦察任务。刘霞是在前苏联伊万诺沃儿童院长大的中国红色将领后代[2],两人有相似的文化背景,故此后来结为伴侣。
1945年 东北抗日联军参加东北反攻作战
1945年夏,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已经出现曙光。按照雅尔塔协定,完成对德国法西斯作战的前苏联红军,开始将主力向东线转移,准备开始“远东战役”,进行对日作战,力图消灭中国东北境内日军。日本关东军则紧急对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开拓团成员进行动员,迅速扩军到百万人,试图垂死挣扎。
1945年4月底,中共东北党委根据中国共产党七大制定的方针,提出了东北抗联参加东北反攻作战的计划。这个行动计划为苏联远东军区司令部所采纳,并成为苏军对日作战的一个具体组成部分。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官兵闻讯纷纷请战,指挥员周保中、李兆麟、崔庸健、刘亚楼、卢冬生等参与了盟军“远东战役”的筹划。8月9日,前苏联红军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下发起对东北日军的攻击,远东战役正式打响。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的近四百名官兵编入苏军前线各部队,作为尖兵和向导投入了解放东北的战役。
而在此之前,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已经派出另外两部分兵力,先盟军一部杀入东北境内。7月下旬,周保中派出夏礼廷等特遣小组从地面返回国内,与预先潜伏的刘雁来等部队接头,展开积极的侦察和爆破等行动。8月,通过与前苏联远东情报局等合作派出飞机,出动近三百名伞兵特遣部队[3],对分散在东北境内的五十七个战略要点实施空降,以唤醒地下组织,攻击日军重点目标。这些点包括牡丹江、鹤立、辉南、长白、磐石、蛟河、拉法、海龙、海拉尔、洮南、鲁北、通辽、开鲁、扎赉诺尔、赤峰、长春、满洲里、大索伦、佳木斯、林口、海林、东宁等。每个点根据任务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不等。
他们在消灭关东军的过程中起到了类似于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特种部队的作用。但是由于孤军突出敌后,这些优秀的战士也付出了重大代价,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无线电营教导员王一知上尉撰文说:“我军的牺牲也是惊人的。自8月8日宣战以后,仅20多天的时间里,我抗日联军派出的几批先遣支队,大部分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5名战士 伞兵特遣队空降牡丹江
王立臣等对牡丹江的突击,便是这一系列空降行动之一。
牡丹江,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伪满时期为牡丹江省省会,也是日军在东宁要塞西部的主要后方基地,在市内及其周边地区秘密建筑了四个可大量屯兵的军事要塞,勾连十余条铁路、公路军用干线和六个飞机场。它横亘在东清铁路东段中央,盟军从绥芬河、东宁向哈尔滨进军,必须拿下牡丹江。因此,苏军首脑和东北抗联决定组成特遣队,空降牡丹江,为消灭关东军,解放东北打开进军通道。
1945年8月8日夜,王立臣随同三十四名战友登上运输机,开始了对于牡丹江的突袭行动。主要目的是在各个要点发起突袭和为盟军提供日军最准确的情报。他们这支不大的部队,总指挥官是抗联威名赫赫的第三十二团团长李明顺[4]。
李明顺的经历堪称传奇,他本是东北军下级军官,在九一八事变后“拉杆子”上山,啸聚山林,报号“天德”,很快因英勇善战,处事公平名声大噪,其地位相当于当地绿林的总瓢把子,从牡丹江到宝清的山寨,对“天德”都十分尊敬。由于“天德队”内部中共地下党员的教育引导,李明顺最终率部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1939年率部退入苏联境内。此后数年间,因其人脉深远,骁勇异常,经常带三四人深入日占区活动,是抗联教导旅中有名的独行侠。
这次随同他空降牡丹江的部下,有些曾多次执行类似任务,也有的此前尚未完成空降训练,仅仅在伞塔跳过伞,甚至有人连飞机也没有见过,不免紧张。李明顺巧妙地对他们进行了分组,三至四人一组,新老搭配,命令下降后不集合,按照各自目标分头行动。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