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口述回忆 > 抗战故事 > 内容正文

敌后“经济抗战”:新四军江淮银行的传奇故事
来源:解放军报   2016-01-13 11:05:44

  

  苏浙军区发布的布告。

  党性支撑,金库就在她身上

  2001年4月,陈克秋老人参加江淮银行建立60周年研讨会。会上,她对大家说:“你们知道江淮银行的金库在哪里吗?”然后指着胸口说,“就在这里!”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当年,江淮银行虽然撤销,但金库还在,继续由陈克秋担任主任。她回忆说,当时金库保管的除了“法币”“伪币”“抗币”外,还有硬通货金条。战争年代,部队随时要转移,纸币通常打成包裹,分散由大家背着,金条则装在一件特制的小马甲里,由陈克秋全权保管。

  “马甲是由灰色粗布做的,看上去很普通,但里面暗藏数排小口袋,金条就分装在这些口袋里。”陈克秋把马甲穿在军装里面,24小时不离身。“部队那时候常常打地铺,不是睡稻草就是睡麦秆,我最渴望的就是能睡上门板,浑身轻松不少。”有一次,敌人突袭,情况特别紧急。陈克秋跟着大家躲到海防团的船上,有惊无险躲过一劫。虽然行李丢了,但马甲牢牢地穿在身上,金条一根未少。

  这件马甲,陈克秋一直穿了一年半,直至1943年春,部队稳定下来后才上交。陈克秋老人感慨地说:“让我背金条的时候,没有任何手续,我上交的时候,也没有任何手续,完全凭着党性。”

  有人问她:“当时,你是怎么想的?”老人回答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谋的是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非个人的苦乐!”

  70多年过去了,江淮银行的旧址虽已难觅踪迹,然而,江淮银行在抗战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在我国金融事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将永载史册。

  

  1941年发行的江淮银行币。

  

  1941年发行的江淮银行币。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四军纪念馆提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