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时中国 > 战时教育 > 战时国立中学 > 国立中学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文军”西征
来源:《当代贵州》 作者:史继忠   2017-05-18 14:26:29

  抗战期间,贵州齐聚全国文化教育资源,兴盛一时。文化、教育机构的内迁不仅为中国保留了文脉,也为贵州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立中学扎根贵州

  抗日战争爆发,大片国土沦丧,学校惨遭破坏,大批教师、学生流亡后方,教育部决定开办一批国立中学,安置流亡学生和教师,发展中等教育。1937年在河南建立第一国立中学,以后依次为第二、第三、第四……国立中学。

  抗战期间,由外地迁到贵州的国立中学,有国立十四中、国立二十中、国立第一华侨中学、国立汉民中学。根据贵州需要,又新建国立三中、国立黔江中学、国立扶轮中学、国立贵州战时中学、国立浙江大学附中、国立贵阳师范学院附中。教育部又在贵州建立“战区中小学教师第四服务团”,在清镇、桐梓、兴仁、都匀、平越(今福泉)、黔西开设“中山中学班”,是为国立中学的雏形。

  内迁和新建的国立中学,由教育部直接管理,经费充足,师资力量强,教育质量高,给贵州教育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立中学后来大都改为省立中学,扎根贵州。

  国立十四中原为中央大学实验中学,设在南京,1938年迁到贵阳。因中央大学迁重庆沙坪坝,与实验中学分开,于是将原设在重庆的国立十四中改为中央大学实验中学,而将迁到贵阳的实验中学改为国立十四中。校长许恪士是留德博士、教育家,教师多是疏散到西南的名师,继承实验中学“专心致志,勤学苦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校风,对学生严格要求。1940年,该校升入名牌大学的人数居全国榜首,1943年全国高中毕业生会考前10名都是十四中的学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就是当年十四中的学生。抗战胜利后,国立十四中迁往独山,改为省立独山中学。

  国立二十中原设湖南芷江,1944年迁贵州,高中部设在玉屏,初中部设在惠水,女子分校设在桐梓,后将高中部、初中部并入国立三中,而将女子分校迁往威宁,改为省立威宁中学。

  国立三中1937年创办于铜仁,教员多是江、浙、皖优秀教师,学生达1600人,是当时贵州规模最大的中学。设有高中部、初中部、女中部、师范部、实验部、农职部及附属小学和幼儿园,并在江口设立分校。江口分校附设农业职业科,移交贵州省教育厅后改为省立江口农职学校。抗战胜利后国立三中移交贵州省教育厅,改为省立铜仁中学,师范部迁松桃,改为省立松桃师范学校。

  1939年,“管理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决定在安顺创办“管理中英庚子赔款董事会黔江师范学校”,以原镇江师范学校校长曹刍负责筹备,带领一批江浙教师到学校任教。1941年改为国立黔江中学,设有初中、高中及附属小学、幼儿园,教学质量高,奖学金数额大,成为贵州名校。1946年改为省立安顺师范学校。

  1936年,在青岩创办的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专收少数民族学生。1939年改为国立贵州师范学校,迁往榕江,校长是教育家黄质夫。设有师范科,五年制简易师范实验班,初中部,小学部,招收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少数民族地区40个县的学生,免费教育,实行“半工(耕)半读”,培养大批少数民族教师和干部,成为“边疆教育”的典范。

  1940年国立浙江大学师范学院实验学校与湄潭县立中学合并,成立浙江大学附属中学,设有初中部、高中部及六年一贯制中学班,竺可桢及浙大师范学院负责人兼任校长,教员多是浙大教授、讲师、助教,继承浙大“求是”精神,努力创建一流学校,在贵州名列前茅。1946年浙大迁回杭州,附中留下的部分改为湄潭中学,现为求是中学。

  国立贵阳医学院,1942年设立高级护士助产职业学校,后改为国立贵阳医学院附设高级护士职业学校,设护士、助产士两科,只收女生。国立贵阳师范学院,1942年增设附属中学,作教学实习学校,有高中、初中各班及附属小学。国立贵州大学,1943年接办省立安顺实用职业学校,改称为贵州大学附设工业职业学校,设有中等技术科、高等土木科及初级漂染、棉织、染织等科。1944年创办的国立贵州战时中学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有高、初中19班,学生1000余人,招收战区流亡学生,抗战胜利后停办。国立贵阳青年中学1945年创办,设有大学预科、高中部和初中部,学生全是青年军士兵。国立扶轮中学后改私立扶轮中学。

  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四服务团所设“中山中学班”,移交省教育厅后,改为省立中学。清镇中山中学班1941年与正在筹设的清镇县立中学合并,改为省立清镇中学,以原班主任毛国琦为校长,设有初中5班、高中3班,学生230余人。都匀中山中学班1941年改为省立都匀中学,以原班主任周华为校长,有初中4班、高中3班,学生253人。桐梓中山中学班1941改为省立桐梓中学,以原班主任汪学箴为校长,有初中4班、高中3班,学生200余人。兴仁中山中学班1941年改为省立兴仁中学,以原班主任黄晋珩为校长,有初中3班,高中3班,学生220人。黔西中山中学班1941年改为省立黔西中学,以原班主任罗亮时为校长,有初中4班、高中3班,学生233人。平越中山中学班由教育厅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合办,实为交大唐山工学院附属中学,教员由交大教授、讲师兼任,后改为省立平越中学。

  贵州高等教育在地平线上升起

  大夏大学是贵州人王伯群创办的,它由厦门大学脱胎而来,1937年由上海迁来,在贵州9年。设有文学、理工、教育、商学、法学5个学院,共22个系,还设有师范、教育两专修科及大夏附中。拥有一批知名教授,如文学教授谢六逸、李青崖、曹未风、张梦麟,史学教授翦伯赞、周谷城、姚薇元,社会学教授吴泽霖、陈国钧、政治法律学教授谌志远、邓世隆、高承元,经济学教授金企渊、刘行骅,数理教授夏元、陈景琪,社会教育家马宗荣等。在贵州期间共毕业1576人,贵州的中学校长、数理化教师、民众教育馆长、县长、法院院长及工商、金融人才,多出自大夏大学。1946年迁回上海,1951年与光华大学合并为华东师范大学。

  浙大西迁历尽千辛万苦,一迁浙江建德,二迁江西泰和,三迁广西宣山,1940年2月迁到遵义、湄潭。行程25000里,人们把它称为“文化长征”。浙大离开杭州时只有文理、工、农3个学院16个系,随迁学生460人,在贵州7年,发展为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学、医学7个学院,1946年迁回时有学生2243人。师资阵容庞大,校长竺可桢是著名科学家,有教授70多名,内有部聘教授18人,著名的如数学家陈建功、苏步青,化学家卢嘉锡,生物学家贝时璋、谈家桢,物理学家王淦昌,农学家卢守耕,电机工程学家王国松,文学家梅光迪,史地学家张其昀等。浙大以“求是”为校训,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许多科学成果,创办了20多种刊物,在微分几何、三角函数、量子力学、细胞重建、遗传学、工业自动化等方面有突破性进展,被英国李约瑟博士称为“东方的剑桥”。在贵州共毕业1857人,师生后来当选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有51人。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