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台湾问题的属性是中国内政问题,其之所以复杂有时甚至棘手,究其原委,是因为它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及外部因素的涉入。影响解决台湾问题的外部因素中,日本仅次于美国因素,日本因历史、地缘等原因对台湾一直有着一种特殊的情结和想象。相较于美国因素,日本因素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于台湾问题之中,深入到台湾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在不
来源:《台湾研究》 作者:修春萍
2022-09-05 16:09
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已开始逐步对出口大宗商品实施统制,但面对重重阻力,政策执行成效并不理想。淞沪抗战爆发后,长江下游航运阻滞丛生,商人不得不在诸多方面主动向国民政府寻求援助。国民政府适时通过中央信托局推出兵险,为商品运输提供保障,使商人对之产生依赖,并成立贸易调整委员会等机构,在“调整”贸易的同时进行权力渗透。江阴、南京沦陷...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3期
2022-09-05 16: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王英俊,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内容提要1944—1945年间,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围绕地方财政权的争夺和地方武装力量的统辖问题,余汉谋的第七战区和李汉魂的广东省政府之间持续杯葛,军政对立日趋严重,并最终以李汉魂的黯然下台而告终。相较于他省省主席委曲求全或更动频繁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3期
2022-09-05 16: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萧明礼,日本武藏野大学、东京都立产业技术高等专门学校非常勤讲师内容提要由于缺乏煤铁等天然资源,日本自战前即仰赖中国大陆的煤炭与铁砂供应其重工业生产,此一现象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仍未改变。有鉴于此,中美空军从1943年秋开始了对日本在中国东南沿海及内河的航运空袭。尽管日本商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9-05 16: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久保亨,日本信州大学人文学部特任教授;译者袁广泉,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20世纪东亚的总体战体制形成于日中战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及中国。在日本国内,为发动侵略战争而采取了构建战时经济、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策,这些政策影响到殖民地。而在中国,则为抵抗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9-05 16: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潘晓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编审内容提要1937年前后,面对有可能爆发的大规模中日战争,国民政府未雨绸缪,展开财政动员。其中,在关涉战争所需资金这一最表面也最核心的部分,做了大量工作。大规模的现金内运和外运,使中国金融在全面战争爆发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损失,形成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9-05 15:09
通过对抗战时期国共领导权的历史考察,认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充分的政治领导权和在陕甘宁边区的全面领导权。事实上,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全面抗战路线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抗战后期,随着国民党的消极抗战,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政治领导权意义随着抗战的深入而逐渐凸显,促使整个抗战领导...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9月第25卷第3期(总73期)
2022-09-03 09:09
在现代文学的历史叙述中,抗战文学往往面目模糊,且审美评价偏低。个中原因,有曾经相当长时间里实事求是精神的缺失,也有因袭已久的成见。事实上,抗战时期,作家奔赴前线,对血火交迸的抗战做过大量的真实描写,在艺术上做过大胆而有成效的探索,抗战文学既有英勇无畏的抗战,也有流光溢彩的文学,如此抗战文学,理当在现代文学的历史叙述中拥有重要的一...
来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作者:张中良
2022-09-02 15:09
抗日战争的历史认识有三点:日本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它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而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性启示是:必须始终保持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必须始终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抓好历史教育。
来源: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三期
2022-09-02 09: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李浩,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内容提要全面抗战爆发后,粤军大部北调,广东兵力空虚。为应对迫在眉睫的日军入侵威胁,国民党广东当局冀望于发动全民抗战,组建广东民众抗日自卫团以协助粤军抗敌。广东当局在军民合作体制下对自卫团实行严格且颇具特色的军事训练,自卫团在对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9-01 16: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郭循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日本研究院讲师内容提要昭和通商株式会社是在日本陆军中央指导下,由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大仓商事株式会社三家公司于1939年4月出资成立的专门服务于战争的进出口贸易企业。昭和通商继承并扩展了在其之前成立的军命会社泰平组合的功能和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9-01 16: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何铭生,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地区研究系研究员;译者姜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内容提要纳粹德国宣传部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完整日记直至近年才为历史学家所利用。以往有关中日战争前后德国政治的重要论著,都未能利用这份极具潜在价值的史料。本文尝试初步探讨戈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9-01 16: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作者卢徐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内容提要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转型带来了对纸张的巨量需求。日本的全面侵华打破了四川传统的纸业市场格局,导致纸张供应危机,纸张这一平时很少被人注意的普通日用品,因之转而成为战时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战时文化传播的迫切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9-01 16: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9年第4期,注释从略作者王美平,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近代日本是继英国之后有计划、有组织地利用鸦片侵略中国最甚的国家。战后日本学界对该问题展开的研究,以1985年、2000年为界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在原始资料的挖掘、研究成果的积累、国际交流的加强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其研究以日本对各殖民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9-01 16:09
干部在中共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者说中共要达成自己的政权建设目标需要建立一个忠诚且有效的干部支持体系。1940年1月晋西北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即开始自己的政权建设努力,试图通过民选方式和平且合法地改造基层政权,实现控制乡村社会、汲取乡村资源、服务抗战的目标。而越来越多的贫苦农民则依靠中共支持并借助“选举”渠道进入政...
来源:安徽史学2009年01期35-44页
2022-09-01 15:09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0年第1期,注释从略作者黄道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内容提要抗战时期,中共根据地发生巨大变化,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战争环境造成的普遍匮乏是当时日常生活的底色,但中共通过自己的努力,又改善和丰富了民众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日常交往、家庭生活,到语言观念、两性关系,根据地的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9-01 16:09
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现代化进程是世界现代化发展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过程和结果,同时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其中,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现代化发展的三百余年里,中国因众多原因失去很多发展机遇,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逐渐开始了...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年10月第36卷第10期
2022-09-01 09:09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发展农业生产,积极兴修大量水利工程,发展农田灌溉事业,本文论述根据地水利工程兴修的类型、水利技术、水利成就,及水利工程的作用和影响,对抗日根据地的水利建设进行比较全面的探索。
来源:中国农史2004年02期
2022-08-31 14:08
【内容摘要】 日俄战争后,由日本工商业者组成的商业会议所陆续在中国东北各地设立。这些商业会议所名义上作为民间经济组织,但具有强烈依存日本政府的特性。在日本政府的资助和指导下,日本商业会议所利用民间经济组织的身份,不断扩大日本在东北的经济势力,为日本侵占东北服务。随着日本对东北侵略的加深,日本商业会议所不断将经济问题政治化,鼓
来源:《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1年第2期
2022-08-31 10:08
【内容摘要】 日本侵华造成国人在战争状态下无差异的个人体验。较之死亡、轰炸、迁徙等显性见闻,战时民众多处一种伪安状态,恐惧、苦闷及无尽头的期盼似乎是大多数人生活常态的写照。陈克文时为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其日记反映了一位学者型官员对于战争的观感及其身处政府机关又面临艰难时局所持的复杂心态;郝星久则以乡村教师身份见证了战争对乡村
来源:《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2022年第2期
2022-08-31 10:08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