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华日报》建构的工人形象(一)抗战爱国的支持者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发动军事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八·一三事件,随即淞沪抗战爆发。在抗战活动中,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的各行业职工抗日救亡团体有40多个,并成立了全市性的上海工人抗日救亡协会,开展宣传、救护、战地服务救援等活动,积极支援前线。之后,《新华日报》对这项活动
来源:论文网
2022-07-11 15:07
二战期间,日军推行罪恶的慰安妇制度,中国、朝鲜等国40万以上的妇女沦为性奴隶。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日本政府于1993年发表河野谈话,对这一罪行有所认识和反省。然而近年来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以首相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政要不断抛出从军慰安妇并不带有强制性、属于商业行为等奇谈怪论,企图颠覆历史、掩盖真相,规避日本政府应该承担的法律责
来源:王学振
2022-07-11 10:07
作者:吴景平,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2年第2期,注释从略内容提要1935年华北事变期间,日本方面以上海发行的《新生》周刊所载《闲话皇帝》一文有大不敬文句为由,挑起事端,威逼中方接受种种无理要求。在持续一个多月的交涉过程中,不仅天津和上海地方当局疲于应对,相继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7-11 09:07
摘要:七七事变、平津论陷后,华北一时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中央军北上与地方军系统彼此协同,在平绥路战场与日军展开南口战役。经过近一个月的激战,南口、居庸关、张北、张家口等要地相继失陷,中国军队伤亡惨重,日军打通东北、华北、内蒙古之间的联系,并且巩固了在河北的占领。但中国军队仍然将部分主力有序地撤入山西,并未被日军真正击
来源: 《军事历史》2020年 第6期 作者:王立本
2022-07-08 16:07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2018 年第 7 期,注释从略作者张皓,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七七事变,在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道路上起了一个划时代的变化。对此进行研究,无疑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为此,本文回顾已有研究成果,进而提出一系列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冀深化对七七事变的研究。一、对七七事变研究的回顾:热点与重点
来源: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2022-07-08 10:07
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起点,学界对此事变本身的研究,以及围绕此事变前后中日交涉的研究,均可谓相当丰富。2000年之前,学界将蒋介石的应对概括为和与战的抉择,并已经依据相当丰富的材料对和或战抉择的过程有精到的评论。特别要指出的是,学界在论述蒋具有抗战决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认为,南京政府完全无意将事件导向战争,在内心深处是希望
来源:侯中军
2022-07-07 14:07
《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书》2010年1月公开发表一年来,作为近现代史组的中方委员之一,笔者在关注学界评论的同时,也不断反思历时三年的第一期共同历史研究的过程,继续思考本人承担部分所涉及的重要学术问题。首先应该指出,我们在与日方开始共同研究之初,对于近现代中日关系史的历史分期,即阶段划分的问题,并无多少分歧,因而很快就在2007年3月于
来源:臧运祜
2022-07-07 09:07
摘要: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作为日本国策会社的满铁在事变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发挥了 重要的作用。在七七事变之前,满铁对华北地区展开调查,掠夺资源,为扩大侵略战争做准备;七七事变过程 中,满铁采取全方位的措施服务于战争;七七事变之后,配合日本军队强化对华北地区的统治,扩张侵略势 力。满铁在七七事变过程中的行为说明为战争服务是其根本
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2022-07-06 10:07
奋斗征程波澜壮阔,复兴伟业风鹏正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国
来源:党建网微平台 作者:任理轩
2022-07-02 10:07
学界普遍认同: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全国各少数民族以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发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事业,以实际行动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华民族、分化瓦解中国抗日力量的企图,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1]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目前,有关藏族抗战史的研究有《西藏人民
来源:《中国藏学》2020年第3期
2022-06-28 16:06
△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大禹[摘要]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试图完成从训政到宪政的过渡,通过行政改革完成建国任务。各党派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达成改革共识,国民党六大及六届二中、三中全会成为改革的重要标志。行政改革由国民党权威人物蒋介石发动,采取从中央到省市的行政体制机制的调整、机构精简和人员裁并等多种改革举措,树立新政府形象
来源:民国档案杂志
2022-06-28 10:06
本文作者 姚昱(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教授)台湾问题一直是引发中美两国长期严重对峙并阻碍两国关系正常发展的热点问题。在相关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尤为关注美国军事干涉台湾政策的形成问题:为何1950年初美国总统哈里•S 杜鲁门(Harry S Truman)和国务卿迪安•艾奇逊(Dean Acheson)多次公开表明台湾不在美国远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22-06-27 17:06
摘要:常德会战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后期、中日双方投入较大兵力的一次大会战,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诸战役中少有的、令世人为之瞩目的一次惨胜。常德会战的惨胜,充分体现了中国参战的广大爱国官兵所具有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值此世界各国隆重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回顾此次会战,既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更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来源:湖南图书馆
2022-06-27 16:06
(本文作者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助理研究员)游击战是抗战时期中共抵抗日军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研究中共革命史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游击战的过程中,军队分散化是其一大特点,因此研究游击战就不能仅仅观察中共军队中的正规军,还要关注众多的小部队。小部队的作战并非堡垒对堡垒的阵地战和歼灭战,而是采取日常斗争的形式。这种形式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22-06-27 16:06
来源:《民国档案》2013年3月,注释从略作者冯翠,暨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博士研究生作者夏泉,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摘要学界对中国内地抗战已有较多研究,而对于港澳及海外华侨的抗战研究仍显不够。澳门的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其特殊的中立地位更加彰显其在抗战时期的独特性及研究价值。加强对澳门与
来源: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2022-06-24 10:06
【摘要】:在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对华侵略的过程中,满洲移民是日本殖民者妄图转移国内矛盾、维持乃至扩大侵略果实的一石二鸟之计。不仅如此,日本开拓团最终的意义还在于成为同化我国东北地区各民族,永久霸占我国东北地区的殖民力量。由于珠河县良好的农耕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该地区深受日本满洲移民政策之害。据统计,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战败在珠
来源:《大连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 作者:吕秀一 段凡
2022-06-23 11:06
[摘要]抗战时期,知识青年深入后方农村,积极宣传抗战救国思想,在唤醒广大农民群众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动员农民群众参军参战起到重要作用。在江西农村从事抗战动员工作的知识青年,包括返乡知识青年、外省流亡知识青年、本省知识青年三大类。知识青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抗战动员工作,包括抗战宣传、抗战教育以及组训工作等。知识青年下乡动员,
来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作者:石嘉 朱通
2022-06-21 14:06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9期,注释从略作者臧运祜,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1931年至1945年的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者在广大的中国占领区,扶植诸多伪政权,实施殖民统治,从而形成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特有的 沦陷区。与 解放区 ( 根据地)、国统区( 大后方) 一样,沦陷区 同样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值此抗战胜利
来源:抗战文献数据平台
2022-06-21 09:06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妇女工作主要是开展妇女运动,三八妇女节纪念则成为推动妇女运动的重要途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妇女运动与形式各样的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得到了有效结合,既激发了民族意识和抗战激情,推动了党组织的建立,又动员了妇女以实际行动支援前线,极大地促进了广东妇女运动的发展和广东妇女的解放,也极大地推动了抗日
来源:参考网 作者:王欣欣
2022-06-14 14:06
· 摘要如何处置在华德侨是二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内政与外交事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二战后国民政府的德侨政策经历了由沿用战时办法,到采取德日侨民同等待遇,再到宽待德侨的演变。根据《德侨处理办法》,明确以集中、留用、遣送的方式管理在华德侨。在政府监督与德侨自治的模式下,德侨的集中营生活颇为舒适。国民政府留用德
来源:《民国档案》2022年第1期 作者:钟荣帆
2022-05-25 17:05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