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郭宁,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师资博士后作为一个非常重视理论工作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在学习苏联的同时,构建出一套符合自身行为逻辑的意识形态解释体系。这种解释体系对中共的自我认同与身份塑造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也为其自身的政策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某种程度上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3 10:08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马思宇,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师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之战、军事之战,但同时也是一场民心之战、道路之战。在抗战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民心,找到与广大人民建立血肉联系的正确道路,也为接下来的革命奠定了坚实基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发展壮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3 10:08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齐小林,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教授在封建时代里,村庄是松散的农村聚落。20世纪初的清末,村庄作为摊派对象,逐渐被国家视作一个整体单位。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前的华北,国家权力持续向村庄渗透,但未能抵达村庄内部,而且出现了乡村社会的失序。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重塑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2 11:08
文章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李恒俊,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全面抗战时期,面对伤病问题,新四军以外来医务人员为基础组建和发展了自己的卫生勤务系统。但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外来医务人员进入工农革命队伍后,初期双方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信任和磨合的问题。皖南事变以后,中央军委和新四军领导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2 10:08
文章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赵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内容提要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华北敌后建立一系列根据地,另一方面也面临诸多考验。在内外形势和自身诉求的共同作用下,经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推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2 10:08
文章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菅先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内容提要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将中日冲突诉诸国际联盟。随后,国联通过决议,要求《九国公约》签字国召开会议,即后来的布鲁塞尔会议。美国期望借布鲁塞尔会议调停中日冲突,故一方面设法劝说日本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建议中国做出让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2 10:08
文章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鄢海亮,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内容提要步炮协同是战争中军队使用的一种协同战术,协同效果良否对军队战力和战局胜败具有重要影响。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军步炮两兵种在协同作战时,问题层出不穷,双方各自为战,难以互相支援,炮兵误伤、炸死步兵以及步兵未能充分利用炮火效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2 10:08
文章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孙道凤,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讲师;干保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照片略)内容提要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媒体、军方和政府为了摸清中共的抗战战略,以节译、摘译、译述、编译、全译等方式介绍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媒体的译介较早,以节译、摘译为主,日本民间和官方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2 10:08
文章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吴敏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内容提要1942年底1943年初,新四军一边应对日伪军发动的大规模扫荡,一边与韩德勤等敌后国民党势力展开合作与斗争,在复杂、多变、危险的环境中探寻应对方略。1943年3月的淮北山子头战斗中,第四师在第二师和第三师各一部的配合下消灭韩德勤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2 09:08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21年第3期,注释从略作者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一、 问题的提出关于抗日战争史的研究,继1995年前后在中国大陆形成一波热潮后,近十年来又形成了新一波影响范围更大的热潮。这一次的情况和上世纪90年代很不同,一方面是这一研究获得了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成百上千册的资料集一套套推出,大大小小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2 09:08
内容提要1942年初,对日作战各盟国经过协商,成立统辖中国、泰国和越南的盟军中国战区。1943年秋,英国主导成立盟军东南亚战区,并试图侵蚀盟军中国战区的统辖区域。其后,围绕盟军中国战区的统辖范围,中英美三国断续交涉近两年。在此期间,除军事方面的考虑外,中英两国还非常重视维护和加强各自在泰国和越南的影响力。与中英两国不同,美国着重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11 15:08
‘为民族谋解放,跃万里赴司机’这句话,出自南侨机工的一封家书……华侨大学教授林少川与云南省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会长林晓昌5日联合在互联网上直播,向网友推荐新近出版的南侨机工文史丛书《赤子功勋民族忠魂》,冀望社会大众铭记南侨机工这一特殊群体。1939年,中国沿海及对外交通要道先后沦陷,新开辟的滇缅公路成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08-08 15:08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深刻认识到事变的历史必然性,随着形势发展作出一系列论述和应对,揭示出其对民族复兴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推动下,中国人民
来源:光明日报
2022-08-08 15:08
内容提要全面抗战时期,湖北省罗田县属第五战区,负提供军需之重责。以往学界讨论军需供应时,一般只注意到军政间的矛盾,对部分地方政府借机谋利,并图改革的一面比较忽视。从罗田县供应军需的情况可见,尽管军需压力损害了地方政府的权威,但罗田县政府在战时征收田赋的成绩反而远胜战前,甚至因此改善了政府职员的待遇,使战前无法实施的革新付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08 09:08
内容提要1933年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到全面抗战前,中国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战役。是役,国民政府前后动员20多万军队参战,其中既有国民政府中央军,也有华北地方实力派军队。九一八事变后,因中原大战失势的阎锡山趁机重掌晋政,成为华北地区除东北军以外最大的实力派。此时抗日战事又起,华北成为反抗侵略的最前线,阎锡山虽积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04 09:08
内容提要一战后,国际法处于从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北京政府敏锐注意到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尝试运用国际法中关于条约有效性的诸学说,探索废除《民四条约》的可行性。巴黎和会期间,顾维钧等外交官首次利用情势变迁原则,以中国被迫缔约、该约不利于世界和平等理由,主张《民四条约》应该失效。巴黎和会后,北京政府利用国际法的意识更加明显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8-02 10:08
内容提要: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在14年的岁月中,浙西地区游击战的广泛实践,从沦陷区到游击区、游击战到阵地战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生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关键词:浙西
来源:湖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2022-07-26 14:07
内容提要军事医疗是近代日本实现对外侵略扩张的重要保障,其历史进路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展的缩影。甲午战争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对外侵略战争,日本在战争中构建的军事医疗系统,集救护、救助、救援等功能为一体,不仅是配合日本侵略,通过舆论宣传在国际上骗取文明国声誉的重要手段,也是日本外战军事医疗运作机制的基点。探析甲午战争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7-26 10:07
内容提要从《论新阶段》发表到1939年下半年毛泽东表示相持阶段有条件地到来,中共对相持阶段何时到来的研判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在此期间,根据地存在着从关注、获知,到困惑、争论等多样图景。大部分人的思考,乃基于毛泽东的言论,同时也反映了周遭环境与时局变化,有的甚至参考了国民党方面的表述。1940年以后,在总结相持阶段特点的过程中,中共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
2022-07-23 17:07
我们党之所以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必须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为什么说要以整风精神来抓?因为党内脱离群众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四风’问题都是顽症,要真正解决问题,就要有抛开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气,有动真碰硬、敢
来源:光明网
2022-07-22 10:07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