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参谋本部于1937年1月制定《关于对华政策给陆军省的建议》,提出对中国军队准备给予致命的痛击。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开始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事变爆发后不久,驻屯军参谋会议就于1937年7月15日决定《中国驻屯军作战计划》。本文出自《日本侵华决策史料丛编》第2编《军事战略编·战争的发动及其战略(太平洋战争前)》第1册。徐勇...
来源:社科文献出版社近代史主题公众号 徐勇
2018-09-14 14:09
编者按:日本对沦陷后南京开展的医事卫生调查,由日军军医与日本医疗组织同仁会两方来执行。日军军医的调查建立于被调查者的恐惧与痛苦之上,而为日本战地医学服务。同仁会的调查则包裹医疗宣抚的外衣,为日本对南京的殖民统治服务。本文出自《民国研究》第33辑。作者王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日本对沦陷时期南京的统治具有双重面相。一方面,作为傀...
来源:社科文献出版社近代史主题公众号 王萌
2018-09-14 14:09
1940年2月,在日本山西派遣军参谋长田中隆吉的强烈支持下,伪山西省省长苏体仁授意伪省公署秘书曲宪纯(阎锡山的表侄)与太原西羊市晋恒木厂商人阎宜亭联络,请其前往晋西面见阎锡山,以便加强晋绥军与日军的亲善合作。阎锡山面对日伪诱和,非但未曾拒绝,反而主动表示愿意与日军合作防共,从此日阎双方围绕合作等问题展开多次谈判与交涉,并于1941年9月11日...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7年第4期 贺江枫
2018-09-13 11:09
经陈立夫隔岸吹捧,冀朝鼎(1903-1963)已成为神一般的存在。他对蒋介石集团的失败确有贡献,但只是团队中的一员,一些离奇的传说缺乏史料依据,过分突出个人也遮蔽了团队的作用。中共地下党员冀朝鼎能来到孔祥熙身边担任机要秘书,山西同乡因素有一定关系,但成志会兄弟的因素或者更加重要。冀朝鼎陈立夫的指责冀朝鼎(1903-1963),山西汾阳人,1924年清华毕...
来源:《中国的战时财政与通货膨胀》 阿瑟·N·杨格著、陈冠庸等译
2018-09-13 11:09
1937年12月13日上午,日军第16师团的右翼先锋第30旅团占领下关,接着又攻取了南京城北门各处,切断了城内中国守军的退路。虽然中国军队败局已定,但第30旅团在扫荡过程中注意到城内守军抵抗意识强烈。最终,该部队由和平门入城,数千名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陆续投降。之前因遭遇激烈抵抗而杀红了眼的日军士兵却开始残忍地杀戮俘虏;而军官们非但未阻止,反而...
来源:《暴走帝国:近代日本的战争记忆》 沙青青
2018-09-13 10:09
序言太平洋战争末期的1944年7月3日,为阻止美英与重庆、重庆与中共合作,并防止美、英、苏联手对抗日本,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决定了《对华作战宣传要领》。其中包含如下方针:中共核心根据地,称延安政权(暂),其所统属之军队、需我讨伐者,以匪贼称之;反共剿共灭共等称谓,除不得已外,应避用之。中共名称亦尽量不用。日本此前一直称中共势力为共匪等,而...
来源:澎湃新闻 [日]波多野澄雄 文 袁广泉 译
2018-09-13 10:09
内迁还是留守?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随着平津的全面沦陷,教育部才开始命令平津各校联合内迁。教育部认为,上海存在着日军不敢染指的租界,大学可以迁入租界办学。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各校基本奉命迁入租界。随着淞沪战事的延长和时局的恶化,迁入租界的各校是否应该再度迁移,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1937年9月,国立暨南大学校长何...
来源:澎湃新闻 韩戍
2018-09-13 09:09
作者简介:张俊义,河北沧州人,1964年3月23日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本文载于《近代中国:政治与外交》(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现代史、抗日战争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也是世界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的标志性事件。长期以来,该题目一直受到中外史家的关注,出版和发表的相关研...
来源:《近代中国:政治与外交》论文集 张俊义
2018-09-12 16:09
摘要:1941年美日秘密谈判是太平洋战争前的一次重要外交事件,谈判的最终破裂对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起了某种直接推动的作用。由于美日关系的走向直接决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前途,因此从获悉美日谈判消息起,国民政府及蒋介石即对该谈判给予了强烈的关注。出于对国际形势及美日矛盾紧张程度的判断,一直到美国方面抛出临时过渡方案前,国民政府与蒋介石更多的...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4期 张俊义
2018-09-12 16:09
摘要:土地制度尤其是地权分配体系是形塑农业税收制度演进及其内部构造的基本要素。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从地权保护出发,不仅通过征税实现地权的保护,同时通过对课税对象的选择、纳税主体的确立以及计税标准的设计,有效地将地权持有、地权收益、地权交易等环节纳入征税范围,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均衡的地权型税收体系,基本实现了不同层次之地权享有者...
来源:《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1期 胡荣明
2018-09-12 15:09
摘要:抗日战争初期,党内有过一段不算大也不算小的曲折,出现过以王明为代表的右倾错误,从1937年十二月会议开始,到第二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前后半年多时间。周恩来在延安整风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王明路线的本质:党外步步投降,党内处处独立。它在党内产生过一定影响。如果沿着这条错路走下去,中国革命又会遭受新的挫折。但是,中国共产党此时毕...
来源:《党的文献》2014年第4期 金冲及
2018-09-12 11:09
作者简介:杨奎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本年(2015年,编者按)7月7日,在台北参加纪念抗日战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午听完马英九的演讲,下午就轮到我评论台史政局前局长傅应川先生论抗战期间共军发展策略及影响的论文[1]。在指出论文当中存在一些史实叙述上的错误之外,我着重就作者引用的一则材料做了评论。因时间所限,我的评论亦较简略,只着重说...
来源:《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6期 杨奎松
2018-09-12 11:09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日伪统治者在上海为宣传亲日思想、美化侵略战争,通过大力办刊和拉拢文化界人士有目的、有计划地炮制了一系列的亲日历史文章。这些文章的研究者采用随意比附、歪曲历史的不负责任的实用主义态度,严重影响了历史研究的准确性。而其中的反战论调、合作论调、研究论调,均体现出日伪当局在不同时段的不同统治要求。亲日史学随着上海日伪...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符静
2018-09-12 10:09
摘要:中日战争中,为了克敌制胜,双方都重视宣传,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官方对外公布的战讯战报,报纸杂志为鼓舞民心士气而发表的言论,固均含有宣传的意味,即使军队内部的作战报告亦有虚假成分。抗战时期国军将领虚构战情、虚报战绩、虚领军饷等情形十分严重,势必给后来的战史研究带来极大困扰。两岸档案馆现存抗战时期国军档案,如战斗详报、作战总结...
来源:《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第1期 王奇生
2018-09-12 10:09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悲壮惨烈的故事。有白发老母送独子上前线的,有新婚妻子送郎参军的,有兄弟二人在前线并肩杀敌的,有夫妻同上战场的,还有在后方大力组织兵源、物资支援前线的,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我市西充籍将军父子王缵绪、王泽浚率部齐心协力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马啸啸兮尘飞扬,壮士出川逐虎狼。冲锋陷阵驱日寇,荡尽...
来源:李 暾
2018-08-30 08:08
在日本宫崎县有一个纪念神武天皇塔,叫八弘一宇,其核心宣传军国主义思想,该塔在一九三八年建造时曾掠夺了南京明故宫的几块有文化价值的石材。2015我曾组织南京市民去宫崎,向宫崎县府递交抗议书并要求日方归还,日方以要请示汇报为由并做答复。今夏,关于这个罪恶之塔的进入东京都世田谷区中学生考试卷,让年轻人了解这塔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背景下建立的...
来源:王选
2018-08-21 14:08
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8年艰苦战斗中,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市一个小小的西充县就发生了800壮士赴国难、血染沙场一人还将军父子齐上阵 驱逐倭寇卫中华等许多名垂青史的悲壮事件。在当时,一个人口仅有32万余人的西充县,从1938年到1945年的7年时间内竟有6万5千余人先后奔赴抗日战场,占全县总人数的20﹪以上。也就是说,每5个西充人中就有1...
来源:李 暾
2018-08-08 17:08
1948年12月17日,毛泽东在敦促杜聿民等投降书中写到:你们应当学习……赵璧光师长、黄子华师长的榜样,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 ①赵璧光是谁?毛泽东为什么要责令杜聿民等向他学习?各位观众(听众或读者)欲知根底,请听小编向您一一道来。一、三个银元决定他一生的命运在天府之国四川东北部的南充市,辖有一个西充县,与全市三区六县一样,该县既...
来源:作者:李 暾
2018-07-29 09:07
我见过或听说过曾经为国家建设、为中华民族复兴培养出大批科学家、政治家、院士、教授、学者的名校,如当今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昔日的燕京大学、西南联大等,可没见过或听说过为抗战时期培养出了两名省长、三个总司令、三名上将、四名少将,特别是为新中国输送了一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元帅和一名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来源:作者:李 暾
2018-07-07 10:07
摘要:革命动员的成效依赖于动员路径。1937—1949年间,中国乡村社会最具有影响力的民俗节日——春节成为中共革命动员的理想路径。经过中共一系列政治技术运作后,华北根据地、解放区乡村社会中的春节经历了从延续传统到革命化的变化过程。春节的这种变化不仅是中共革命动员有效性的表现,实际也是中共政治文化改造乡村民俗文化的结果,折射出华北乡村社会...
来源:李军全
2018-06-28 18:06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