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琦,1910年出生,湖南祁阳人,黄埔军校第八期学生,曾任孙立人文书,后担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66军新编38师第113团副团长兼3营营长。作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远赴缅甸作战,1942年4月20日,张琦在仁安羌战场上流尽最后一滴血,以身殉国。张琦是在仁安羌战役中牺牲的最高长官。仁安羌大捷是中国入缅远征军取得的首次胜利。1990年7月10日,张琦被民政部批准为革...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5 09:05
吴师孟(1899—1942),男,号初生,1899年生于湖南省平江县龙门乡高连村。1942年8月,因久病无治在江苏盱眙县不幸殉职,时任新四军第2师军工部部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人物生平早年曾开旱烟铺,后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农民运动,1927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春,参加平湘岳游击总队,并任班长。同年夏,随部编入中国工农红...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5 09:05
孙开楚(1910—1942),湖南省郴县(现郴州市苏仙区)良田上街人,八路军总部后勤部军工部政治委员,1942年5月25日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反扫荡作战中牺牲。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人物简介男,1910年出生,湖南郴县(今苏仙区)人,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组织游击队参加湘南起义,被选为中共郴县县委委员,后随部队上井冈山。1929年任红4...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5 08:05
左权(1905年3月15 日——1942年5月25日),湖南醴陵人,黄埔军校一期生,是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参与指挥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战斗。长征到达陕北后,左权率部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1936年,他担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率部西征并参与指挥山城堡...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5 08:05
袁国平(1906一1941),湖南省邵东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92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5年10月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政治科。此后,袁国平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五次反围剿作战和红军长征。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历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政治部主任、西北红军大学政治委员等职,为红军...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4 10:05
徐秋(1898-1940),原名徐秋香,湖南省平江县洪山塘坳场人。八路军鲁西军区2分区副司令员,1940年于山东省郓城县作战牺牲 。简介徐秋烈士是湖南省平江县洪山塘坳场人,革命烈士,曾任鲁西军区第二军分区(运西军分区)副司令员。自幼家境贫寒,给地主扛活为生。1927年7月加入平江县赤卫队,参加了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1930年7月参加红军。1934年参...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3 08:05
郑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突围战和田家镇保卫战。1940年1月,奉命驰援南宁参加昆仑关战役。临行立下遗嘱,安顿家事,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所部抵广西昆仑关军事要地后,即指挥官兵构筑工事备战。后以左翼为日军包围,奉命转移。为...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2 14:05
陈文彬(1911—1940) 八路军津南抗日自卫军政治委员。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人物生平陈文彬,出生于一户贫苦农家。幼年曾读过私塾,后因家贫而辍学,与父亲一道种田,闲时跟随叔父习武。后随同叔父参加革命。1930年春,先后任茶陵县第三区苏维埃政府少先队队长、少共区委组织部长,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秋,调至茶陵县少年先锋队队部工...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22 14:05
萧山令(1892年6月11日—1937年12月13日),男,汉族,字铁侬,湖南省益阳县(今益阳市赫山区四方山)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国民革命军陆军南京卫戍军宪兵副司令,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追授)。南京保卫战时兼6大重职——全国宪兵副司令、首都警察厅长、战时南京市长、代理南京警备司令、防空司令、渡江总指挥。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自杀...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
2018-05-15 09:05
毛岱钧,名恩知,字岱春,号重威,1902年10月23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2岁丧父,与母相依为命,善读书,得塾师喜爱。但好胜心强,常与二三小友角力草泽中,必胜乃去。稍长,考入湘潭县立高等小学。15岁时,母亲又病逝,由堂叔毛兰村抚养,得以继续求学,并考取长沙明德中学。1920年春,因堂叔无力再供给读书,他遂投笔从戎,到湘军第四师当兵,经过...
来源:中华英烈网
2018-04-29 16:04
1938年1月28日,距第三期毕业还有3个月,毛泽东调整了抗大领导班子:罗瑞卿升任副校长,主持全面工作;刘亚楼升任教育长,负责整个教学工作;许光达担任训练部长,负责军事训练工作;选调张际春担任政治部主任,负责全校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选调胡耀邦担任政治部副主任,协助张际春抓政治工作。上任伊始,张际春、胡耀邦就在政治工作中打响头炮11938年3月5日...
来源:《党史纵横》,作者:苏振兰
2018-04-29 15:04
开国老将军张震同志在《怀念饶子健同志》文章中,一往情深,回顾了1946年初,他同饶子健同志会合,在安徽省灵璧县高楼召开大会,宣布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成立以及他们在山东野战军陈毅司令员的统一指挥下,与兄弟部队一起参加灵璧朝阳集等战斗的经历。当时张震同志任华中野战军九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饶子健同志为副司令员。为推翻蒋家王朝,他们率部在灵璧...
来源:安徽灵璧县政协网站 作者:胡兴臣
2018-04-18 09:04
刘戡(1907-1948),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二十九军军长,1907年出生于湖南省桃源,毕业于黄埔军校。民国12年(1923年)考入长沙陆军讲武堂;次年入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与徐向前是同学。民国29年初,刘戡率第九十三军驻防阳城,封锁陕甘宁边区;民国33年秋,刘戡奉命去重庆任陪都卫戍副司令。1948年,刘戡自炸身亡,终年42岁。第一...
来源:搜狐历史 作者:历史爱好者
2018-03-24 15:03
霍揆彰(1901—1953),字嵩山,湖南酃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是第十一兵团司令官,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先后率部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滇西反击战诸役。其中淞沪抗战,率第五十四军于罗店一役重创日军精锐,第一次长沙会战中,率七个军布防洞庭湖西岸,阻击并重创日军。1924年11月军校毕业后派任军校教导团(团长何应钦)炮兵营(营长...
来源:搜狐历史 作者:历史爱好者
2018-03-24 14:03
彭德怀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是德高望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泽东的诗句为我们展现了一位骁勇善战、无往不胜的一代名将形象。但少为人知的是,彭德怀还是一位出色的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者,他认为统一战线工作和消灭敌人的战斗任务一样重要。在西安事变、河北反摩擦...
来源:论文网,作者: 胡玲玲
2018-03-12 17:03
1940年,抗日的烽火已熊熊燃烧了3个年头。持久战拖得日寇气急败坏。日寇开始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为战胜困难,抗日根据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重视对党员干部的党课教育。一天,晋绥军区司令员贺龙亲自给大家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党课。这堂党课真奇!贺龙事先没有准备讲稿,也没有写提纲,只安排通信员准备了3样活教材:一碗小米,一双崭新...
来源:论文网,作者: 叶介甫
2018-03-12 17:03
唐天际,原名唐时雍,1904年生于湖南省安仁县。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四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党代表、副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唐天际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二十八团营党代表,湘南游击大队大队长,红五十团团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军二纵队司令员,红五军团第四十师政委,红十五军政治部副主...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毕一功
2018-02-07 11:02
1907年7月,方之中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他从小聪慧过人,颇有才气。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参加湘鄂西秋收暴动。后到上海加入左联,经著名剧作家田汉介绍参加“南国社”,主持创办与鲁迅《海燕》杂志齐名的《夜莺》月刊,并与鲁迅先生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交往。日军侵占中国,方之中冲上抗战前线,为祖国而战。抗美援朝时...
来源:黄埔军校同学会 《黄埔》杂志 作者:毕一功
2018-02-05 14:02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刘少奇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独立自主地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方针,在组织群众建立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又临危受命去华中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他及时提出了政治上全面进攻,军事上暂缓进攻的正确应对措施,领导重建新四军,与陈毅一道携手合作发展壮大了中原地区抗日武装力量。1、中原局书记1938年11月23日,刘...
来源:花明楼景区
2018-01-26 14:01
华北是日本侵略者掠夺东北后扩大在华势力范围的第一站,卢沟桥起事,蓄谋已久。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及时建立华北抗日根据地,刘少奇不负众望成为担当起中国共产党领导华北抗日根据地、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战争、建立抗日武装的历史重任。1、建立抗日大同盟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以后,1935年12月17日,刘少奇出席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来源:花明楼景区
2018-01-26 14:01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