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旧址——原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内的日本投降仪式模拟现场。邵丹 摄 1937年南京中山陵园
来源:新华日报
2017-04-09 11:04
翻开抗战史,细心的人会发现,胜负的天平往往取决于战略决策。1937年11月上旬,当整个华北地区的正面抗战节节败退的时候,毛泽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
2017-04-08 16:04
1936年12月12日凌晨5时半左右,身在西安的蒋介石正欲披衣起床,忽闻行辕门外枪声响起,继而连发不止,凭直觉感到大事不妙的他立即越墙而出。与此同时,进攻华清池的东北军亦开始搜寻蒋介石的踪迹……在这个拂晓,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2017-04-01 14:04
宋美龄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尚空谈、唯有苦干。抗战中,她最出色的工作是国际外交、战地服务、救助孤儿、募捐献金等。她曾出任当时的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主持摇篮时期的国民政府空军工作。武汉沦陷前,她担任理事长的
来源:抗战论坛
2017-03-26 14:03
参加高峰坳战役的熊寿明回忆烽火南宁的峥嵘岁月。宋延康图出土的军用子弹。蒋卫图熊寿明,生于1917年,193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军校六分校交辎科十四期。后在国军16集团军170师当少尉见习参谋,先后参加桂南会战、
来源:南宁文明网 作者:蒋卫
2017-03-23 16:03
核心提示:例如许多国人就不理解:为什么战败的日本对中国不服气且长期否定侵略罪责呢?中国为什么无法得到日本的赔款最终只好放弃呢?了解美国的实力及其单独控制日本的实际,人们才会明白,1948年美国宣布日本
来源:凤凰网 《同舟共进》作者:徐焰
2017-03-19 10:03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雁门关脚下的代县,到处都留下了军民团结一心、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辉煌战绩和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1937年10月间,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配合友军忻口会战。团长陈锡联
来源:山西新闻网忻州频道
2017-03-18 14:03
李香兰昨天,我又买来一碟《夜来香》,仔细听到很晚。这首老歌的演唱者李香兰,是民国时上海滩七大歌后中唯一的外籍艺人。9月7日上午10点42分,恢复本名山口淑子,抗战后回到日本生活的李香兰,在东京家中因心力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7-03-16 16:03
燕京大学延安参观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远道而来的知识分子,采取了团结尊重的态度,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心照顾。政治上高度关心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及陕甘宁边区党政军负责人,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龚云
2017-03-16 14:03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在上海爆发,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因战祸而被迫流离失所,终于举室迁返羊城,离开了创业、创作和断断续续生活将近有十年时间的上海,从此重新以岭南为其艺术活动中心。而其传世以第一次
来源:澎湃新闻 陶喻之
2017-03-16 10:03
徐治安,1920年出生于四川潼南县,是一名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走进徐治安老人的家,映入眼帘的便是这抗战老兵、民族脊梁的牌匾。除了牌匾以外,徐治安老人最宝贝的还有这两块抗战纪念勋章。徐治安一生经历了多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17-03-16 10:03
文艺女神的一段奇缘关于文艺女神林徽因,我本来不打算写文章,因为近年来一波一波的发现热潮已经让很多读者对她的故事烂熟于心了。几年前看电视剧《血战长空》,里面有个女性人物叫隽芬,是一位飞行员的遗孀,后
来源:新华网
2017-03-16 10:03
老照片:于秀华的青年时代。我的父亲于秀华,1922年8月14日生于天津蓟县五百户乡七百村。青年时期随亲属入东北满洲国的长春闯荡,看到中国被日本奴役,怀着国恨家仇,舍生忘死,毅然回老家参加革命,投身于抗日战
来源:四川文明网
2017-03-16 09:03
抗日英雄苏连存。一件普通的毛衣,普通的黄色毛线织成了普通的样式。然而,这又不是一件普通的毛衣,因为它上面有革命烈士殷红的热血和敌人罪恶的刺刀痕。它与旁边陈列的机枪零件一起,记录了苏连存烈士赤诚
来源:唐山文明网
2017-03-16 08:03
在抗日武工队时戴礼帽便于化装隐蔽,时至今日郭兴仍有戴礼帽的习惯,家里光礼帽就有7顶。引子他是公认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中双枪李向阳的原型,但他说,李向阳是千万抗日武工队队员的代表,我只是其中之一。他擅
来源:大河报
2017-03-14 10:03
感动了胡适的三块银元胡适先生一生对官位看得很淡,对送上门来的官帽总是一概拒绝。但胡适也不是所有的官都推掉不做,1938年,中国全面抗战正处于关键阶段,非常需要美国在外交、经济等方面的援助,鉴于他的影响
来源:人民网 唐宝民
2017-03-11 11:03
杨荫榆是江苏无锡人,曾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女师大)校长,被公认为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她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浓墨一笔,并非因为教育家身份,而是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鲁迅在《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
来源:抗战论坛
2017-03-08 11:03
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夫人宋美龄,为了激励抗战,40多次冒着枪林弹雨亲赴前线慰劳将士。这其中,宋美龄多次遇险受伤、死里逃生。经常陪同宋美龄到前线视察的张素我(张治中将军之女)说:她不但带去了最急需的武器
来源:小历史
2017-03-04 15:03
传单从天而降1938年5月20日清晨,日本长崎一家寿司店的老板打开店门,突然发现门前到处是传单。传单上印着汉日对照的文字:尔国侵略中国,罪恶深重。尔再不逊,则百万传单将变为千吨炸弹,尔再戒之。日本安保部门
来源:环球时报
2017-03-04 14:03
美国汉学家魏斐德(FredericEvansWakeman,Jr)的名作《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是研究军统局领袖戴笠的经典学术著作。但因魏当年所掌握的中文材料,多系原军统人员的口述资料,故该书有些论断,在《戴公
来源:谌旭彬 短史记
2017-03-03 09:03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