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抗战研究 > 综合资料 > 内容正文

八路军留田突围:3000指战员跳出5万鬼子的包围圈
来源:中华网   2015-05-29 15:19:31

   队伍过了张庄,顺着蜿蜒的山路一口气又向南急走了七八里地,到达第二道包围圈的高里村附近。高里附近的大小山头上也燃着一堆堆篝火,日军游动哨靠着火堆,拢着大衣取暖,隔不大会扣响信号枪,“咝--”一发绿色信号弹升上天空,这边信号刚灭,附近山头上也升起一条条绿色的光线,此起彼付似乎互为呼应。如此两三番,侦察队心里有数了。他们趁信号弹熄灭的瞬间黑暗悄悄扑了上去,结果了日军的哨兵。然后,侦察员们剥下鬼子的大衣穿上,装扮成鬼子巡逻兵。这时,附近山头上倏地又亮起一道绿光,侦察员忙抄起信号枪,“乓”地一声发射了一颗绿色信号弹,向敌人发出“这里平安无事”的信号,紧接着,罗荣桓率领大队人马快速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两边山头的鬼子兵听到山下传来唰唰的脚步声,本以为又情况,旋见升起一发发报告“平安无事”的绿色信号弹,感到莫名其妙,不敢向山下贸然开枪。

  拂晓前,部队终于抵达目的地--临沂东北的汪沟。果然,敌人后方空虚,第三道封锁线有名无实,罗荣桓下令部队在此短暂休整。就在大家进入梦乡时,随军记者、德国人汉斯·希伯却睡不着,他在报道中这样写道:“这次突围,未费一枪一弹,未损一兵一卒,便安全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八路军罗荣桓政委指挥的这场无声的战斗,必将成为抗战史上的典型范例,名扬天下……”

  天亮了,日军主力向留田发起总攻,这才发现是一座“空城”。畑俊六闻报,恼羞成怒,下令在留田一带实行“三光政策”。罗荣桓当然不容日军在根据地“撒野”,命令部队在临沂石兰设伏,歼灭日伪军运输队300多人,故意“示形于敌”,等畑俊六慌忙将进攻留田的部队调回临沂时,罗荣桓早又率部重返根据地了,日军随着罗荣桓的“指挥棒”转,被拖得筋疲力尽。畑俊六鼻子差点被气歪,不久即灰溜溜地离开山东。

  1942年10月,罗荣桓根据他在山东战场上的长期实践,在《大众日报》发表文章首次正式提出“翻边战术”(即敌打进我这里来,我打回敌那里去,亦称“敌进我进”)这一著名军事理论,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敌进我退”的游击战思想,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认为“翻边战术”不是战术,而是战略。

  1943年3月,中共中央任命罗荣桓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和115师代师长兼政治委员,由他一元化领导山东根据地的党政军工作。到1945年,山东的八路军正规部队发展到27万人,约占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规部队总数的22%,地方武装也发展到50万人,群众达到2700多万,除了青岛、济南、枣庄这些沿着铁路线的大城市以外,解放区基本连成一片。抗战胜利后,罗荣桓又拖着重病之躯,率7万山东子弟兵,浩浩荡荡开进东北解放战场,开始了新的征程。

  如今留田村的村头,还屹立着一块刻有“留田战斗遗址”的石碑,碑后的几十个文字扼要概述了那段历史,文虽简略,却省不去那一幕墓惊心动魄的历史细节,更省不去罗帅的智慧和得意。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