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 繁體版 正在载入当前时间...
首页 > 战线战役 > 敌后战场 > 敌后游击队 > 内容正文

琼崖抗战:游击队砍荔枝树自制火炮 击毁敌人两辆军车
来源:南海网   2015-06-05 15:53:57

  口述人: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代表符克的女儿符曼芳,78岁 五封家书盛满父亲一片救国心

            

  符克女儿符曼芳。

 

  符克遗像。

  “即使遭遇不幸,也算是我所负历史使命完结了……”窗外下着雨,78岁的符曼芳读着父亲符克留下的家书。这些书写年代为1940年代的家书,如今读来,字里行间仍浸透着一位归侨身为儿子和丈夫、父亲的愧疚,更浸透着他为了救国不惜牺牲自身生命的爱国魂。

  符克是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的代表。该团先后有245人分五批冲破日军的海上封锁,回到琼崖参加抗战。而符克所留下的几封家书,记载着多少心事,读哭了多少人!

  南国都市报记者杨金运

  实习生谢泽鹏文/图

  一次诀别辗转多地只为救国

  符克唯一的孩子符曼芳对符克的回忆,定格在了1939年的那次诀别。

  “1939年日本侵略海南时,祖母一个人孤守家门,让母亲带我逃生。我们跟随逃难的乡亲乘着大帆船去越南西贡。”符曼芳说。

  选择待在越南还是中国,对于符克来说,是家与国之间的取舍。1937年秋,手捧崭新的暨南大学毕业证,越南多家学校和工商界竞相聘请符克加盟。“爷爷也希望父亲能回越南创建家族企业,为此,爷爷千里迢迢来上海做父亲的思想工作。”符曼芳说,父亲仍是拒绝前往越南,选择去延安。

  中共海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琼崖侨魂》记录了这段往事。“当前,国家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儿子决定留在国内,与全国同胞共赴国难,请父亲、哥哥以及家人多多原谅。”符克对他的父亲说。

  在符克心中,没有国,便不可能有家。

  一年后,为了发动华侨抗日,符克又风尘仆仆去了越南。“1939年我跟父亲相聚了几个月,他又要回国了。”符曼芳说。

  当时,妻子已有孕在身,符克却不能不离开。一张照片中,符克在甲板上一身西装,脸上充满了不舍。“我还小,我妈妈挺着大肚子牵着我。父亲跟母亲说,把孩子生下来再去找他。”符曼芳说,送别队伍有几十人,但大家都掩饰情绪,不敢暴露目标。“家里人都偷偷落了泪。”符曼芳说。

  没想到,甲板上的这一回眸,竟是永别。

  1939年4月开始,琼崖华侨回乡服务团除了7人在海上被日军杀害外,先后有245人分五批冲破日军的海上封锁,回到琼崖参加抗战。1940年6月19日,越南团与香港团、星洲团在琼山县树德乡成立“琼崖华侨联合总会回乡服务团总团”,符克任总团长,同时兼任“琼侨总会救济部驻琼办事处”主任。琼侨回乡服务团的主要任务是:宣传发动民众抗日救国;给抗日军民送医送药;加强琼崖和海外琼侨沟通;调查情况,向海外介绍琼崖抗战情况并揭露日军暴行。

  破烂麻袋装着重于千金的家书

  海口龙昆南路,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内一个宿舍里,雨越下越大,读信人眼里含着泪。

  符曼芳记得,父亲离开后,母亲生下了一个弟弟,但两天后就夭折了。失去儿子的母亲带着符曼芳,回国途中又惊闻了符克牺牲的消息。

  1940年8月,符克决定以华侨团体的身份,斡旋国民党当局搞好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尽管当时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人冯白驹指出恐怕人身安全难以保障,但最终被符克说服。

  也就是在那个燥热的夏天,一枚子弹穿过符克的胸膛。这位抗日华侨就像一颗流星,划过抗日救国的天际,那么闪亮。

  “我1946年又出了国,1952年回国前一晚,全家都睡了,我五叔轻轻拍醒我,说有话跟我讲。”符曼芳回忆,她五叔把一堆相册、纪念册、书信等物品放到她的书桌,“他说这是我父亲的遗物,在我离开前给我过目一下。”

  汽笛一声响,符曼芳再次见到五叔,已隔了半个世纪。

  1993年,符曼芳收到了一个破破的小麻袋,只有一本小书那么点大,“掉在地上都没人捡的那种”,而当她小心翼翼打开才发现,里面的东西比金子还重要。那是一些照片、纪念册以及几封家书。纪念册中有中共老一辈革命家陈云、董必武等,寄语符克的抗日励言;有著名作家丁玲、戏剧家曹禺的亲笔勉励……而家书,如今被放大,静静地陈列在符克烈士纪念馆。

  家书明志生前已做好死的准备

  放在符克烈士纪念园的三封书信,映照过多少人的泪水,没有统计,也无法统计。但透过那些文字,是一份时间也冲刷不掉的爱国情怀。

  家书中,25岁的符克书写着自己的选择,“我们是一个平常的人,倘不敢冒险前进,寻求出路,是不会有光明之日的……”

  当时,组织各种抗日团体的符克心里装着光明:“爸和哥,别挂心吧!鬼子赶出国土以后,我们一定能够得以共叙天伦之乐的!”信中,符克表达着对生活的爱,同时表达着对死的无惧。“假使遇到有不幸,也算是我所负的历史使命完结了,是我的人生的最大休息了……”在第三封家书中,没有华丽辞藻,在救国之事面前,连生死这样的大事,都被符克说成是平常事。

  “爸和哥!你们宠爱和抚育我的艰辛和尽职,我时刻是牵挂着的。不过,在中国这样的国家里头,特别是在这样严重的困难时期中,我实在没有机会与能力来报答你们。也许你们会反骂我不情不孝吧。爸和哥别怀疑和无悔吧!我之所以参加救国工作,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为的是尽自己之天职。尽其能力贡献于民族解放之事业而已。”

  符克将他的思念,他的愧疚,他的信仰,化作了只言片语的家书。这些家书,已是符曼芳最珍贵的东西,读着,一遍,又一遍,泪眼朦胧。

  一字之别琼崖华侨爱国情延绵

  曾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李光邦是符克的女婿,他参加革命时也深受符克影响。这些年,年迈的他为建立符克烈士纪念园等事宜而奔波。

  李光邦说,大概是1994年的某一天,他在饭馆遇到了一位史姓华侨,该华侨得知李光邦正参与建设烈士纪念园,说了一段话。“他说他们现在回国捐钱做公路,捐钱做学校,都是出于爱国,但他们的爱国和符克的爱国只差别一个字。他说一个是建国,一个是救国。”李光邦回忆说。

  李光邦豁然开朗:无论是建国还是救国,本质都是对祖国的爱。“这位华侨说,符克在那个年代为了国家不惜流血牺牲,精神对他感触很大。”李光邦说,受符克事迹感染,这位史姓华侨回到新加坡后,四处宣传符克事迹,发动捐款,为建设符克烈士纪念园筹集了数万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