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春夏之交,日本投入驻缅方面军主力,向驻印度盟军发动攻击—— 英帕尔会战:日军十万重兵一半丢命
英帕尔会战是日军于1944年3月至7月在印度英帕尔地区对英印军进行的进攻战役。此战以日军惨败告终,战后,作为日军驻缅方面军主力部队的第15军不再具有战役兵团的战力,盟军在印缅战场从此转入战略进攻阶段。
战役背景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兵锋直指英属缅甸。1942年3月6日兵不血刃占领仰光。英国统帅哈洛德•亚历山大爵士率英军向印度溃逃。
1942年8月,日本南方派遣军司令寺内寿一大将在河内命令第15军制定针对印度阿萨姆邦的有限进攻计划。该计划因美军在中途岛和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获胜而几度搁浅,但1943年6月日本重组南方派遣军,素有“小东条”之称的牟田口廉也中将出任第15军司令,使该计划死灰复燃。
牟田口廉也拟订了“两步走”行动方案:第一步,日本第28军西进至印缅边境的若开山脉一线,消灭英印第14集团军中的精锐——第15军。第二步,牟田口廉也亲率3个师团在英帕尔平原消灭英印第14集团军,占领英帕尔,进而杀入孟加拉地区。
战役经过
1944年1月7日,日军大本营以“大陆指第1776号”指令下达“乌”号作战计划,关系到英属印度危亡的英帕尔战役正式开始了。
蒙巴顿抓住日军要害
驻守印度东部的英印第14集团军下辖第4、第15和第33军。1943年10月,威廉•斯利姆获得第14集团军的指挥权。
1944年2月,日本第28军以两个师团率先在若开山区发动战术突袭,但调整到位的英印第15军很快粉碎了这次进攻,总数8000人的日军死伤5000余人。恼羞成怒的牟田口廉也遂亲率第15、31、33师团以及印度国民军一部(由4.5万名印度战俘组成的傀儡武装)共约10万人,于3月8日跨越印缅边界的钦敦江,拉开“乌”号作战的第二步。
盟军东南亚战区司令路易斯•蒙巴顿得知日军行动后,立即赶到英印第14集团军司令部。在听完斯利姆的汇报后,蒙巴顿敏锐地指出,日军要背靠宽阔的钦敦江作战,还得依赖丛林山地运输线,攻势不可能持续。于是,蒙巴顿决定把钦敦江以西的部队撤至英帕尔附近,诱使日军远离后方,然后轰炸日军运输队,断其补给,使日军自行崩溃。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