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日军的穿插攻势,4月4日,斯利姆召来蒙塔古•斯多普福德少将接管科希马的指挥权。在第161旅的一个先锋营和一连拉吉普特兵入城后,日军就包围了科希马,并切断科希马-英帕尔公路。至此,科希马守军只有3500人。
随着战事推进,科希马守军逐渐被挤压到不足1平方英里的狭小区域——“避暑山”。这里以前是地区助理专员的花园和网球场,如今两军在此展开混战。4月8日,英印军又向科希马空投了两营伞兵,但不少士兵落在日军阵地上成了俘虏。日军截断了水源,守军只能靠运输机投下的装满水的车轮内胎过活。10日,英印第2、7师在迪马普尔完成集结,然后向科希马靠拢。15日,英印第2师的一个旅在坦克和飞机的支援下,发动强大攻势。18日,英印军一个旁遮普营与科希马守军会合,送去食品、饮水和药品。20日,英印第2师主力皇家波克郡步兵团终于打到“避暑山”顶峰。
佐藤抗命,撤离科希马
科希马守住了,但日军第31师团仍赖在城外长达3英里的杰萨密山上不走。
5月3日,斯多普福德少将指挥英印第2师在炮兵和坦克的火力掩护下,发起全面进攻。直到当日黄昏,死伤累累的英印军才占领了杰萨密山脊的一部分。7日,斯多普福德把英印第7师的第33旅也投入战斗。10日,第33旅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占领大部分日军阵地。
日军指挥官佐藤幸德见拿下科希马无望,补给线又被英国空军和特种部队卡住,再加上雨季到来,丛林泥泞难行,于是向第15军司令官请求撤退。接到电报后,牟田口廉也电告佐藤必须固守科希马战线。
然而,佐藤把牟田口廉也的训令置之不理。6月25日,佐藤率第31师团主力,带着1500名伤病员向乌克鲁撤退。第31师团的撤离行动,使第15师团陷入被英印军南北合围的危险境地。牟田口廉也得知消息后,急派参谋长久野村赶去制止,但佐藤称“极度缺乏补给,无力执行命令”,依然后撤。
“乌”号计划走向崩溃
就在佐藤从科希马撤离之际,牟田口廉也决心孤注一掷,将第33师团和第15师团主力集结在帕莱尔,企图从北面打入英帕尔。
6月10日,日军开始行动,这时雨季已经开始,丛林变为泥潭。日军与英印第20师在丛林里正面遭遇,随即展开惨烈拉锯战。筋疲力尽的日军于22日冲出丛林,打到英帕尔城郊,但迎接他们的是用坦克、机枪、迫击炮和铁丝网构筑的坚强防线。第33师团长田中信男很清楚,自己的队伍已是强弩之末,根本无力挺进英帕尔,于是他将部队收拢,等待牟田口廉也的决断。
7月2日午夜,经东京大本营同意,日本南方派遣军司令部下达停止“乌”号作战的命令。盟军情报部门截获了日军全线撤退的命令,蒙巴顿立即指示英印第14集团军开始全线追击。8月20日,狼狈撤退的日军强渡钦敦江,各渡河点都遭到炮火和飞机的轰炸。9月初,钦敦江西岸不再有日军的一兵一卒。
战事评价
西方和日本军史学家都将英帕尔-科希马之战视为日本损失最惨重的陆战战役。日本第15军以10万之众发起进攻,结果寸土未得,而且丢掉5.3万条人命和所有坦克火炮。作为日本驻缅骨干武装力量,第15军已不再具有一个战役兵团的战斗力了,盟军在印缅战场从此转入了战略进攻阶段。 马鸣
双方兵力
■日军:第15军(辖第15、第31、第33师团,共8.5万人,牟田口廉也中将任司令),由第5飞行师提供支援。
■盟军:主力是英军第14集团军(斯利姆中将任司令)的第4军和第33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