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抗联》系列访谈之:访抗联将士后代李健英
异乡沙场征战苦 少年犹忆复国志
——追忆东北抗联老战士李东光
李健英在新华网讲述父亲李东光的故事。尹一航 摄
新华网消息(记者 张骄瀛)“我的父亲能够活到八十多岁已经很幸运了,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太多太多的战士,大多数都只有二十多岁、三十多岁。有的人别说后代了,连照片都没留下一张。那些烈士,每一个人都是伟大的。”
李健英一直认为自己的父亲李东光是幸运的,她说父亲能够活到祖国解放,能够活到八十多岁已是足够幸运。
保家卫国 十三从军征
李东光十三岁时亲眼看到东北抗联队伍打屯子里经过,却没有拿乡亲家一点东西。看惯了土匪抢粮打人那一套恶习的李东光打心底里认定了东北抗联是一支能打鬼子的队伍。
收拾了简单的包袱,李东光悄悄跟上了抗联的队伍。白天,他跟着马蹄印子走;晚上,就‘赖’在宿营地帮着放马、洗菜。一个月后这个曾经的小马倌被批准加入东北抗联队伍。打那之后的十几年里,李东光参加了无数次战役战斗,在枪林弹雨里一次又一次冲锋、负伤。
东北抗联队伍人数最多时有四万多人,其中不乏十三四岁的少年。直至1940年抗联队伍陆续转移到苏联边境一侧时已不足千人,战斗惨烈可见一斑。当年他们的敌人:日本关东军、日伪军、伪警察合计有百万之数。
李健英说她之所以有机会将父亲的故事讲出来,原因之一是父亲当年年纪太小,打仗的时候会被年纪稍长的抗联战士死拽着不让冲在最前面;另一个原因就是太幸运了。
李健英保存着的父亲李东光留下的勋章。尹一航 摄
“我就是一个普通抗联老战士的女儿,我父亲没有什么特别的故事可讲。”李健英多次对记者这么说。
其实故事还是有的,有苦也有乐。
苦是真苦,冬天零下三十多度的深山里,为了防止敌人循着烟找来,战士们只能等天黑透了才能点起篝火宿营。一抱粗的树砍了围成没有顶盖的墙垛子,大家围在一起烤火,就那样抱着枪睡。可睡也不能安心的睡,睡一会就得醒来换个姿势,那么冷的天里,只有向着火堆那面的身体是暖的,一觉醒来另半边身子往往冻的都麻木了。李兆麟将军在《露营之歌》里写下“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歌词,说的就是冬季夜晚宿营的情景。
夏天的威胁在于一种叫“草爬子”的爬虫,“草爬子”吸血,一旦咬住了人整个头几乎都钻进人肉里去,被咬了还不能去揪它,它的脑袋会留在肉里,人很容易丧命。李兆麟就教战士们用火慢慢烤它,“草爬子”自己会掉下来。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