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历史1944年侵华日军由广西经黔桂公路进犯贵州黔南,妄图以此打通纵贯南北的大陆交通线,一扭转战争的不利局面 12月初,日军侵占黔南重镇独山,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黔南事变",日军行至城北9公里处,铁蹄被斩断于深河桥 深河桥成为日军入侵中国,入侵贵州,入侵黔南而不可逾越的历史转折关头之一 有史记载:八年全面抗战,北起卢沟桥,南止
来源:百度
2023-08-28 10:08
历史简介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连同其他机构,整合救护资源,于1937年12月6日在汉口成立临时救护委员会,专负战时军事救护之责,林可胜任代理总干事。半年后,救护委员会改组为救护总队,林可胜任总队长。纪念馆展出了诸多抗战时期留下的老照片,让人们得以一窥当年救护总队
来源:百度
2023-08-28 10:08
历史沿革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由设于息烽阳郎坝的本部和玄天洞囚禁处组成。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而重庆白公馆监狱和望龙门看守所则分称中学和小学。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贵州省息烽县城南6公里,是抗战期间国民党坚持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而设立的关押中共党员和爱国进步人
来源:百度
2023-08-28 09:08
在毕节老城区水东门古老石板街右边通往十字街的中段,有一条旧时连接游击衙门的小巷。小巷入口不远处有一道青砖院墙,中间置一式两扇木门,门头上原是雕花、穿檐、吊斗、悬空的门楼。进了门楼便是一方小院。院子正面,是一栋坐北朝南、二重檐悬山式木结构青瓦屋面的二层楼房。回廊下为青砖铺地的院坝,其间辟有一大一小两个鱼池。沿院墙种了翠竹、
来源:源流 作者:孙良贵
2023-01-29 10:01
在贵阳市云岩区民生路这条长200多米的老街中段,有多座民居小院。这样的小院,大多已在棚户区改造中消逝了,但有一座至今依然屹立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这座小院入口处一块刻着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的石碑提醒着往来人群——这里有着让人难以忘怀的过往。石碑屹立,讲述着当年交通站在这里的故事,国内战事吃紧后方建交通站、越南共产党领导人
来源:当代先锋网 作者:高伟 狄良军
2022-12-20 08:12
抗日战争时期,贵州作为抗战大后方,贵州人民对抗日战争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抹杀和遗忘的。在贵州的这些抗战遗址中重温历史…… 抗战公路:晴隆24道拐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位于贵州晴隆县,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
来源:多彩贵州网
2022-12-15 10:12
荔波县黎明关乡板寨村营盘坡因清代、民国间在此坡驻兵设哨故而得名,今半坡尚存民国初驻军坟营墓碑。史料记载1944年11月25日,由桂入侵的日军第3师团步兵第34联队2000余人进犯黎明关国军第79军199师587团,团长周国仲率部1800余军官奋力阻击侵黔日军,打响贵州抗战第一枪。同日,战事告急,国军第9战区副司令兼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杨森,令其
来源:贵州日报
2021-08-27 15:08
桐梓是川黔公路要塞,抗战期间更是陪都重庆南向屏障,当时西撤的不少厂矿、机关、学校迁至桐梓继续建厂办学,为前方战场提供军需,更培养了很多人才,这些为桐梓留下了一笔永恒的文化财富。日前,8张70多年前桐梓海军学校老照片面世,其中有著名海军将领萨镇冰视察海校的照片、学生毕业合影以及训练的照片等,再次揭开这所位于大娄山深处,为国家和民
来源: 遵义晚报 文/陈果
2020-08-05 13:08
在一张美国随军记者拍摄的历史照片上,一支载满货物的车队正缓慢艰难地攀爬在一条曲曲拐拐的高山公路上,这段崎岖的山道,有连续20多个180度的拐弯叠加着升到山顶,构成了一个世界公路的奇观,这就是抗战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道拐公路。二十四道拐全长4公里,在倾斜角度约60度的斜坡上,连续的S型拐弯道路顺山势而建,以其雄、奇、险、峻堪称公路建
来源: 民国大校场 文/茉莉
2020-06-08 16:06
何应钦故居地处贵州兴义城南部45千米的峰林、石林之中的小集镇,是已故国民政府军政部长、行政院长何应钦先生的故乡。1890年4月,何应钦出生于镇南一幢木结构中式房屋内。房屋原系普通民居,是何应钦之父于1874 年修建的。后随着何应钦职级的不断升迁,其家人先后改建加高了三次。为了配套,又新建两幢厢房,最后成为巍峨高大、宽敞明亮的一楼一底标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18-10-08 14:10
图云关,位于贵阳市东南郊,在古代是贵阳通往湖南、广西的必经关隘。如今的图云关已不再是交通要道,而成了贵阳市民休闲健身的森里公园,园内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碑和国际援华医疗队纪念碑,见证了
来源:网络摘编
2015-11-17 15:1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曾经设立两个日军俘虏收容所,一个在陕西西安、一个就在贵州古城镇远。镇远日俘所又称和平村,位于镇远城中,四周均以高大石墙砌就,原为晚清镇远总兵署衙门。抗战中,为民国政府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和平村于1938年2月成立于湖南常德,由于战事的转移,1938年11月暂迁湖南辰溪县,1938年12月迁至贵州镇远。1944年11月迁往重庆巴县...
来源:抗日战争图书馆
2018-06-19 18:06
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2006年11月9日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在习水县土城镇建造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题写馆名。纪念馆为黔北民居结构,主要采用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布展。纪念馆序厅正面墙为50多个红军人物形象与红军渡赤水河情景的浮雕,场面宽阔,气势恢宏。在浮雕显著位置有"四...
来源: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2018-06-01 15:06
和平村旧址在镇远卫城和平街南侧,坐南向北,为一组由高大土石围墙圈围起来的建筑群。原是晚清时期镇远总兵署衙门,民国初改为贵州省第二模范监狱。抗日战争时期是国民政府第二日本俘虏收容所。日本反战作家鹿地垣等称之为和平村方形围墙, 和平村方形围墙通面阔66米,进深78米。墙院中原有力公楼、礼堂、医务室、监禁室、哑子室、米库、厨房及监视塔等单...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18-05-29 15:05
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的黔南各族人民的抗日壮举,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黔南州人民政府、独山县人民政府共同在这里建了一座纪念碑。纪念碑为青石材质,造型为双旗拥剑。总高七米,下宽3 6米,主碑宽0 85米,厚0 35米,碑竖向阴刻隶书黔南人民抗日纪念碑,以上几个字为己故首都著名书法家王遐举先生书写,每字0 35×0 27米。,基座占地...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18-05-26 16:05
永康穿洞抗日遗址位于贵州省荔波县永康水族乡白岩村穿洞寨。永康穿洞是清至20世纪70年代广西经永康进入荔波县城的必经之路。因石板路从隧洞中穿过故称穿洞。1944年11月,日军进犯荔波县境,是月27日攻陷黔桂边境重要关隘黎明关后,企图直冲荔波县城,迅速进取独山。但从黎明关到荔波县城不到40公里的山路上,却受到了重重阻击。日军第34联队于是年12月2是...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18-05-25 14:05
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1995年9月3日在贵阳北郊的海天园揭幕。全碑高23米,基座高2 8米,主体以一支竖立的步枪为基本型,步枪的基部变型转折形成犁的形状,上面安放着汉白玉雕刻的和平鸽。在红色大理石砌筑的碑体上,镌刻着秦天真题写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11个鲜红的大字。环绕纪念碑两侧的是32米长的浮雕,浮雕采用杨柳青大理...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综合
2018-05-16 17:05
东山抗日救亡纪念碑2011年第11期的《今日铜仁》的第15页至17页,删节性地登载了我的那篇《铜仁到底为抗战奉献了多少子弟》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这篇文章中,我写了这样一段话:按照人们的习惯思维,包括铜仁在内的整个贵州,地处抗战的大后方,抗战的烽火没有燃烧到这片土地上来。铜仁对抗战最大的贡献,一般人都认为无非是成立了抗战救国后援委员会,用物资...
来源:铜仁网
2018-05-02 11:05
二十四拐是滇黔公路的一个路段,抗战爆发后与滇缅公路和史迪威公路连接起来,成为国际援华物资运输的大动脉。抗日战争中,在由印度、缅甸进入中国西南的国际运输线上,有一个艰险的路段令人惊心动魄,刻骨铭心。许多当年参加运输的华侨先锋队员和国外反法西斯的老战士,在他们的回忆录中都忘不了这艰险路段。但战火纷飞的岁月匆匆而过,只记得从史迪威公路...
来源:论文网 作者:史继忠
2018-05-02 10:05
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究竟是在贵州省还是在云南省这一历史悬疑问题,一直是二战史研究的重点,直到最近几年,经过专家们的考证,确定是在贵州省晴隆县。二十四道拐(原名鸦关、乌鸣关)抗战公路遗址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西南1公里处,从上至下依山势呈弯道盘旋,计有24个弧形拐弯,全长4公里,蜿蜒于高达...
来源:贵阳网 中国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
2018-05-02 10:05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