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我的父亲,是一位12岁参加抗战的小八路。虽然父亲离开我们已多年,但父辈们那种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在艰难困苦中坚守信念,在生死考验前毫不退缩的抗战精神,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我是八路军的后代,是革命先烈遗志的继承人,传承抗战精神是我们的使命,珍爱父辈们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李兆新
2025-07-19 15:07
来源:文/柯良才
2025-07-19 14:07
来源:文/郭岸
2025-07-19 14:07
【小说】1944年5月25日洛阳沦陷,日寇改洛阳为福阳,因洛阳谐音落阳,与日本国名相克。在随后的一年多占领期间,洛阳陷入无尽的痛苦中。1944年9月,位于洛阳城西南郊的魏家屯村有一地痞在城外偏僻处埋伏袭杀落单日军电话兵一名,抢夺枪支弹药和随身财物后逃遁。日军随即展开报复行动,一个小队日军和皇协军约一百多人包围了魏家屯村,见寨门紧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魏子文
2025-07-19 11:07
——谨以此文献给中国人民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相信每一位中国人,在观看过建国70周年,国庆大阅兵的宏观场面后,为我们祖国已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那么,在今年的9月3日,我们将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一场空前盛大 、声势浩大的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9 3大阅兵等一系列壮观的大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张瑞
2025-07-19 11:07
【小说】1939年的端午节,是苦娃18岁的生日,父母和兄弟姐妹一家八口,正围在一起简单地庆贺,忽然,天空中传来巨大的轰鸣声,不知情的人们都跑到街头观望,只见十多架像老鹰一样的飞机猛扑下来,机身上的旭日旗十分亮眼,飞机飞得也很低,连机舱里的飞行员也瞅得明白,他们狞笑着,仿佛地上的人就是等待捕食的小鸡。须臾间,扫射的机枪子弹、投出的炸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杨力
2025-07-19 11:07
在抗日战争中,山东莒南县的渊子崖村是牺牲人数较多的村子。1941年12月20日,1000多名日伪军包围了渊子崖村,312名村民在村长林凡义的带领下,用大刀、长矛、土枪、土炮等武器与日军展开激战,最终147名村民英勇牺牲。——题记一百四十七位烈士一百四十七个英灵一百四十七个弹孔一百四十七缕忠魂一百四十七颗顽强的心脏在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杨德盛
2025-07-19 10:07
【小说】尹老汉蹲在门槛上,眯着眼睛望向村口扬起的尘土。那尘土像一条黄色巨龙,蜿蜒着向村子扑来。爹!爹!远处传来儿子尹小贵熟悉的喊声。尹老汉磕掉了烟袋锅里的灰,缓缓站起身,脸上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尘土中现出一队耀武扬威的日本兵,肩上的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幽冷的光。尹小贵走在最前面,他穿着一身很不合体的伪军制服,腰间别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稻茗
2025-07-19 10:07
【小说】二舅二十二岁时,已经是两个儿子的父亲了。正当二舅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到热河镇及二舅头上。日本鬼子侵占了东三省,占领了热河,烧杀抢夺了许多村庄。那日,一小队鬼子向赵家庄扑来。二舅和乡亲们急忙向后山撤去。慌乱中,二舅发现邻居李大爷没在人群中,李大爷膝下无儿女,想到李大爷一旦落到鬼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李丽华
2025-07-19 09:07
【短篇小说】武大爷我爷其实不是我爷。面前这个朴实的男人平静地讲出这句话时,我觉得他比我这个作家还会讲故事。男人叫武大奎,57岁。他是我这次到这个陌生山村走访采风过程中无意认识的。武大奎给我讲了一个关于他爷爷的故事。我用第一人称照实给大家记录了下来——我爷是我爸几十年前收养的一个流浪老头。我爷没有老婆,我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吴宏博
2025-07-18 16:07
依稀记得2024年7月流火,卢沟桥的石狮默然蹲踞,弹痕如刻,俯视桥下汤汤流水。父亲病体沉重,我驱车带他前往就医处附近的卢沟桥畔的抗战纪念馆。馆内光影幽微,寂静如古井。他步履蹒跚,目光却如铁钉,死死钉在陈列柜中那些犹带稚气的少年面庞上。隔着冰凉玻璃,他的手指微颤,抚过褪色布帽与草鞋的轮廓,喉头滚动,只反复低语:都是些孩子啊……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刘 涛
2025-07-18 16:07
01、 强渡怒江1944年5月11日愤怒的怒江突然喧嚣翻腾天上乌云炸开千吨闪电万吨力量爬上高黎贡山中国远征军的工兵将图纸在鲜血上泅开、扩展、延伸……狂流上百姓之力飞架文龙桥怒吼枪炮紧紧咬住摇晃太阳旗一个渡江的官兵,一颗怒吼的子弹一颗怒吼子弹,一条还我河山的烈焰渡过怒江天险,每个官兵在赌个人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赵演溪
2025-07-18 16:07
骡子的铁蹄将月光下蜿蜒的山间小路踏成光怪陆离的碎片。走在前面的是两个骡驮子,每个驮子上驮着两只黄桲椤木箱子,加上一些零碎,不时发出箱子与鞍桥摩擦的咯吱声,在静夜中显得格外响亮;后面的马背上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抱着系在前鞍桥上的软包裹昏昏欲睡,后面跟驮子的是一位不足五旬的瘦弱的中年人。过了长城关口,就已经是关外了,黎明
来源:文/张保学
2025-07-18 16:07
01、 松山,中国娃娃兵的塑像滇西抗日战场,中国远征军中的1100多名娃娃兵,最大的15岁最小的刚满九岁他们都是刚抽穗的麦芒青松的嫩枝、榕树的枝丫变声期潜伏在春天里生长娃娃兵列队,点数、报名、稍息军装大过瘦弱身体,脸蛋可掐出汁水乳牙挂着青涩奶味,大枪高过了头顶但他们早早学会了立正、卧倒、匍匐前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赵演溪
2025-07-18 16:07
小区有个13岁参加革命的八路军战士,近日,采访这位老英雄,有了这组汉俳写成的诗作。一入伍十三整,紧跟队伍打冲锋,青春战火中。二村头芦苇香,一川碧水沐朝阳。寻觅旧战场。三湖水岸眉长,硝烟弥漫芦花荡。鬼子魂胆丧。四河畔步履忙,养伤河湾藏村庄。乡亲胜爹娘。五苇蒲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吴建勋
2025-07-18 15:07
伏天的骄阳染红青春的头颅黑土的甘露养它粗壮的身板红霞漫山遍野 随风流动沿山挂画 沿江铺图成为醉人丹青 旖旎风景黑土地的红高粱有着火爆的脾气也许是受酒兄弟的熏染擦根火柴 便点燃夜里熊熊燃烧的火炬黑土地的红高粱东北的黑红汉子 粗门大嗓身穿破烂的军装怀揣抗日报国的家书一个又一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吴建勋
2025-07-18 15:07
碾子峪乡的鸡窝岭村,地处冀东长城外一个特别偏僻的山坳里,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可鸡窝岭倚在东老岭的山脚下,群山环抱,翠峪葱岭,山溪潺潺,恍如世外桃园。2015 年秋后的一天,小村里如同是过大年一样,杀鸡宰羊,置酒买菜,小山沟里热闹非凡。这是为啥?原来是乡政府接到县侨办的紧急通知,明日有一位台胞回鸡窝岭省亲祭祖。鸡窝岭人激动不
来源:文/张保学
2025-07-18 15:07
来源:文/张允宾
2025-07-18 15:07
八十道霜痕刻进年轮,你们在课桌前摊开纸张时,可听见雪原深处,那杆被冻裂的红旗仍在翻卷?将军的足迹在雪层下延伸:一九二七年的火种向北迁徙,一九三六年的番号刺破寒雾。当朔风绞紧三五年岁月,他胃袋里仅余的棉絮,竟比所有子弹更重。冰凌垂悬的清晨,三道崴子用胸膛接住三十五颗星辰。刺刀剖开
来源:文/于文献
2025-07-18 15:07
来源:文/徐慧斌
2025-07-18 11:07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