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民用青铜为她塑起一座雕像。雕像就立在她最后上山的地方。她站在6米高的基座上,花岗岩形如石崖,嶙峋峭立。熔岩流出石缝,火焰在她身后升腾,化为双翅,凌空招展。那火焰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她挥舞着临行前妈妈送她的新头巾……
来源:《人民日报》2015年5月4日
2015-05-04 11:05
从1946年3月到1948年12月,中国法官梅汝璈和来自其他国家的同行们在东京,一起尽心竭力地工作,出色地完成了对战犯的国际审判任务。在长达两年半的审判过程中,梅汝璇始终坚持法律原则,有礼有节,在“法官席位之争”、“起草判决书”和“坚持死刑处罚”等关键时刻,以中国人的坚定、智慧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人民的利益,赢得了世界的赞赏与尊重。
来源:《团结报》2014年9月4日
2015-05-04 10:05
满地是残肢,满身是鲜血,满耳是惨叫……冷兵器杀伤人体的惨景,远比热兵器杀人更令人震骇。然而,在抗战白刃战中,面对日寇的无耻侵略,不愿当亡国奴的中国军人硬是发出了“必须有刺刀30米内见红的能力”的呐喊。在这句口号的激励下,他们无所畏惧向前冲去,用保家卫国的满腔热血压倒日寇嚣张的武士道气焰!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5-04-30 11:04
一九四二年六月廿三日,在延安的日本同志创立了“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主义者同盟是在反战同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的先锋队组织。同盟成立后,就在各抗日根据地发展了支部。《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对反战运动中的日本士兵和中国抗日军民影响很大,延安的《解放日报》在一九四二年六月廿五日还发表了社论。
来源:凤凰网
2015-04-30 10:04
抗战期间,华侨飞行员为中国空军的作战主力。据统计,抗战前夕及战时陆续回国投效的华侨飞行员人数很多,仅美国一地即有200人左右;其中有数十位华侨血洒长空,为国捐躯。
来源:中新网
2015-04-29 15:04
历时4个半月的武汉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先后调集约130个师、各型飞机200余架、各型舰艇及布雷小轮30余艘,共计100万余人投入战斗,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0余万、击落日机80余架、击沉击伤日舰70余艘,彻底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图谋,抗日战争也从此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来源:武汉晚报
2015-04-29 14:04
武汉会战中最为可歌可泣的壮丽一幕,当属武汉大空战,这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一役。浴血奋战的中苏空中英雄们,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给日本侵略者们当头一棒。
来源:《武汉晚报》2005年7月7日
2015-04-29 14:04
苏联援华空军在汉口机场1938年龚业悌参加武汉空战时于汉口站宿舍梁公馆我们都在高处看望。看到敌机被我机打伤,曳着黑烟逃窜,走着走着,一团红光,落了下去;有多么兴奋、痛快呀!……——老舍《八方风
来源:《长江日报》2012年2月17日
2015-04-29 14:04
1938年上半年的武汉空战中,多架日本战机被击落。汉口中山公园曾展示日机残骸,百姓争相观看。昨日,在中山公园受降堂旧址纪念馆“武汉抗战文献收藏展”上,记录当时市民观看日机残骸的珍贵历史照片首次公开展出。
来源:《长江日报》2014年9月4日
2015-04-29 11:04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最高军事当局实行“焦土抗战”政策。1938年11月12日,日军逼近长沙,长沙警备司令部奉命制定放火焚毁长沙的计划,并预定以天心阁举火为号。13日凌晨,南门某处突然起火,放火队员误以为信号,便四处点火,一场旷世大火骤然而起。大火烧了五天五夜,城区建筑毁之七八,死难同胞3000余人。长沙人民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的财富顷刻间化为灰烬...
来源:《纵横》2014年9月
2015-04-28 16:04
邓玉芬:1891年出生于密云县水泉峪村,后嫁到密云县张家坟村,一生务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她舍家纾难,先后献出了丈夫和儿子共7位亲人,被当地人民誉为“当代佘太君”。1970年2月5日病逝,享年79岁。
来源:中新网
2015-04-28 09:04
战场上没有神剧,只有铁与血的荡气回肠。
来源:寒啸文集
2015-04-27 16:04
他经中国著名的新闻记者范长江引荐,迈入战地记者的行列。他被知名记者唐师曾称为“最欣赏的两位摄影记者之一”。但是,他的名字并不为人所熟悉。
来源:法制晚报
2015-04-27 15:04
1945年6月26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旧金山退伍军人纪念大厦的大礼堂进行最后的、也是此次大会最庄严的议程:参加会议的五十个会员国的代表(波兰政府代表于10月15日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故后来一般说五十一国代表签字),在联合国宪章和另一个包括过渡办法的文件上签字。
来源:人民日报 1985.10.21第6版
2015-04-27 10:04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积贫积弱,列强对我居心叵测,虎视眈眈。为抵抗列强的侵略,广大爱国军民同仇敌忾,矢志报国,形成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压迫的爱国主义潮流。在这个潮流中,历来被认为是“唯利是图”的商人阶层也表现出应有的爱国热情。他们在从事工商业经营之时,利用给产品做广告和给产品命名的机会,在尺幅方寸之内表达他们“抵制洋货,振兴国货”...
来源:《公关世界》1999年第8期
2015-04-24 12:04
原标题:台山市地方史志编委会办公室原主任黄剑云:断水断粮仍坚守一天一夜,一场发生在台山四九镇南村的悲壮抗日故事在70年前,台山市四九镇南村,发生一场激烈的抗日战役。村民在南村的碉楼上自发抗日,
来源:金羊网
2015-04-24 09:04
墓地旁,栽种的柏树郁郁葱葱,一如村民们75年来对长眠在这里的烈士们的心情。墓碑上刻着“十五名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北留路村两委班子成员张保祥介绍说,“前几天,我刚把墓碑上的字,用红漆涂了一遍,这墓碑就得让它时常新着,可不能脏了、旧了!”
来源:长城网
2015-04-23 11:04
为了完成在崂山的抗日游击大计,李先良将太清宫作为培养干部的基地;在白云洞设修械所与招待所;把太平宫作为军品粮秣库。深入发动群众,在农村建立保甲组织。早在1941年,李先良把在崂山打游击的两个连扩编为青岛保安大队,随后,由保安大队扩编为保安总队、保安师。“用意使其体系正规化,同时施以短期的党务训练”,保家卫国,坚定士兵的立场,保持良好...
来源:半岛网
2015-04-21 10:04
1942年2月,日本陆军4个师团如狂飙般突进缅甸——英国在印支半岛上最后一块殖民地。英军在毫无情报准备和防御部署的情况下,只能眼看着米字旗被日军狠狠地踩在战靴之下。
来源:湖南日报(2014-09-17)
2015-04-20 15:04
1939年,国难当头时,远在南洋的张伟民正值13岁青葱年华。他毅然离开书斋,走进菠萝园机工班学开车,响应号召,报名回国当机工。1个多月后,他成了3200多名回国支援抗战的南侨机工中最年轻的一位。
来源:广州日报
2015-04-20 09:04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