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创伤,30万军民倒下
“抗日十大事件”之———南京大屠杀
事件回放: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并开始进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疯狂杀害中国平民和被俘军人30多万人。68年是一段漫长的岁月,漫长到足够使一个不经世事的孩童变成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漫长到可以让岁月中许多不愿回忆的往事渐渐变得模糊,以至最终遗忘。然而,对于所有南京人,乃至中国人而言,1937年12月,是一段永远无法忘却的岁月,就像一道伤疤永远刻在人们的心灵深处,不时隐隐作痛。在那个寒冷的冬季,20万侵华日军兵分南北两路进攻南京,中国军队以10万之众浴血奋战,英勇反击侵略者。然而终因实力悬殊,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随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日军对手无寸铁的无辜中国百姓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在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两万以上的妇女被x、轮奸。此外,日军还对南京进行了大规模洗劫,全市约有1/3的建筑物和财产化为灰烬,无数住宅、商店、机关、仓库被抢劫一空。一时间,南京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江边流水尽为之赤,城内外所有河渠、沟壑无不填满尸体”,仅经慈善团体掩埋尸骸就达15万以上。六朝古都顷刻间变成了一座人间炼狱,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墟。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即便是在68年后的今天,当站在这片曾经饱受蹂躏的土地上,面对一处处侵华日军实施暴行的遗址时,回眸那场屠杀中一个个惨不忍睹的瞬间,不能控制的疼痛在记忆中燃烧。在深沉地回望中,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让历史告诉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今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就是在当年的江东门“万人坑”遗址上建造起来的,每天,这里都有数以千计的国内外参观者凭吊参观。高耸的标志碑把时间定格在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提醒着人们永远铭记那段血雨腥风的悲惨岁月;“哭墙”前遇难者的名字无声地控诉着侵华日军惨无人道的杀戮暴行;残垣断壁的城墙被炮火轰开的断面隐隐透出暗红色,据说,那是被遇难者血液浸染后的结果;城墙下,一颗遇难者的“头颅”愤怒地睁大双眼,张着含冤的嘴巴,脸颊因为被刀砍开一条深深的缺口而痛苦地抽搐着。1998年4月,新挖掘的“万人坑”遗址出土了200多具遗骨,经过法学、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等多方专家考证,这些遗骨已在地下埋了60多年,其中男女老幼均有。年龄最小的只有3岁,年龄最大的有60多岁。一位60多岁的老妇,她的两眉间留有一个弹孔,是被开枪击中头部身亡的;一位18岁的少女,右侧胯骨被日军的单刃刀刺步枪刺穿;还有许多尸骸中残留着硕大的铁钉。历史重现:1937年12月16日,日军将被解除武装的中国士兵和平民万余人,囚禁于原陆军监狱院内,傍晚押至江东门,借放火焚烧民房照明,以轻重机枪向人群猛烈扫射,受害者众声哀号,相继倒卧于血泊之中。遗尸枕藉,盈衢塞道,直至蔽满江东河面,且抛露风日之下,久无人收,情至惨烈。第二年春天,天暖雪化时,江东门一代血水满地。这些尸骸后经南京慈善团体收尸掩埋于两个大坑内。幸存者回忆:南京失陷后,当时只有16岁的刘修荣和父亲、哥哥、弟弟4人因无法渡江而躲在江东门水关桥附近。一天,天还未亮,几个日本兵突然闯进他和哥哥住的屋里,用刺刀往被窝里乱戳。刘修荣小肚子上中了两刀,因隔着被子,伤口较浅,但伤痕至今犹在。哥哥见状前来救他,立即被日本兵抓住,拖到门口用刺刀乱戳,又向他太阳穴打了一枪,当场被打死。两天后,刘修荣看到日本兵把被俘虏的国民党士兵集中在陆军监狱到大茶亭之间约两里长的路上,用刺刀捅,用机枪扫射,整整杀了一天,尸体成堆,只有极少数人死里逃生。1937年12月,侵华日军陷城之初,南京难民如潮,3万多已经解除武装的士兵和两万多平民躲聚在燕子矶江滩,准备从南岸求渡北逃。然而,由于日本兵封锁了江面,无处可逃的民众旋即被大队追兵包围。日军以机枪扫射,5万余名同胞几乎全部遇难。尸体大部分被抛入长江。到第二年春天,江水落下去后,尸体堆满荒滩,血染江流,罹难之众,情状之惨,乃世所罕见!幸存者回忆:曾经在“中央军”八十八师服役的郭国强,在上海和江苏句容与日军作过战。1937年12月,他与200多名溃败的“中央军”士兵穿着便衣,逃到南京燕子矶三台洞附近,亲眼见到了日军在燕子矶江滩大屠杀的情景。当时,日军用机枪扫射了一天一夜,有两万多已经解除了武装的“中央军”丧命。郭国强他们躲在三台洞,后来被日军发现,他们佯说自己是开山的农民,并拿出开山的工具才免于一死。
打鬼子,我吹响冲锋号
“抗日十大事件”之———平型关大捷
事件回放: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115师于平型关伏击日军,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其全部辎重车辆,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就是著名的平型关大捷。68年前,亲历那场战斗的老战士讲述了这场来之不易的抗战第一捷。82岁的强勇,平型关战斗中在一一五师主攻团六八六团团部当司号员。“9月24日,大约是临近黄昏时,我们急行军前往平型关。上级命令我团,拂晓前必须到达指定的埋伏地点。雨下得太大,一路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山洪。那年我才14岁,每次遇到山洪河沟时,害怕被洪水冲走,我就使劲拽住马尾巴。天亮前,我们到了平型关。六八六团的团指挥所就设在老爷庙后面的山上,也不构筑工事,团长到哪儿,哪儿就是指挥所。部队全部埋伏好不久,毫无警觉的日军大摇大摆地沿着公路向平型关开来,进入了我们的埋伏圈。团长一声令下,司号长和我吹响了冲锋号,战斗就打响了,日军没有反应过来。从山上往下看,他们的队伍当时就乱了。”强勇说,那时候团部与营部传达命令除了有军号,还有手摇电话。打仗之前,通信员背着一捆一捆的电线,把线接起来,接上电话,就能联系上了。那场战斗打了整整一天。“快黄昏时,战斗基本结束了,但是山下的敌人仍然在顽强抵抗。我们把鬼子的队伍打散了,河沟岔子里到处都是他们的人。我们的战士们就一点点地打他们。”强勇回忆说,山沟里有很多空窑洞,其实就是黄土墙上挖个洞,也不知道老百姓拿它做什么,被打散的敌人躲在窑洞里不出来,战士们就一个窑洞一个窑洞地找着打。一一五师属独立团、骑兵营的任务是在灵丘至涞源间和灵丘至广灵间阻敌增援。
重见天日的冼星海手稿.
“抗日十大事件”之———武汉会战
事件回放:1938年6月12日至10月27日,武汉会战爆发。会战从日军攻占安庆开始到武汉失守为止,历时4个半月,中国军队共毙伤敌军近4万人。以武汉会战结束为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曾伏虎是“老通城”的后人,他家与冼星海有一段特殊交往;在冼星海诞辰100周年、逝世60周年、同时也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特殊时刻,曾先生拿出了他家67年来始终珍藏着的3份“冼星海手稿”。这3份手稿,包括一张冼星海从延安写往武汉的便笺和两首歌的曲谱草稿。1929年,蔡甸人曾厚诚租下汉口大智路3号湖北省银行的一个门面,开办了“通城饮食店”。他的店成为抗日救亡活动场所乃至地下党的接头地点。这里的常客包括郭沫若、冼星海、田汉、金山等文化名人,以及地下党员潘珙、李锐等众多爱国人士、青年学生。曾厚诚的第四子曾昭正和他的好友李行夫,积极参与抗日救亡歌咏活动,和冼星海成了朋友。1938年底,冼星海离开武汉去了延安,此后去了苏联。李行夫与曾昭正的二姐那时候结了婚,冼星海得知此事时,给在延安的妻子写信:“鲁艺有什么新的消息或新歌就给他们.”68年过去了,冼星海、曾昭正、李行夫这些人都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把他们那一代人维系在一起的文化血脉却没有中断。家中珍藏有3份冼星海手稿的人,就是李行夫的儿子、曾昭正的外甥曾伏虎。“您打算怎样处理这些手稿?”“我想,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我愿意将它公之于世,让人们更好地纪念冼星海,记住那个轰轰烈烈的时代,记住那个时代的人。”
井陉:百团大战首捷之地
“抗日十大事件”之———百团大战
杨仲山,百团大战八路军战士.事件回放: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这次大战经历了两个主动进攻阶段和一个反“扫荡”阶段,历时5个多月。1940年8月20日22时,八路军总部发动“百团大战”,这是抗战以来x、八路军在整个华北首次大规模的主动战役进攻。此次战役攻击的重点就是正(正定)太(太原)铁路(现石太铁路线)沿线的敌人。石家庄井陉矿区地处晋冀交通咽喉要地,区内生产的煤烟质地优良,是炼制焦炭、发展钢铁工业的重要能源。此地紧临正太铁路,又有铁路与正太铁路相连,便成了正太破袭战的首战之地,也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战事的主战场。记者驱车沿当年曾经有过激烈战事的新井矿址、新井车站及附近的动王舍、涧底村等处一路寻访。53岁的田宏生是井陉矿区万人坑纪念馆馆长。记者在纪念馆展区内看到多幅“百团大战”中井陉矿区主战场的珍贵照片和多件实物。田宏生告诉记者:“井陉矿区是正太破袭战的主战场,是百团大战的首捷之地。”1940年,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决定发动一次对日军华北交通干线的全面破袭战役,重点在正太铁路。战役于8月20日22时开始。因井陉矿区紧邻正太铁路,又有铁路与正太铁路相连,东可出击华北重镇石家庄,西扼天险娘子关,还是重要的能源基地,于是我军决定以毁灭正太铁路和井陉煤矿为目标,矿区便成了正太破袭战的首战之地。
老同志深情忆延安
“抗日十大事件”之———中共七大会议
事件回放: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x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会议号召解放区军民实行军事战略转变和准备全面反攻。在《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览上,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是最早入场的一批参观者之一。今年88岁的向老曾经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工作生活过,这次展览让向老又动情地回忆起在延安的难忘岁月。他告诉记者,在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延安精神依然是最宝贵鲜活的教科书。向老说:“延安精神是中国x人创立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中国x人正是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不畏强敌、不畏艰险的延安精神,把党的事业和中国革命不断推向胜利。革命战争年代,在延安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全国各地人民特别是很多有志青年奔赴延安,投身抗日。因为延安是党创建的革命中心,延安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希望象征。可以说,正是在延安精神的哺育下,中国革命取得了成功,几代中国人成长起来。”“今天举办延安精神展览非常有意义,延安精神应当大大弘扬”。向守志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延安精神同样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它时刻提醒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清正廉洁的思想作风,时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血肉联系,从而指导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进。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