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滩王桥陵园祭英魂》 滨海八滩,王桥陵园静穆深沉,英烈眠处,似星辰归依厚坤。忆昔烽火,硝烟蔽日天地昏,他们持枪,无畏奔赴敌阵。身姿若铁,迎弹雨而志不泯,眼神坚毅,破黑暗如箭穿云。为唤光明,燃尽生命之焰焚,丰碑座座,耸立于史河之滨。墓碑铭勋,镌写英勇与忠贞,他们是夜,最亮的指引星辰。
来源:文/赵吉林
2025-07-03 09:07
来源:文/梁立业
2025-07-03 10:07
山村的夜晚,月色冷冽,万籁俱寂,树叶窸窣地颤抖,加上远处传来的零星犬吠,让这个长夜显得更加静谧。古都北平以北,被日伪长期占据的延庆旧县的一个小村中,一户靠路边的人家的高墙之上突然闪过一个细长的身影,他动作敏捷地落到院中,轻手轻脚地走到窗前,有节奏地敲打着破旧的窗格。屋中,四岁和八岁的两个女孩已经酣然入眠,她们的母亲却
来源:夏霖
2025-07-03 09:07
清明的微风,宛如时光的使者,轻轻拂过苏北滨海县的每一寸土地,那棵屹立在英雄广场中央的百年老槐树,又一次迎来了如雪花般纷繁的花期。我静静伫立在广场,仰望着老槐树上层层叠叠的白色小花,思绪不由自主地被拽入历史的漩涡,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1949年春天。孩子,尝尝这刚做的槐花饼,今年的格外香甜。八十六岁高龄的李大爷,迈着蹒跚的步伐
来源:文/赵吉林
2025-07-03 09:07
来源:文/韩东
2025-07-03 09:07
九一八,绕不过残历碑已定格枕木和炸药密谋着日本军国主义的狂想内核倭寇狞笑着,裹挟起黄袍马褂的帝制蠢货邪恶的轴心肆意践踏关东山河千叶县加茂村的恶魔披着防疫给水的承诺四方楼圈起人间炼狱一堂马路大活体解剖课满铁的黑手抢粮食,抢宝藏,巧取豪夺逃不出的矿井劳工的血泪把万人坑淹没以青春、生命、子孙之名点燃密营深处的篝火奔涌的乌斯浑河犹念八女
来源:许迎东
2025-07-02 16:07
来源:文/魏承宇(小学组)
2025-07-02 15:07
爷爷的抗战爷爷走了已经三十多年我始终无法相信这样一个沉默寡言的老头这样一个慈爱朴实的老头竟然和炮火硝烟有过重合然而那一串沉甸甸的战地纪念章依然燃着爷爷抗战的庄严燃着爷爷枪声里呼啸的子弹和出膛的怒火倭寇来袭当侵略变成一个民族的苦难血雨腥风 生灵涂炭遍地的狼烟是望不到边的绝念爷爷的青春开始有了仇恨开始有了迎敌的抗战在血染的壕沟里在厮
来源:呼庆法
2025-07-02 15:07
青春的太阳在盱眙烈士陵园安息着1725名烈士他们牺牲时大多数不到四十岁李桂五,27岁徐世奎,29岁保三娘,32岁一个个正是青春年少血气方刚的年龄稚嫩的肩上扛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他们就是一枚枚小小的太阳将自己种入革命的土壤生根,发芽,开出绚烂的花朵以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鼓舞着一波又一波人跟着他们奔赴在奋勇杀敌的路上用青春的烈血赶走了阴霾在盱眙大
来源:陈建正
2025-07-02 14:07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战火烧到鸭绿江打过鸭绿江去热血的中国青年响应人民的号召听从祖国的召唤扛起枪雄赳赳 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开创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出国作战壮举英勇的人民志愿军克服严寒饥冻 装备落后 补给不足等困难在黑夜雪地里强行军在冰天黑山里打硬仗五次战役 三年较量以
来源:文/谢武奇
2025-07-02 14:07
来源:文/逢钲
2025-07-02 10:07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一些记忆,如同坚固的礁石,承载着民族精神厚重的过往,在岁月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我与陶和寿先生的相遇,以及他赠予我的《陶家齐日记》等红色书籍,恰似一把珍贵的钥匙,开启了通往烽火岁月的大门。这不仅让我对其父亲陶家齐烈士的热血人生与崇高信念充满敬仰,同时让我深刻感受到陶和寿先生那份跨越时空、震撼心灵的精神传承。
来源:文/屏子
2025-07-01 15:07
来源:文/孙杰
2025-07-01 15:07
八十年岁月弹指间,历史沧桑山河变,国富民强今胜古,回首当年满心酸。说起当年,日本侵略者入侵了中国,中国人民遭了大殃。这群被称为鬼子的侵略者们是烧杀抢掠,无所不为!跟那畜生简直没什么两样!老百姓恨得是咬牙切齿,是夜夜想天天盼,就盼着老天爷什么时候能开开眼,降下个降妖除魔的英雄好汉!且说这一天,日寇板垣师团的辎重部队一千余
来源:文/李华炜
2025-07-01 15:07
清明时节的盐城笼罩在烟雨迷蒙中,我踩着新铺的水泥路,穿过盐城市盐都区郭猛镇西杨果林场的松柏林。雨雾深处,一座黑色大理石陵园逐渐清晰,碑前沾露的菊花上还贴着稚嫩的卡片:郭猛爷爷,我们永远记得您。守陵人陈高松已年过七旬,他的父亲陈贵芝是陵园的第一代守墓人。见我驻足凝视墓碑,他递来一把旧伞,指着墓旁一棵苍劲的松树道:这树是1962
来源:文/丁振涛
2025-07-01 14:07
当春风拂过晋北苍茫的群山,松柏环绕的李林烈士陵园内,青铜战马上的女将军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态。二十四岁的青春永远定格在1940年的那个血色黎明,而她的名字已化作朔同大地滚烫的红色坐标,与朔同的山水一起永世长存,万古流芳!这位来自闽江水畔的侨乡女儿,自幼在荷属东印度群岛目睹殖民者的铁蹄,异国他乡的屈辱,让十四岁的李秀若在归国轮船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贾懿芳
2025-07-01 11:07
来源:文/薛晓赤
2025-07-01 10:07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感赋古风泱泱兮大中华,史韵悠深而璀璨炜煌,诚不愧文明古国,仁风早泽被寰球四方,壮哉!巍巍兮伟神州,民族繁衍而兴盛永长,实乃为礼仪之邦,嘉名远播于宇内八荒,雄哉!噫吁嚱!然天有叵测之风云,史多诡谲之沧桑。斗转星移,世事更张。洎乎晚清,列强入侵兮社稷倾危,国势衰亡,悲矣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逮至民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古风
2025-06-30 16:06
在华夏大地的东方,有一片被岁月眷恋、被历史铭记的土地——沂蒙。这里的晨雾总带着三分湿意,七分苍茫。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蒙河的水面便泛起粼粼金波,像是无数双饱含热泪的眼睛在诉说。八十年前,同样的雾气里,明德英抱着浑身是血的庄新民躲进山洞,乳汁滴落的声音惊醒了沉睡的山涧;王换于用布满裂口的手掌丈量着四十多个婴孩的体温,将最后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林美含
2025-06-30 16:06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战略协同启示——从抗战烽火看民族命运共同体的锻造1938年秋,太行山脉的密林中,一支八路军敌后武工队正用自制发报机向武汉会战指挥部传递日军布防图。三百公里外的长江防线,国民党军队炮兵团根据这份情报调整了火力部署。当日军第13师团试图迂回包抄时,遭遇的不仅是国军的重炮轰击,还有突然出现在补给线上的地雷阵—
来源:抗战胜利80周年征文作品 文/胡镜明
2025-06-30 15:06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18928111
纠错电话:15116420702(微信同号)
QQ:265216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