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国武抗战时期,随着战区文化机构内迁到湖南,湖南成为文化名人云集之地。尤其是抗战之初,湖南文化繁荣,除武汉以外,长沙被称为文化城。战时,在国共合作的推动下,湖南形成了以长沙和衡阳
来源:网络摘录
2014-03-19 16:03
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使祖国的大片河山遭受敌人蹂躏,激起人民的无比愤慨。尤以文化界志士同仁率先义起,于1937年10月17日,中共党员与进步人士发动组织在长沙第一师范礼堂成立湖南省文化界抗敌后援
来源:网上摘录
2014-03-19 16:03
导语:918后,湖南是全国抗战文化运动兴起最早,声威最壮,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对推动省政府和南京当局向抗日方面转化起了重要的先导和催化作用;7?7事变以后年半之内,湖南是全国抗战文化的传播辐色中心
来源:网上摘录
2014-03-19 16:03
《游击队之歌》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其曲调轻快、流畅、生动、活泼,以富于弹性的小军鼓般的节奏贯穿全曲,既给曲调以进行感,又表达了游击战士们巧妙、灵活地与敌人周旋,伺机消灭敌人的典型形象
来源:网络摘录
2014-03-19 16:03
第一首抗日爱国歌曲——抗敌歌《抗敌歌》原名《抗日歌》,抗敌歌是中国最早一首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歌曲,是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后,音乐家黄自有感于神州山河遭敌寇侵略荼毒,欲唤起人民抗敌爱国
来源:网络摘录
2014-03-19 16:03
卢沟桥事变后,特别是北平、天津、上海等城市相继失陷后,中国文化重心迅速发生了南迁和西移的变化。作为抗战战略后方基地的湖南也就成了抗战文化运动的重心,长沙成为除武汉之外的又一著名文化城。
来源:网上摘录
2014-03-19 15:03
1937年谢冰莹在长沙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1937年谢冰莹在长沙组织湖南妇女战地服务团。图为该团在出发前合影。右四为谢冰莹。谢冰莹(190695-200015)原名呜冈,字凤宝。湖南新化人,职业:作家
来源:星辰在线 http://www.changsha.cn
2014-03-19 15:03
1938年11月,长沙大火以后,湖南省军政要员纷纷南迁,许多新闻机构也来到衡阳,一时间,衡阳热闹非凡,成了全省的政治、文化中心。许多报纸在衡阳出版发行,其中由共产党员影响或直接控制的有三家,这就是《大刚报》、《力报》和《开明日报》。
来源:网络收集
2014-03-18 16:03
Copyright ©2014-2023 krzzj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8022032号 湘公网安备43010402000821号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31-85531328 19198230121(微信同号)
纠错电话:18182129125 15116420702
QQ:2652168198